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节 建设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必然性、重要性和迫切性(2)

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 作者:王名


因此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带来公民社会的兴起。从西方主要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公民社会是一个远比市场经济更加广阔、更为复杂的社会系统和领域,市场经济往往包容在公民社会之中,作为公民在其社会生活中处理物质的生产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的一种方式而存在。黑格尔把公民社会或市民社会解释为一个包含市场经济的交换关系在内的人与人关系的总和。他描述道:“在劳动和满足需要的上述依赖性和相互关系中,主观的利己心转化为对其他一切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是有帮助的东西,即通过普遍物而转化为特殊物的中介。这是一种辩证运动。其结果,每一个人在为自己取得、生产和享受的同时,也正为了其他一切人的享受而生产和取得。在一切人相互依赖全面交织中所含有的必然性,现在对每个人说来,就是普遍而持久的财富。”——〔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杨东柱等编译,北京出版社,2007,第210页。其实除了市场经济,公民社会中还有大量问题要通过非市场、非营利的多种方式来解决,社会组织在这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从我国的实践发展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们走出全能国家、计划经济、党治社会的旧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建设,以各种形式的社会组织为主体的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就成为中国社会转型的必然趋势。顺应这种趋势,加快形成有利于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就成为各级党政部门大力推进的体制改革与管理创新的必然选择。

其次,建设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是中国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从国际经验来看,随着社会组织在国内、国际层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发达国家无不建设与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以促进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一个健全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对内要有利于本国各类社会组织的发展及其作用的彰显,从而起到化解社会矛盾、解决各种国内问题的积极作用;对外则要有利于社会组织走出去,在国际社会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有效配合国家的总体战略,形成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合作共力的立体国际影响力。如今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二位,但和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社会组织并不发达,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都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们走向世界强国的进程。究其原因,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起步较晚、能力不强、影响不大等都是制约因素,但最大的制约,还在于我们囿于传统观念、传统体制的束缚,至今尚未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因而从体制、制度和政策等各个方面严重限制了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因此,努力顺应世界潮流的发展,加快改革创新的力度,尽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成为我们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二 重要性

建设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是在社会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培育新的社会生态及社会资本、重建执政党社会基础的重大战略工程。

首先,建设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推进政府改革并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和人民团体改革,是我国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方面的成就举世公认,但是与经济改革相比,我们在社会领域和政治体制上的改革步履维艰,致使整体的社会发展中出现诸多的不协调现象。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社会领域的改革创新,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将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作为改革创新的战略目标。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反映了党和政府对于如何全面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越发成熟,体现了中国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的新的战略步骤。

随着政府改革的全面展开,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加快形成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必要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