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硬币魔术(1)

不是读心术不是心理学不是魔法 作者:【英】达伦·布朗/著 毛燕鸿 朱朝晖/


拿出一枚硬币。快点。将硬币放到桌面,离你最近的那条桌边大约四英寸。然后,如果你是右利手的话,就用右手将这枚硬币捡起来。但不是直接从桌面将它捏住提起,而是自然而然地用指尖按住硬币,沿着桌面向你身边滑动。硬币到达桌边时,用拇指按住它的下表面并接住它。接着你把硬币捏起来,单手握拳环绕硬币,随后提起上臂,将这个姿势保持在空中。

懂了吗?这套动作再重复几遍,注意运动过程中的感觉。放松而自然。好了。这一次,硬币滑到桌边时你假装用手指将它捏起,但事实上却把它抹下桌面,落到你的大腿上。而手指和胳膊却做出和捏起硬币一模一样的动作。你的拇指根本没有接触硬币,因此其他指尖推动硬币的动作会直接将硬币扫下桌面。接下来,你像以前那样单手握拳,假装硬币仍在你的手心,再提臂举手。

朝你的拳头吹口气,然后摊开手掌。想象中坐在对面的那个傻瓜顿时惊讶不已:硬币消失了。然后他会认为你拥有一种特殊的魔力,于是你的目的达到了。随后,请将这套动作多加练习,直到扫落硬币的动作像捡起硬币的动作一样轻松自然。在练习的过程中,真正捏起硬币的动作和假装捏起的动作穿插进行,一直练到两个动作在外人看来一模一样,而且你自己感觉也一模一样为止。练习时如果对着镜子效果会更好,尤其是你也像我一样“调皮而美丽”(《彭吉先驱报》)的话。

这是一个简单的硬币魔术,但很难称得上魔法。让我们将你刚刚练熟的这套动作稍微修改一下,增加它的感染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明白究竟什么让魔术变成魔法。首先,为什么我们放一枚硬币在桌上,只为稍后直接将它捡起来?除了重度智障人士以外,谁会做出这样愚蠢可笑的事?这种奇怪的行为确实降低了魔术的信服力。如果你从衣袋里拿出一枚硬币,放在面前的桌面再迅速捡起,并让观众发现这枚硬币此时忽然消失,那么将硬币放下又捡起的动作就显得独特且必要,而且它的不自然也向观众暗示了马上就有怪事发生。将这种设计与其他设计比较一下,比如之前就有个硬币放在桌面的情况。如果你将一枚恰好就搁在桌面的硬币直接拿起,效果就更好了。因此,你也许可以先在衣袋里摸索寻找,找出一两枚硬币,把它们放在桌面,其中一枚放在对魔术有利的位置,并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其他地方而忽略桌上的诸多细节。现在,无论你想做什么都“必须”将硬币捡起,这种设计就比当初那种要自然得多。

很好。眼下还有另一个问题需要解决。桌上有个硬币;你把它捡起来并握在掌心;你打开手掌,硬币消失了。鉴于这几个事件如此顺畅而短促,其中的诀窍很容易被逆推,那些聪明的观察者(许多魔术师都低估了观众的智商)会轻而易举地猜出里面的机关。既然它是从你的拳头里消失的,那么它很可能从未进入你的掌心,所以你根本没有将它捡起来。硬币一定去了别的地方。啊哈!一定以某种方式溜到了桌子底下。而且如果这些观众钻到桌底下去搜寻那枚消失了的货币,你就会落入非常尴尬的处境,甚至必须动用武力才能阻止他们揭开你那黑暗艺术的面纱。因此我们必须将上面的事件链打乱,增加观众逆推的难度。这次,你不要握拳环绕那只不存在的硬币,而是假装将硬币捡起后将它放入你的另一只手(也即你的左手。如果你是左利手,请将流程中所有的左右两字互换),然后将该手握成空拳。在练习中,请将真实硬币握入手心体会几遍,随后在没有硬币的情况下再做这套动作。我可以想象,如果你将上面的说法多读几遍,就会觉得没有这个词多余且让人恼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