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蔡元培偶陷人生歧路(3)

民国清流2:大师们的“战国”时代 作者:汪兆骞


就在这天晚上,大上海沉浸在武装起义胜利的狂欢之中,成了不眠之夜时,杭州西湖正是月色朦胧,水波不兴,远山诡谲。在湖畔的新新旅馆前,有一辆美国汽车,停在一株老树下。张静江单独约见了蔡元培。

张静江先拿出一份所谓各地共产党暴乱的情况通报,然后说:“孑民兄,国共分离,已成定局,兄弟是来向你交底的。”

蔡元培一怔,忙说:

“人杰兄,联苏、联共、扶助农工,是先总理的遗训啊,北伐尚未成功,就同室相煎,这不正中敌人的下怀吗?”

张静江面带悲痛地说:

“是鲍罗廷和共产党先违背总理遗训,先向我们进攻,党国已到生死存亡之际。”接着他大讲了一通江西、两湖工农闹革命、打土豪、分田地的情况。

蔡元培早在从闽回浙的路上,已感到北伐军将领有严重的反共情绪,各种关于工农革命的流言,也在军队和民间流传。现在听着张静江的喋喋不休,变得迷惘起来。

张静江见攻心已收到效果,便又加了把柴,说:

“孑民兄,蒋先生希望你和我一起回到上海,他要当面请教你呢!”

24日,蔡元培在张静江的苦苦逼劝下,与他离开杭州去往上海。同车而行的,还有从已沦为奉系控制的北大逃亡出来的马叙伦和蒋梦麟。火车在沪杭铁路上走走停停。蔡元培等这些政学界的要人,只能乘一节破旧的封闭运货车厢,颠簸着赶路。

到了龙华,白崇禧在东路军前敌总指挥部接见了他们一行,喜形于色地讲了一番部队进城、“清剿”北方军残部,下令停止罢工,收缴枪械武器,严禁袭击英、美、日领事馆等革命成果。后又大讲混进北伐军的共产党煽动排外恶性事件,致使外国军舰以撤侨民为名,猛轰南京城,死伤数千中国人惨案……

蔡元培听罢,仰天长啸:

“啊,我已闻到了同室操戈的血腥味了!”

27日,蒋介石在枫林桥总部行营,接见了蔡元培、马叙伦、蒋梦麟。作陪的是吴稚晖。蒋介石虽已踌躇满志,春风得意,但在元老面前非常谦和有礼。他以军人的威仪,腰板挺直地长谈了几个小时,无非是说“清党”实属迫不得已的无奈之举,苏俄的鲍罗廷正策划从军事上消灭我们云云。

蔡元培原本就不想搅进“清党”的深渊,他一再声明自己乃一介书生,不懂政治。他希望“清党”不是滥杀,即便某些人有罪,也应通过法律程序,不能为排斥异己草菅人命。

蒋介石听罢,满面笑容,说蔡先生不愧是知识泰斗,仁爱之心令人感动,以先生才学人望,我希望您主政全国教育呢。

之后蔡元培以“党国元老”的身份,参加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的几次会议,举手赞成吴稚晖出面提出的“清党”议案,与张静江、吴稚晖等反共先锋联名发出“护党救国”的通电,为屠夫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提供了道义的借口和合法的武器。

在国民党政府迁都南京的庆典上,蔡元培代表国民党中央党部,向中央政治会议主席胡汉民授印,并在阅兵典礼后,还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说:

“我们国民政府建都南京,完全为了救国,为了救党……”

蔡元培,在越来越浓的血腥气中,犹豫、徘徊甚至思想苦斗之后,走上了人生和历史的歧路。“寒冰火焰更番过,地狱原来在我身”,这是蔡先生的自我写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