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战终结地”解密日军最后投降时刻

领导时事政策手册(2010总第19辑) 作者:《领导时事政策手册》编辑部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虽已散尽,但经历过那场浩劫的国家和人民每年都会举办各种纪念活动来铭记那段历史。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之际,记者寻访“二战终结地”,探秘65年前日军在“二战历史舞台上”的最后时刻。

在中国东北角至今保存着一个规模相当庞大的侵华日军东北军事要塞群。令日军始料不及的是,这个被自称为“东方马其诺防线”的“地下宫殿”最后竟成为其吞天美梦的“终结地”。

据《日本关东军要塞》一书记载:1934年至1945年,侵华日军历时10余年,在东起吉林省珲春,中部经黑龙江省中苏边境,西至内蒙古自治区海拉尔和阿尔山5000公里边境地带,共修筑17处要塞,要塞群相加约1700公里,共有8万个永备工事。后来被认定为“二战终结地”的虎头要塞和东宁要塞便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虎头要塞能够成为二战最后战场具有一定戏剧性。”黑龙江省虎头要塞博物馆馆长李守军说,日本天皇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各战线的日军已基本放弃抵抗,但虎头要塞的日本驻守军队却因无线电通讯中断等原因并不知道战争已经结束,仍然坚信“日军没有受到重创”,誓死不降。经过十余天激战,8月26日,虎头要塞被苏联军队和中国东北抗日联军彻底攻陷。

2005年8月15日,联合国和当年参战国代表来此吊唁,确认虎头要塞为“二战终结地”。

关于那场惨烈战斗的记忆人们可能已经模糊,但当记者踏入虎头要塞,却仍能真切感受到那段历史。沿着石阶进入巷道,顿觉寒气逼人,由水泥、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巷道,常年气温在10摄氏度左右。在这个幽深的“地下城堡”内,设有士兵宿舍、会议室、弹药库、发电站、浴室、厨房、医务室等各种工事。据称,它在战争吃紧时可容纳数万兵力,而修建要塞有20多万中国劳工累死、饿死或者被秘密杀害。

如今,在虎头要塞主阵地中猛虎山山顶耸立着一座纪念碑,碑身上刻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纪念碑”13个大字。在纪念碑基座的黑色大理石上,有碑文镌刻如下:

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5年5月8日,德降。同年8月15日,日降。二战结束。

是时,此地要塞日之守军不知世事已变,仍顽抗不降,被苏军全歼。战争又延续了十一昼夜,时值1945年8月26日。故此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终结地。

此次大战,历时六年。参战者凡60余国,涉及全球人口五分之四,亡者约五千余万人。中国实为遭受战争伤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惨烈之状不堪回首。

建碑以记,昭示和平。

(新华社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