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2)

我在哈佛上大学 作者:石榴花 刘鹏飞


西安距离北京1000公里,距上海1200公里,如果用单一线条把这三座城市连起来,会看到一个美丽的近似等边三角形。然而,在升学等机会的分布上,身处大西北的西安被远远甩在后面。尤其是那一年一度牵动全国神经的高考。要上清华北大,你必须在西安为数不多的那几所重点高中的重点班里,而且还要排在前10名左右,这意味着你的成绩要排在全省前50名。2006年高考,异常惨烈。我的高中同桌,一直都是状元种子选手,也只考出了优秀但不惊人的成绩。我的几个好朋友也因为估分的差异和清华北大擦身而过。这个时候,你会觉得,平时所说的综合素质是浮云,社团活动、体育音乐才能都是浮云,你所关注的一切,祈祷的一切,都是那考卷上鲜红的分数,仿佛你的一切,都被那分数左右。

我曾经历过高三成绩的突然下滑、很长一段时间内状态持续低迷的过程,短短3个月里老师把爸妈请来学校好几次。这与之前那次交换学习有关。由于高一第一学期都在美国,数理化等基本知识点我和其他交换学生基本都没有学过。在刚从美国回来之后的两周里老师给我们8个人单独补习了一下,显然和一整学期的扎实学习不能比。但这个漏洞在高一下半学期和高二并没有凸显出来,在高三进入理科综合时一下子都暴露出来了。高三是真正的3天一测验、5天一大考,还记得第一次考理综时,面对几道十几分的大题我连题都读不懂,而这些都是和高一错过的课程直接相关的。成绩一下子掉了几十名,接下来的几次考试越来越靠后。不仅仅是我,几乎所有去交换的同学也都遇到类似的问题,成绩都直线下降。

在那种情况下,说不着急是假的。记得一次考试之后成绩依然很不理想,我心里难过得不得了,然而意外的是老师在全班点名表扬了我。他说:“我表扬张瑞琪不是因为她的分数,而是我看到她脚踏实地一点一点在努力进步。有这样的品质在,就什么都不怕。 ”原来我的努力老师看得到,他的鼓励和赞许说明我在向着对的方向走。有这样的肯定,我浑身充满了动力和希望。每天都从清晨6点半爬起来晨读,到晚上11点晚自习结束回家。考试辅导书、习题卷永远做不完,模拟考试、听写、测验、背诵轮番上演,我的同桌是当时的年级第一名,看到就连他也不错过任何一次试卷讲解,任何一次补习课,我就更受鼓舞。当时班里互帮互助的气氛特别浓厚,我有什么不会都会去问其他同学。我只记得保持心态稳定、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这条硬道理。急没有用,只有努力,付出比别人更多,才能收获比别人更多。 漫长的补习似乎永远没有尽头,可是我总能感到整个班集体在一起奋斗,一点没有孤军奋战的寂寞感。我感谢始终和我并肩作战的好同学和好朋友。更加感谢高新一中的老师们。高三一年区区300天,让我从开始时不佳的成绩状态慢慢爬升到上游,最后几个月成绩渐渐稳定下来。

2006年7月,我拿到了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现在回忆那些日子觉得好遥远,可正是那时的努力奠定了我后续精彩人生的基础。这是我人生真正的起航。我之后几乎所有的机会,都因为清华而开启。清华园带给我的是最难忘的4年,没有清华,不会有机会和全世界政界、商界、学术界有名的领导人交流,不会在食堂撞见杨振宁,也不会在校园里看到索罗斯。不会有毕业后诸多外企的录用函,更不会有之后的哈佛商学院。这便是“马太效应”的开始,当你已经拥有,你会得到更多。越早意识到这一点,便越容易走上一条自然而然上升的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