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512 最后一个需求(1)

生命河流 作者:苏绚慧


正当我苦于不知该怎么办时,突然,我见到病人原本犹如闭目睡着的身躯有稍稍震动,然后我就听到大声的一句话:“好了,你们安静!”

我们的文化让人愿意给予死者一场最隆重的葬礼或告别式,许多人的心里在这个时候会冒出一个声音:就最后一次为他做这些,能给他的就尽量给他吧!

所以,礼仪公司说要怎么办比较好,遗族通常就怎么办:要加鲜花素果、要加谢礼赠品、要加任何仪式,甚至要多烧个房子、车子、加油站、麻将、手机、计算机……即使索价非凡,许多遗族仍是心甘情愿,因为他们认为这是能为死者做的最后一件事了。

看见遗族肯花大把大把的钱为死者办一场隆重华丽的葬礼,实在很难想象,之前在死者生病那段时间,遗族曾为着入不敷出的医疗费、生活费、住院费和死者大吵过架,也为着死者许多的要求大骂过他自私、只想着自己。而如今“奠”这个字,却含有家人肯给死者最好对待的一份心意,实在令人感叹:若这份心意是在死者活着时就能给出来,并且传递给他,不知道能有多好。

我这个人虽然生性浪漫、感性,但有一面是非常现实、理性的。对我来说,能活着体会亲友的关爱祝福、体恤与支持,会比死后才知道更为重要。事实上,死后是不是还能知道凡间的事还是个谜,无从确定。死后,亲友的话就算再中听、再温暖、再能了解我是一个怎样的人,都比不上生前他就让我知道、让我感觉得到来得好,更别说是需要了。如果生前亲友们就看见我的需要,愿意将他们的注意力稍微注视于我这个人的感受、想法,稍微地知道我的喜爱偏好,我想那份意义绝对会大于死后他们才在灵堂里注视着我的照片、喃喃自语告诉我,他们有多爱我与重视我。

所以说,我的价值观很明确,就是在死者生前所做的、说的、给予的,才是真正对死者具有意义的;而死后给的、说的、做的,对遗族来说意义比较大,这关系到往后悲伤的状态,关系到遗族内心是否能觉得了无遗憾、了无亏欠地面对死者。

说到这里,我又想说一个很难忘又很撼动的经验:关于病人在死前提出的最后一个要求,也是一个需求的经验。

这个要求(需求)是病人用尽最后一口气说出来的,虽然只是单个案例,我却深深相信这个需要对临终病人来说非常重要。

回想那一天,是上午,我听闻护理人员告知我16床需要我去,因为中年男性病人生命迹象已在下降,随时有生命终止的可能。这段时期称为濒死期。而中年病人的离世,通常医疗团队会多一份敏感,需要转介给社工师或牧灵人员来关怀与协助,因为中年病人意味着生命非预期发展而面对死亡的病人,病人的家庭会因此面对纠结的情绪与复杂的悲伤。这是可想而知的,中年男性常常是家中的经济支柱,也是家中的主要决策者,上有高堂,下有子女,一旦这样重要的家人倒下、死去,势必会让家庭产生莫大的伤悲与心痛,以及许多困难与挑战。

我迅速来到病房,一推开病房的门,映入眼帘的是混乱的景象,房内有许多家属,还有许多声音,声音十分急促与紧迫,让人不由得紧张,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我先到床边确定病人的情况,病人的确呈现了濒死的现象,昏昏沉沉,呼吸声极大且短促,没有血色,脉搏、血压持续下降。种种迹象都显示病人的状况十分不佳,难怪医师、护理师已确切告知家属时间不多了。

这一床的病人住进病房已有一段时间,但因为是中年病人,所以病人与妻子都倾向相信一定有转机,即使确定为晚期病人,癌细胞已转移,他们也不告知其他家属,不告知其他同事,他们坚信只要有生命力与宗教的祈福一定能获得疗愈。

也因此,在生命即将终止的这一天,病人的妈妈与病人的儿子才临时被告知,自己的唯一儿子/唯一的爸爸将要离开人间,离开他们这个事实。

这就是病房乱哄哄的原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