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西游东望十个月后,胡适回到上海(2)

民国清流2:大师们的“战国”时代 作者:汪兆骞


胡适读罢,想起2月2日,这位弟子还曾在信中劝他“最好加入国民党”,以避祸远害,求得在学术方面大发展,不禁莞尔。他对弟子的苦心相劝,心里是十分感激的。胡适后来决定到上海发展,与顾颉刚肝胆相照的劝说不无关系。顾颉刚出身诗书世家,1916年到北京哲学系读书,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26年赴任国学院研究教授,曾受到也在此任教的鲁迅的猜忌和无端攻讦。抗日战争期间,到昆明任云南大学文史教授。1951年任上海学院(后改复旦大学)教授。1971年始,担任“二十四史”和《清史稿》的总校工作。是第二届、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80年逝世,享年八十八岁。

其实弟子所劝“政治方面就此截断”,显然并不真正了解老师的“才性”和襟抱,至于“加入国民党”,则是弟子完全不懂爱惜名节、视自由民主为生命的胡适的“政治”。顾颉刚或许还没读过老师通过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赫贞谈话的机会发表的讲话。胡适认为国民党的“北伐”是中国政治的一方转机,要使中国现代化,就必须打倒军阀割据,国民党能完成革命统一大业,他理所当然支持。胡适说:

蒋介石将军清党反共的举动能得到一班元老的支持。你们外国朋友也许不认得吴敬恒、蔡元培是什么人,但我知道这几个人,很佩服他们的见识与人格。这个新政府能得到这一班元老的支持,是站得住的。

此外,胡适在对留日中国学生的谈话,对日本媒体的谈话中,也明确表示:

蔡元培、吴敬恒不是反动派,他们是倾向于无政府主义的自由论者,我向来敬重这几个人,他们的道义力量支持的政府,是可以得着我们的同情的。

胡适认为,中国需要一个现代化政府,只要它能真正实行革命救国,中国知识分子没有不支持的理由。

胡适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情,决定不回奉系军阀控制的北京,而是到南京政府统辖的上海落脚。住进了沪西极司菲尔路四十九号甲宅第,与蔡元培为邻居。

此次重返上海,胡适已三十七岁。走在熟悉的旧城(华界)老西门里的蓬莱路,重游已有些破败相的文庙,他不禁回忆起少年时在上海的往事,脸上绽出有些怅然的微笑。

1904年,结束了九年的家乡教育,读完四书五经,还有《律诗六钞》《小学》《纲鉴易知录》《资治通鉴》等文史经典,在文字和思想这方面都打下良好功底的胡适,又经双方母亲的包办,与江村的村姑江冬秀订立了婚约后,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来到上海求学。与他同行的三哥,是到沪上治肺病的。不久,胡适成了西门里蓬莱路的“梅溪学堂”的学生。因他不懂上海话,又不曾“开笔”著文章,就被安排到最差的相当于初小的第五班。一个意外的机会,胡适突然连升三级,成了全校瞩目的人物。事出偶然,一天,教国文的沈先生,在上课时有一段浅显的引文:

传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沈先生说,这是《左传》里的话。下课后,胡适走到讲台旁,用蹩脚的上海话,低声对沈先生说:“这个‘传曰’是《易经》的《系辞传》里的话,不是《左传》。”沈先生知道自己说错了,没作辩解,即出题《孝悌说》,让胡适回到座位上写一篇作文。等胡适交了卷,沈先生认真读了百十字的作文,便让胡适随他下楼,胡适惴惴不安地随老师来到二班教室,沈先生对二班的顾老师小声说了一番话,顾老师忙把胡适引进教室,坐在后排。胡适这才知道,自己从五班一跃跳上二班。

在梅溪学堂,胡适接触到梁启超的著作,读了最富激情的邹容的《革命军》,思想上种上了革命的火种。曾与一同学合写痛骂上海道袁海观的匿名信,又拒不参加上海道衙门的考试,拂袖离开梅溪学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