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阳明:点也虽狂得我情(17)

中国大儒·国之重器 作者:大鸟


公元一五二七年,朝廷命王阳明以原官兼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前往广西征讨思恩、田州之乱。他上书请辞无果之后,再次出征。

临行前,他向诸生写下《客坐私祝》,以告诫前来做讲师的人:“但愿温恭直谅之友,来此讲学论道,示以孝友谦和之行,德业相劝,过失相规,以教训我子弟,使无陷于非僻;不愿狂躁情慢之徒,来此博奕饮酒,长傲饰非,导以骄奢淫荡之事,诱以贪财黩货之谋,冥顽无耻,扇惑鼓动,以益我子弟之不肖。”

时至中夜,众人散后,钱德洪和王畿留下来,再次向乃师请教。王阳明专门移席天泉桥上,留下四句箴言:“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而且强调:“此是彻上彻下语,自初学以至圣人,只此功夫。初学用此,循循有入,虽至圣人,穷究无尽。”这便是著名的“天泉证道”。

此后,王阳明经翟州、常山、南昌、吉安、肇庆到达梧州,沿途讲学不辍,各地百姓争睹其风采。来到南浦时,当地群众更是以巨大的热诚向这位思想巨人表达了他们的由衷尊敬之情:“俱顶香林立,填途塞巷,至不能行。父老顶舆传递入都司。先生命父老军民就谒,东入西出,有不舍者,出且复入,自辰至未而散,始举有司常仪。”

这样的感人场面,只有公元一七七八年,八十四岁高龄的伏尔泰回到巴黎时才在世界历史上再次出现。当时满城沸腾,百姓将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妇女们则趁伏尔泰经过时,偷偷地从他的皮衣上拔下一两根毛,当作圣物保存。

在老中国,人们对文化的倾心,对大师的钦敬,一点也不逊于欧洲。值得自豪!

公元一五二八年二月,王阳明平息了思恩、田州之乱后,在那里分别兴建了学校,推行教化。七月,他又移师广西,自作主张剿灭八寨、断藤峡等地长期盘踞的山贼叛乱。随后他的病情剧发,行至南安时急剧恶化。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对学生周积说:“吾去矣!”周积潸然泪下,问:“何遗言?”王阳明微笑着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一代大师就此作别人间。

该做的事已做尽,该说的话也已说完,怀揣着一腔光明的人,在这告别的时刻,自然已无需再多言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