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地伯顿,十字狐狸客栈1904年4月16日(3)

阿城信札 作者:【英】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


我简直无法向你描述那种彻骨的伤感,也就是破灭的梦想和悔恨的记忆缠绕在可怜老人心头的那种悲伤。他错在哪里呢?我想他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但那毕竟是一个大家都会犯的错误,而且他已经承担了梦想逐渐幻灭的悲痛,和无力挽回的毁灭打击。他开始努力去赢得荣誉,但他现在却成为一个被人遗忘、卑微、优柔寡断的、靠有钱游客施舍度日的人!然而他似乎应该没有失去多少幸福。像他那样生活,也许是一件宁静而美丽的事。如果这样一个男人还有希望、柔情及耐心,如果他能满足于这片展现眼前并如此肥沃的大地安逸之美,那么这种生活就会是一种令人羡慕的生活。

对我来说,这件事已经成了一节人生意义课。一个人在垂暮之年,也必须执着地锤炼自己的内心和精神。看一看成功人士,我常常带着一种怜惜而惊讶的感觉,在他们逐渐衰老的时候,他们对自己的志向和实践仍激情不减、不言放弃。有多少人会长时间地坚持努力,把上午的活力维持到下午,又把下午的辛劳延续到静谧的夜晚。对于那些出类拔萃的成功人士我表示同情,但我真诚渴望优雅地变老,知道什么时候停下来,什么时候屈从睿智而温和的随遇而安。但是,如果一个人不积极践行判断能力、感受能力和构想愿望的能力,那么在他需要这些能力的时候就不可能唾手而得。总有一天他会看到,他最出色的业绩永不再来,他的积极影响正在江河日下,他对核心的控制正在慢慢失去,这个时候就需要一种耐心、优美、温和的自尊,一种对花样年轻事物的喜爱,而不是因失去激情生活和愉悦感受而产生的嫉妒和悔恨的痛苦,这类痛苦往往会在一个人夸大其词的回忆录中的某个小细节里——如“令人厌倦的长时间的絮叨”——不自觉地表现出来。

这对一个孤身老人来说,要比对一个已有儿女的父亲更难。有时候我就觉得,虽然是有些风险,但是收养可以视为己出的小孩,会是许多没有子女的人们一个解决办法,因为小孩会把他们从安逸的自我境界中唤醒,而这种自我正是贫瘠心灵的祸根。

当然,一个校长要比其他职业的人们在这方面感受的痛苦少,即便如此,想一想自己一直关心并曾经帮助过的学生如何离开自己的视野,仍然让人难过。我一点也没有感觉到他们说的乔伊特特征——他的书信已经充分证明了这种特征——一日为师,终生为师,即使他的学生头发花白、子孙满堂。一个人必须为他的学生贡献其极而不求回报。正因不求回报,往往回报纷至沓来,反而渴望回报的校长会迷失方向。

好了,这个话题该停一下了。我现在坐在这个老客栈的一个低矮的小房间里,大壁炉里的火焰闪烁着成为灰烬,我的烛火也摇曳着缩进它们的烛台插孔。明天我就要离开这个地方了,我感到很郁闷悲伤,就如同我要离开家一样,我想这是人类情感中永恒的天性。

永远爱你的朋友,

T.B.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