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学照亮海泉的音乐之路(三)

逆流而上:羽泉15年再生 作者:李响


就这样,对于海泉来说,他慢慢习惯了父亲的经常出差,父亲以前就经常不在家,现在每次回来还有好吃的,好像也是个不错的事。那时候,胡世宗是沈阳军区文化处的干事,后来主管军队文工团,文工团有一个演出队,当时的一些很年轻的演员,如王刚、黄宏等,后来都成了大明星。

父亲不出差的日子,他们家里经常来一些不同身份的人,有的是军人,有的是大学生,有的是作家,还有的是部队汽车连里开车的司机。来的客人都是喜爱文学的人,其中还有像舒婷这样的名作家。有时父亲会和来的客人谈各国文学,有时会辅导年轻人帮他们指点写作技巧,小海泉整日在这种文学氛围中耳濡目染,可父亲却从来没有要求他一定要写作。

因为父亲工作很忙,和海泉没有太多时间沟通,而且上小学的海泉也不怎么看父亲写的东西,看也看不明白。最主要的原因是,父亲从来不要求儿女一定要如何如何。有一天,他看到海泉写日记,就鼓励他坚持写下去。过几天,他看到海泉画画,就鼓励他耐心地画家里的其他静物。看到海泉写毛笔字,就鼓励他练练哪个字帖。父亲从没让他学写作,可海泉偏偏从初中开始喜欢上了写诗,这在外人看来有可能是子承父业的征兆,父亲也没有特别教导,依旧是鼓励他,最多说一句:“写诗是个很好的爱好,你写吧。”

在胡世宗看来,孩子想干吗就让他试试,也正是这样的家庭教育方式,对胡海泉日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缘黑白键源于助人为乐

多年后,海泉回忆父亲的教育方式,说那其实是一种价值观的折射。父亲没有给他讲过大道理,他自认小时候有些呆头呆脑,也没悟出什么道理,但是父亲这样做,海泉就认为自己也该这样做。父亲常常写作,他就坚持写日记;父亲常常发表诗作,他就写完作业写诗当玩;父亲好客,他就对身边朋友很热情;父亲很守时,他的时间观念就很强,以至于以后成为歌手,他每次都提前到达工作地点。

如果就这样发展下去,未来的胡海泉可能就会成为一名作家、编辑、记者,但一个新的“家庭成员”偶然的闯入,改变了这个家里唯一的男孩儿一生的轨迹。

一天,文工团的副团长到家里来找父亲,说之前给自己孩子订了一架钢琴,已经交了一半定金,但几天后另一个琴行又到了一架更适合他们家孩子的钢琴,于是就跟父亲商量,鼓励他也给孩子买一架,也刚好解了自己的困。父亲觉得让孩子受受音乐的熏陶也是个好事,就一口答应下来。可这一应允代价真的不小,因为在那个年代,钢琴对于一户平常人家来说,绝对是个奢侈的物件。副团长之前订的这架钢琴,标价2 600元,当时父母的所有积蓄一共才3 000元,买下这架钢琴,全家的积蓄就所剩无几,如果有了其他急事,家底就很薄了。可父亲还是觉得自己的决定是对的,母亲也支持,只是说既然买了钢琴,两个孩子至少有一个得学吧,不然不白白浪费了两千多块?

姐姐海英当即爽快地表态要学,海泉是男孩子,本来就好动,写日记写诗已是占用了不少玩乐时间,对音乐也没什么兴趣,于是钢琴归属几成定局。可几个月后,海英升入初三,要准备中考了,课业非常紧张,不可能继续练琴了,但钢琴又不好闲在那儿,于是海泉只能硬着头皮,“替”姐姐学起来,这一学就硬着头皮学了好几年。

每个星期天是上钢琴课的日子,学琴的地方是沈阳音乐学院,离家有段距离,起初海泉不会骑自行车,开始就由姐姐和妈妈轮流骑车送他去,直到他上小学六年级,慢慢学会了骑车,就自己蹬着去学琴。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海泉学得不咋样,完全不是今天我们看到的那般潇洒自如,感觉他天生就不是弹钢琴的材料。几年下来,练习曲倒是弹到一定程度了,但他从没去考过级,家人也没有要求他去考,估计是想着,不考级吧,兴许还能坚持弹下去,要是几次下来考级表现不理想,小男孩儿要面儿,说不定就不再学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