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理解刘少奇对确立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贡献 (1)

党史热点面对面 作者:石仲泉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创立,在反对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到了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毫无疑问,这其中也包括刘少奇的经验和认识。

刘少奇在投身中国革命运动之后,努力把马列主义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实际,既在实践斗争中充分地展现了杰出的革命家的品格,从20年代后期开始,又对他自己所从事的工人运动、白区斗争、党的建设等多方面的工作进行系统总结,不断提出许多好的和比较好的思想观点,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风貌。这些观点补充和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某些内容。随着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展,毛泽东思想逐渐为全党所认识。刘少奇在1943年3月进入中央领导核心之后,为大力宣传毛泽东思想,为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指导思想的地位作了巨大努力。在笔者看来,这是刘少奇对毛泽东思想的最大贡献。中国共产党至今能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仍把它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与刘少奇的这一贡献是分不开的。

这里,论述刘少奇与毛泽东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确立的关系,准备从刘少奇与毛泽东的历史关系说起,并拟涉及刘少奇在革命实践和革命理论上的某些贡献,以及毛泽东为什么会看中、倚重和选择刘少奇作为主要助手这样一些问题,以便从更广阔的历史时空来深化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 刘少奇与毛泽东的历史关系

辛亥革命既把毛泽东卷进了中国革命的洪流,也在少年刘少奇的心田种下了革命的种子。这以后,这两个湖南青年都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

刘少奇与毛泽东虽然是出生地相距只数十里的邻县小同乡,并同在省城长沙求过学,但两人初识却是在都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之后的1922年夏天。那时,刘少奇从苏联回国,在上海参加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的会务工作后,受陈独秀委派,将二大文件带回湖南交给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当时的湘区执行委员会书记是毛泽东。毛泽东因没有在上海找到二大会址而未能参加会议。刘少奇回到长沙,在清水塘见到了毛泽东。这是两个高个子青年、后来中国革命的两个重要领导人的首次晤面。这次相识相交既使两人开始共事,也为后来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毛泽东当即任命刘少奇为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委员,随后又派刘少奇去安源路矿领导工人运动。由此,刘少奇成为我国工人运动的重要领袖。

在以后将近十年的时间里,两人因党分派的工作任务不同,相互间的联系少了。大革命时期,刘少奇一直从事工人运动,无论在上海、广州还是武汉,都处于工运领导的核心。毛泽东则主要从事农民运动,参与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工作,并在其中担任要职。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刘少奇辗转北方诸省,在白区从事地下斗争的领导工作。在其正确主张被临时中央拒绝,党的地下工作受到严重破坏之后,于1933年春到达中央苏区瑞金。毛泽东在大革命失败后,上井冈山举起武装斗争大旗,随后在反动统治薄弱的湘赣、闽西等边缘地区武装割据,开辟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实行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从而成为中国共产党找到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主要代表,并且是主要由他缔造的中国工农红军有巨大影响的领导人。但刘少奇到来之时,正值中共苏区中央局的宁都会议撤了毛泽东的军事领导职务之后,并在开展把矛头指向毛泽东的反对“罗明路线”的斗争。两人几乎同时遭到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排挤和打击这一共同经历,既使两人走到了一起,也使两人后来对于王明路线的严重危害比别的领导人具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