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记念先妻黄靖贤(2)

谁从我的世界路过? 作者:梁漱溟


靖贤少于其姊两岁,而婚姻成就差迟七年。论面貌、体态、神情姊氏转而显得年少,其各自禀赋不同而随之以时运不同乎。靖以1921年归于我,1935年去世,相处14年间,深知其生性淡泊寡求。七情六欲固人所同具,而靖之表现恒于质直中见消极。例如亲友见面或分手之时,都有许多虚情客套话,而靖独以木讷出之,巧言令色所不屑为也。然其赋性消极则年寿不永之征。

昔人有云“中年丧偶大不幸”,我于靖贤之逝乃始有味乎其言。假使人当30岁前后遭遇乎此,虽然悲伤乃至痛悼,却易于渐渐浑忘。若在暮年老朽时,则此属意中之事或亦无甚凄惨。唯独在中年有难于忘怀者。

我之不忘靖贤者,靖贤为我留下两个好儿子,两儿失母之年,培宽11岁,培恕8岁。我既以致力社会运动,奔走四方,不遑宁处,两儿唯赖靖贤抚育成长。两儿虽无过人之资,却亦各有才品,40年来在社会培植下各有专业,为国服务。最难得的其兄弟友爱之情自童雅至于今而弥笃。各自成家后,妯娌以至诸孙雍睦无间,使我耄耋得此,独非靖贤之赐乎。

然而莫设想我们家庭生活总是和乐融融的。靖贤之为人既秉消极气氛,而较之通常人则有些乖僻,又往往态度生硬。所幸我常常不在家,别时多于聚时,避免了冲突不和。我今回顾往事,记得靖贤曾一次郑重其事地指摘我如下三点。第一,说我好反复,我每每初时点头同意之事,又翻悔不同意。这确有之。因为她遇事明决,不多思考审量,而当她征问我的意见时,我每先附和之,旋加考虑不免又更改。此盖两人头脑不同,性格不同也。第二,说我气量窄小,似乎厚道又不真厚道,似乎大方又不真大方。第三点记不明确,大约是说我心狠,对人的同情心不足……这些批评出自至亲至近之人,大值得反躬自省。纪念先妻之文即截止于此。

1977年6月11日着笔,18日写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