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绪论:遥想大学当年 (3)

民国大学 作者:陈平原 谢泳


当年,无锡国专教室内外,不论早晚,总能听到琅琅书声,“四书”“五经”是要背诵的,《古文观止》是要背诵的,唐诗宋词是要背诵的。它就用“书塾式”的读书方法,在“死记硬背”的讥诮中,以约三十年时间,培养出无数优秀学者:研究诸子群经之王瑗仲(蘧常)、研究诗词骈文之钱仲联(萼孙)、研究古文字之唐兰、研究考古学之吴其昌、研究经学之毕寿颐、研究两汉书之蒋庭曜、研究楚辞之蒋天枢、《星预诗钞》之作者朱星预、史学家魏建猷、研究唐诗之马茂元、研究诗文评述与古籍整理之周振甫、研究文史及图书馆学之鲍正鹄、研究红学之冯其庸、研究近代史与经学史之汤志钧……群星灿烂,驰名中外。(杨廷福、陈左高:《无锡国专杂忆》)

当年,北大的学术之门是向任何一个愿意进来的人开放的,真正当得起“国立”二字。只要愿意,你可以去听任何一位先生的课,决不会有人查问你是否北大学生,更不会收你几块钱一学分的旁听费。所有北大教授上课,都不会盘查你的来历,都不怕你折他的台。你一个“偷听生”,不但可以听,且听完可以马上追上去向教授质疑问难,甚至写出长篇大论反驳他。他不会拒收,一定老老实实带回去,仔细阅读不止一遍,下次上课时返回他的意见。假如他欣赏你的看法,一定会在各种不同的场合表扬你。北大欢迎所有“肯思想”的,不管你是“正取生”,还是“偷听生”。(朱海涛:《北大与北大人》)

五、一流不是“西化”化出来的

当年,西南联大的教授们,生活很清苦。为避日机轰炸,他们散居各处,每天到校上课,来回至少要步行二十里,石子路上,皮鞋不几天就要打掌。老教授负米数十里外,气竭而不怨。一家四五口,吃的只是豆芽菜煮豆腐。上课时还需用心听警报,闻响即得外奔,闹得几乎无法上课。然这样艰苦的环境中,西南联大却培养出大批科学家、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出类拔萃者,比比皆是。(李钟湘:《西南联大始末记》)

“大师”就那么难吗?“一流”就那么难吗?小小的无锡国专,就能出“大师”,就能成“一流”,不需要用钱去砸,也不需要把它提成副部级。“大师”其实很简单,“一流”其实很简单。

遥想大学当年,那里似乎有一条“到一流之路”,用“心灵”修成的一条路,用“精神”修成的一条路。这是一条“旧式的到一流之路”。

现在我们也在修一条“到一流之路”,用“金钱”在修,用“物质”在修。这是一条“新式的到一流之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号称用十年时间,建成一批“国际名校”,其中包括“若干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百名左右中国高校“掌门人”,于是准备远赴日、美、英、澳诸国,展开“海外取经”之旅。(李婵:《中国如何打造世界一流大学》,《北京青年报》2010年6月7日C4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