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舆情管理——创新社会治理的必修课(2)

领导干部读懂舆情管理的第一本书 作者:艾学蛟


“我们生活的地球就是一个村,地球村。”这是加拿大籍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的概念。那时,人们还觉得这是妄言,现在,这就是事实。领导干部们就在“村”里工作与生活,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社会公众的视野之内。尤其是,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出现,互联网的开放、便捷、匿名活动、即时互动等舆情传播特点与优势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得人人都有了麦克风、个个都成了通讯社。舆论的触角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例如陕西“微笑局长”杨达才,他因违犯党纪国法受到惩处,罪有应得,但谁能想到,他的落马竟然发轫于一个面相使然的微笑?因此,谁能保证自己绝不会是舆论的下一个目标?而那时,你如何应对?

当然,社会舆情并非洪水猛兽。

实际上,它是一个宝藏,只要采挖得当,就能从中受益!在汶川地震中,在温州动车事故中,在央视感动中国颁奖礼上,在“最美司机”、“最美妈妈”、“最美教师”等人物形象中,借助正确有效的舆论引导,大爱澎湃、守望相助、人本关怀的事迹得到了充分宣传,正能量广泛传递、流淌。

它甚至是一颗灵丹,只要对症下药,就能起死回生!在四川会理悬浮照事件中,当地政府的公信力受到严重挑战。网友们甚至以该照片为模板进行“PS大赛”,恶搞“会理三杰”。当地政府坦承错误,进行调查处理,表示道歉并承诺不会再犯,但舆论围观尚未散去。该县政府办干部也是当事人孙正东通过其新浪微博,针对网络上的“PS大赛”,先承认错误后称:“感谢全国热心网友,让会理县领导有机会在短短的时间内免费‘周游世界’,‘旅行’归来后,领导已回到正常的工作轨道,也希望网友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到这座古城上来。”其“川式幽默”不仅赢得了网友的好感,化解了事件余波,而且“借力发力”,顺势推广了会理当地的旅游。

一件负面舆情事件,摇身变成了近年来政府成功应对舆情、构建官民对话、重建政府公信的实践范本。

如果说舆情管理是一门课,那它一定是必修课,而非各位领导干部喜欢就修、不喜欢就不修的选修课。为了拿优秀,得修;为了不挂科,也得修。既然都要修,何必不把它修好,为己所用,成为自己成长进步的一级坚实台阶呢?

时代变迁巨大,舆情变幻莫测,社会治理任重道远。各位领导干部就是舜帝的那位大臣“龙”,肩负着“夙夜出纳朕命”的职责,必须落实好“惟允”的指示,乘“舆”而上。

愿这本书,对于各位大“龙”治“舆”,能够有所裨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