正文

古老文化的智慧与差异(4)

色彩改变生活 作者:冯锦


色彩观

中国人的色彩观,无论是民间的桃红柳绿、方士的五行生克、儒家的朱紫满堂,还是道家的静虚简澹,大都与观念中的色彩有关,反而可能和视觉中的现实相差甚远。而西方的色彩观则格外注重其视觉的真实性。例如,中国的红茶传到西方后,其英语命名是“Black Tea”(黑茶),而非“Red Tea”。因为从视觉上看,西方人认为茶叶是黑色的;但中国人却是“随类赋彩”,这种茶叶冲泡出来的红褐色茶汤带有红色的调子,属于红色类,故命名为红茶。与此类似的还有红糖,其色泽中国人也认为是红色类的,故名“红糖”,西方人则客观地描述其视觉感受为“Brown Sugar”(棕糖)。中国人的色彩感受更注重其色彩类型与联想,颜色的命名比较模糊,却很生动传神;而西方人的思维更实在,倾向视觉真实,更为客观精确。

对色彩的喜爱和偏好不仅因人而异,还因时、因地、因人群而异。尽管每个人有不同的个性,但总的来说,特定的人群还是会产生一些整体的习惯喜好。例如,纬度与日照量会影响人们对色彩的选择。热带、亚热带等低纬度地区,日照充分,阳光的色温较低,光线中弥漫着无处不在的黄、红偏向,这里的人们更喜欢鲜艳的色彩,颜色搭配热烈而大胆。而温带、寒带等高纬度地区日照时间短,阳光色温偏蓝偏冷,这里的人们更擅长运用各种梯度的灰色系,展现不饱和色的优雅和微妙。气候与地理位置差异的影响力同样惊人。各种季风气候、雨林季候、沙漠气候、草原气候、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山地气候、冰原气候、地中海气候给人们居住地区造成的气温、光线、雨量、植被的差异往往也会主导人们的色彩选择。除此之外,地理位置的差异还导致了人们所处的环境或封闭或开放;物产与生产方式的差异则造成了农耕民族、游牧民族、渔猎民族色彩偏好的不同。由于种种原因,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性格与文化特色,而不同宗教所赋予的色彩象征寓意也大相径庭,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世界各民族群体对色彩的偏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