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王朝兴亡周期律(4)

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政智慧 作者:国家图书馆


这跟封建王朝末期的政治很有关系。王朝末期为政总是很苛暴,赋税刑罚很重。比如秦朝末年“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泰半之赋”就是农民三分之二的收入都被掠夺。征发兵役和徭役时,村里分闾左和闾右,闾左地位低一些,闾右地位高一点,首先征发闾右后征发闾左,征到闾左,劳动力都给调光了。秦朝末年刑法也很苛暴,所谓“赭衣塞路,囹圄成市”。“赭衣”是土黄色衣服,罪犯穿的,“囹圄”是牢、监狱,关犯人的地方。满街都是穿囚衣的罪犯,监狱也像市集一样,人满为患。秦始皇残暴地剥削,还要征发比如修长城、戍五岭、修驰道,还有建阿房宫、骊山墓即秦始皇陵。其中阿房宫和秦始皇墓,征发的劳动力各有70万。此外河套防匈奴,到广东广西一带的移民也有几十万人。秦朝当时的全国人口大约是3000多万,男的占一半,1700多万,老少去掉,也就剩下千把万人,来回征发调度,全国劳动力有很大损耗,结果农民受不了,引发陈胜、吴广农民大起义。当时他们带着900人到渔阳(现在北京一带)去防守,结果走到安徽大泽乡,下雨了走不了,他们当时很紧张,就商量,去了过期也是死,不去也是死,不如干脆造反,于是揭竿而起,一群老百姓跟着起来,立刻成为声势浩大的全国农民大起义。隋朝隋文帝篡位建国,一开始搞的还不错。隋炀帝靠着阴谋上台后,修宫室,修东都洛阳城,开运河,修长城,修路,大举巡游,还要打仗,发动对高丽的战争,全国每年征发徭役几百万人,老百姓受不了,爆发小股起义,很快变成大起义,隋朝垮台,隋炀帝最后被隋朝军队兵变杀了,隋朝也就亡了。明朝末年苛征三饷——剿饷、辽饷、练饷,辽饷是对付清朝,打仗要征调军费,剿饷对付农民起义,练饷是练地方武装。民不聊生,死亡枕藉,流民四散。最后李自成势如破竹,攻下北京,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吊死在煤山即现在景山,明朝灭亡。

在历史研究中关于农民起义的评价很不一样,以前人们认为农民起义都是好的、都是英雄,包括李自成、包括太平天国都是英雄,现在经过文化大革命以后回过头再看、再反思,就有不同的看法。农民战争是一次规模很大的战争,战争本身很残酷,杀人也很多,对经济破坏也很严重,以至于现在有些论者比较过度地渲染夸大农民战争的破坏作用,认为战争不仅破坏经济,损害人民、损害生命,而且还促使经济倒退。有一些论点认为太平天国时候对江南破坏太厉害,以致中国近代化受到很大影响,搞不成近代化,发展不起来民族工业,发展不起来资本主义,因而太平天国对经济只有破坏作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