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模仿造就的读心术 1

消除压力,从大脑开始 作者:有田秀穗


“脸上在笑,心里在哭”。

这句话说明人类有很了不起的能力。

请想一想,对方脸上在笑,我们为什么知道他“心里在哭”呢?

这句话说明,就算有意识地隐藏心理活动,人也能看透对方的内心,能看透别人想隐藏的东西。人天生就具有这种能力。婴儿能通过母亲的声音、视线,甚至是皮肤的温度等感觉,读懂母亲的心,就是使用了这种能力。不过,与其说是“读懂”,不如说是“感觉到”。感觉要转化为认识,还需要大脑皮质的语言脑的发达,与前运动区的能力相连通。小孩通过“模仿”完成这一过程。

幼儿园的小孩经常模仿周围的人,有兄弟姐妹的会模仿哥哥姐姐,没有的会模仿父母,或是幼儿园老师等身边的人。

这是通过模仿对方的语言行动,作出相同的语言行动,体验和学习对方的心理,为什么别人要这么说,要这么做。因此,“模仿”是让大脑发达的重要训练。

孩子在反复的模仿中,让前运动区变得发达。同时,模仿他人这一行为,在理解他人心理的同时,也把他人和自己的区别输入脑中。因为孩子在模仿他人时,会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区

别: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自己这样想,别人却那样想。确立“自我”的同时,也造就了“理解他人的脑”。孩子的脑,通过一个行动,同时学到了许多东西,养成了多样能力,正因为如此,人在成长时,会学会一系列复杂的程序:可以一边进行语言交流,一边观察对方的行动,读懂对方的心。

最近年轻人把不会看眼色的人叫做“KY”①,不会看眼色,也就是读不懂在场的人的心理,换句话说,就是“前运动区不好用”的人。

①KY :取自日语“空気を読めない”的首字母,直译为“不会读空气”,引申为“没眼色”、“不会看人脸色”之意。—编者注

既然出现了“KY ”这样的词,说明这样的人越来越多了。我想原因之一在于“核心家庭”这种家庭形态。为什么这样说呢,“通过非语言因素读懂对方”的能力,在大家庭中能自然而然地掌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