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与毛泽东会晤(6)

当尼克松遇上毛泽东 作者:【加】玛格雷特·麦克米兰


美国人的大喜过望不亚于中方。霍德曼在日记里写道:“总统打电话给我,显然这整件事让他雀跃不已,不过那时他并未提到任何细节。”尼克松真正想谈的是如何应付罗杰斯。尼克松教了霍德曼一套说辞:周恩来意外到来,特别指定要请尼克松本人和基辛格,在下午排定的正式会议召开前,先和毛泽东聊一聊。洛德日后宣称,尼、基两人当时以为和毛泽东还会有第二次会晤,所以罗杰斯仍有机会见到毛泽东。这番遁词是不太可能取信于罗杰斯的。罗杰斯大发雷霆,感到受尽羞辱,不过,根据他国务院下属的说法,罗杰斯摆出的态度是:“好吧,这是总统需要的,他有权决定要谁。”基辛格在回忆录里坦承,他应该坚持让罗杰斯一起去的。“这个疏忽在技术上无可厚非,不过事实上很不恰当。”

毛泽东令美国人印象深刻。尼克松在回忆录里提到,毛泽东有一种“非凡的幽默感”,他的思绪流动“快如闪电”。回程时尼克松告诉白宫幕僚,毛泽东这个人“对战略概念有伟大的远见”。基辛格甚至更为真情流露。毛泽东是人群中的巨人。“或许除了戴高乐之外,我见过的人,没一个像他拥有这般纯粹、强韧的意志力。”诚如基辛格和洛德日后挂在嘴边的,他们只要走进会谈场所一瞧,立即就可分辨出毛泽东是屋内最有分量的人。

美国对这场会谈尽管一开始略感失望,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它却渐渐具备神话般的分量,甚至连对毛泽东最平凡无奇的观察,仿佛也蕴含深邃的意义。“几天后,我们越是思索它,”洛德回忆说,“越是逐字审阅会谈记录,越了解毛泽东仅用寥寥数语,便直接、间接地命中苏联、台湾和越南等关键议题,阐明中国的基本立场,给了我们一个接下来几天可增补与填满的架构。”对基辛格而言,毛泽东的诙谐谈吐就像作曲家华格纳(Richard Wagner)序曲的乐旨,需要随着曲调的发展才能了解其含义。或者,也像中国的心脏地带。“日后,当我了解了毛泽东谈话中的多层含意,我才体会他的谈话就像紫禁城内的许多庭院,每座庭院都会通往更深的隐居所,而它们之间仅有微乎其微的比例差异,唯有经过一段长时间的思考,才能捕捉居于整体的最终奥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