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孤独琴声相伴的北漂青春(五)

逆流而上:羽泉15年再生 作者:李响


两天后,海泉开始了实习工作,号称音乐编辑助理,其实就是打杂儿。顾总的公司叫中国音像制品制作评价中心,这个单位在当时很重要,全国所有的民营音像制品公司,必须得通过他们的认证,才能制作、上市。所以,这里算是音乐公司,可却是一个没有歌手、不做音乐的音乐公司。海泉在这里实习,带他的不是音乐人,而是被称为工程师的老师,名片上也是这么印的,而工程师是不可能教他编曲、制作的。开始的一段时间,他就跟着老师到处出差,他第一次坐飞机也是在开始实习没多久,那一个月中他经常坐飞机,南京、广州、武汉、南宁、长沙……

抵达每一个城市后,工程师带着他直接去当地的音像复制厂,一排排的机器,长久以来只顾使用而缺乏合理维护,背后都积了厚厚的一层灰,还散发出一股胶皮长期被烤的臭味,而他的工作就是到机器后面,拓下机器号,检查所有线头接口等。这些事,工程师是不屑于去做的,都交给实习生,实习生胡海泉就一连两三月,都在干这个事。

没多久,通广公司为了节省开支,搬离了东三环,搬到了人迹罕至的东四环外。看到说东四环“人迹罕至”,可能很多住在东六环外的朋友觉得矫情了,还真不是, 1995年那会儿,其实还没修四环呢,说东四环是为了让大家有个概念,当时东四环边上起一栋高楼,每平方米均价接近2 000元,被很多北京居民看成是高价商品住宅。到了2013年,还是东四环边上的那栋楼,每平方米起价已经涨到了6万元。

公司的新址,当时属于北京非常偏僻的区域,快到那地方的时候能看见一个小公园,顺着公园边上的小道还都是农村,只有一些新盖的回迁小区,零星散落在农田周围,在回迁小区的尽头,有一所小学,小学最里面走到尽头有一栋独立的三层楼,公司就租了那儿办公。

除了顾总,其他的几位同事在北京也都有住处,海泉住的北航离公司太远,就在顾总的照顾下,晚上借住在办公室里。在那个小学里,放学以后同样住在里面的,还有两个在北京也没有住处的外地男老师、一个食堂做饭的、一个学校看门大爷,算上海泉,五个老少爷们儿。一到晚上,院里就剩下他们五个,时间久了,大家竟然成了哥们儿,聊聊天、扯扯闲谈、交换喝喝两毛钱和五毛钱一两的茶叶、下下棋,就这样打发时间。

海泉在这个时候常常沉迷于一个事,这也是让他决心留在这家“音乐公司”实习的原因。

“不靠谱”的启蒙老师——顾大成

顾大成,这个名字对音乐人胡海泉很重要,甚至对入行15年的羽泉都很重要。

几个月前,顾总在海泉家里不是说过他的公司里有做音乐的人吗,这个人就是顾大成,被顾总雇来,帮他侄女发专辑的。

顾大成那时候自己拥有一间独立的办公室,那里面有一套编曲设备,海泉在公司见到他的第一天,也看到了那套设备,就厚着脸皮求他教教,这玩意儿怎么玩。他俩年纪相仿,大成也是个热心肠,看到这么个小兄弟很好学,就跟老师似的,告诉海泉这个是音序器、这个是音源、那个是鼓机,打开电源后……

大成教了海泉半小时,呼机响了,他说我有事得出去,你自己试试吧,不会的就自己琢磨琢磨,反正这东西弄不坏,试完了记得把电源关了就行,说完就走了。

海泉一个人坐在这套设备前,觉得这是世界上最有意思的玩意儿,摸摸这里,扭扭那里,想象着好多专业的音乐人,应该也是每天坐在这样的机器面前,把磁带里的一首首音乐作品制作完成的吧。他按着大成教给他的,一点点试着用,正好那天公司里没几个人,也没事情做,他突然想到,大学时期写了好多歌,现在可以试着自己给自己的作品编曲啊!这是几个月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居然可以实现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