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秦汉中央政府的机构设置及其职能(2)

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政智慧 作者:国家图书馆


从汉代中央政府权力结构的前后变化可以看出,专制主义皇权制度本身具有无法避免的弊病。中央集权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权力分配的问题,如皇权至高无上,中央集权就变成了皇帝独擅权势,就成为君主专制制度。即使是很有作为的皇帝,权力过分集中和膨胀,也难免决策错误。武帝晚年好大喜功,劳民伤财,又迷信鬼神,挥霍无度,极大地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引起各地农民强烈反抗。在这种情况下,武帝不得不检讨自己急功近利、劳民伤财的错误,晚年放弃在西域轮台实行屯田,并下了一个诏令,后代称之为“轮台罪己诏”,他在诏书里强调,当今之务是要“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就是在政策上、法律上要缓和,不要乱摊派,乱征税,把以农为本提到最重要的地位。“以明休息,思富养民”,在政策上做了一个重大的调整,避免了重蹈秦朝灭亡的命运。

皇权至高无上,但是皇帝不可能单独一个人来行使这种权力,必须依靠自己能够信任的集团和一定的权力结构进行统治。外戚和宦官之所以能够掌握朝廷大权,肆无忌惮地为非作歹,就是倚仗封建专制主义皇权作为靠山。当他们翦除异己、势力强大之后,往往又成为架空皇权、削弱皇权的力量。这是封建专制主义的一种悖论,也是封建专制政权难以克服的痼疾。西汉中后期,朝政开始衰败,元、成、哀、平四个皇帝中,成、哀、平三个皇帝都是年少继位,由母后临朝,造成了外戚和宦官两个集团争权夺利和轮流执政的局面。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以太后听政,最终导致王莽篡位,改建新朝。东汉和帝时,窦太后父子兄弟并居列位,充满朝廷,刺史、郡守、县令多出其门,窦氏家族的奴客依仗权势为非作歹,强夺财货,欺略妇女,以至于商人如避寇仇,都不敢上市了。顺帝到桓帝的20多年间,外戚梁商、梁冀父子相继掌握政权,《后汉书·梁冀列传》记载:“百官迁召,皆先到冀门笺檄谢恩,然后敢诣尚书。”年少的质帝,不满梁冀专权,只因说梁冀是个跋扈将军,就被梁冀下毒害死。桓帝时,单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五个宦官合谋消灭了梁氏的势力,从此,朝政的权力完全转移到宦官集团手里。宦官当权也是一样,兄弟、亲戚都是宰州临郡,纷纷到地方做官,残害百姓,无恶不作。灵帝依靠宦官张让、赵忠聚敛钱财,自己还经常公开讲,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把两个宦官当做父母。桓帝、灵帝时期,一些正直的官僚和太学生,对宦官把持朝政十分不满,士人之间形成一种“清议”,拥戴李膺、陈蕃这些官僚攻击宦官,结果被宦官诬告共为部党,诽讪朝廷,有的被捕杀害,有的被禁锢终身,即一生不许做官,这就是东汉末年有名的“党锢之祸”。直到黄巾起义以后,东汉朝廷为了镇压农民起义,才宣布赦免并起用党人。宦官集团能够假借皇权制造党锢事件,充分说明专制政治的绝对权力会产生政治的绝对腐败这个真理。

军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成分,秦汉帝国特别重视对军队的控制。九卿中的卫尉率领南军,负责宫殿的警卫。同是九卿的中尉率领北军,负责京城的警卫。南北军是西汉主要的军队,警卫的重点一是京城,二是皇宫。北军的数量比南军多,因此控制北军比控制南军更重要,控制京城比控制皇宫更重要。西汉初年,吕后的侄子密谋夺取政权,首先就是部署控制南军和北军。但是,拥护刘氏宗室的大臣陈平、周勃先行一步。周勃得到了掌管兵符的官员的帮助,拿到了调兵的符节,诈称奉皇帝之命,直接进入北军大营内控制了北军,然后又派兵强行进入皇宫,把诸吕一网打尽,平定了这场叛乱。之后,迎立代王为文帝。可见,军权、财权、用人权是封建国家最重要的责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