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衣服的温度

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作者:宁远


再没有一件事物能像衣服这样,简单直接地展现一个人的爱好,素养、文化、性格等等了。

刚毕业那会儿喜欢穿职业套装,整天昂扬着身躯做人,潜意识里其实是特别希望得到承认,紧裹着身体的衣服也帮助呈现出一个紧张的我—不舒展,一副奋力讨好世界的样子。老实说,现在的我一点也不喜欢那时的自己。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一并讨厌穿职业装的人,事实上,有很多人把职业装穿得漂亮又有尊严。

二十八九岁的时候,标配是匡威鞋+牛仔裤+短袖T,可能意识到年龄大了,特别想让自己看起来年轻,走在校园里有人把我当学生会暗自窃喜。

现在呢,穿衣服的第一位是舒服,取悦自己。喜欢穿得有趣,但不会让自己太出格,在细节上有追求,大的方面会考虑环境(比如出现在一群陌生人中时,不会让别人因为你的着装而诧异),分寸感,这很重要。

而身为一个做衣服的人,如果说对这世界还有野心,那就是希望衣服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心,通过衣服告诉别人,你可以选择过这样一种生活。

我的衣柜里有几件保留了十多年并且每年都会拿出来穿几次的衣服,这几件衣服对我有不一样的意义。我穿上它们会有一种“活在这个世上有美好的人事可回忆特别踏实”的感觉。这些衣服中,有某位朋友在一个特别的时刻送的,有某次旅行途中买下的,也有自己织的。这些衣服印证了我对服装的理解:在物质世界里追求精神的含义。物质如果没有精神的投射,那它就只是物质,这就好像商场里一个两万块的名牌包包,它放在那里,它就只是个包包,我不了解这个品牌,它对我没有任何意义。

人与衣服之间能建立感情吗?答案是肯定的。设计师赋予衣服外在的形式,不同的人让衣服呈现不同的生动。

我固执地相信在一件衣服产生的过程里,从织布到裁剪到缝制,每一个细节,有心的人能让衣服拥有灵魂。也因此,工业化的流水线只能生产单纯的物质,只有手工才会让衣服获得温度。我工作室的同事,他们每个人都能独立制作一件成衣,这和那些待在工厂里可能永远只是在其中一个环节工作完全不同(比如给每件衣服缝扣子或者锁边)。后者是产业工人,而前者,我们叫他们匠人,或者职人。

学茶的时候老师为什么要求大家做那些就“泡茶”这个单纯的目的而言完全不需要的动作?在我看来,这是因为在这些动作里,你的心会静下来,你会更加珍惜眼前这道茶,你会在一种近似仪式感的自觉里找到人面对物的虔敬心。有心了,茶味自然不同。 我相信衣服也是一样。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