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抓大放小,举重若轻 1

做最好的共产党员 作者:魏风华 汪维宏


钱学森评价孙家栋“会干事”。

1967年由钱学森推荐,在导弹设计领域已小有名气的孙家栋,38岁时受命领衔研制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现在看简单,但那个年代第一次搞,就连一个满足质量的简单的21芯插头都找不到。工业水平、科技水平都有差距。”

孙家栋回忆说,中央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判断,要求无论如何也要在1970年把第一颗卫星送上天。但从当时情形看,已经取得不错成绩的科学院卫星研制工作由于受“文革”冲击几乎停顿。同时,由于卫星方案内容很多,加大复杂程度,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条件。卫星上的各种仪器研制进度不一致,有的仪器甚至还没开始动手做。按照既定方案继续,到1970年很难完成。

聂荣臻元帅万分焦急,找到钱学森,一定要在1970年把第一颗卫星送上天。

“钱老组织我们反复研究,最后得到一致意见,就是确保1970年第一颗卫星上天,方案需要简化。第一颗星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也掌握了航天技术。时间来不及,科学目标可以让下一颗卫星来实现。”孙家栋说,这样卫星里面的仪器简化到最低程度,“感觉到可以拿下来。”

“上得去、抓得住、听得清、看得见”,寥寥12字,简洁概括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总体技术方案和目标,以此形容初次接触卫星的技术负责人孙家栋也十分贴切。

当时的孙家栋就已经展露出擅长总体协调的能力。他选定的来自不同单位的18名技术人员,后来成为中国卫星发展史上著名的“十八勇士”,得到了毫无争议的认同。当时,人们是敲锣打鼓把这些技术人员送来的。

“那时候分歧厉害,提名很难,最后凑巧,群众对名单没什么意见。”分析原因,孙家栋谦虚地说,“从工作需要出发选人,人们自然通情达理。”

随后,他又重新制订了“东方红一号”的总体技术方案。方案需要有人拍板,孙家栋找到时任国防科委副主任的刘华清,直率而恳切地说:“你懂也得管,不懂也得管。你们定了,拍个板。我们就可以往前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