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钱说《三字经》4(2)

钱说《三字经》 作者:钱文忠主讲


对长辈要尽孝道,那么对同辈又该怎么做呢?《三字经》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有七兄弟,他是老六,每次吃梨的时候,孔融都挑一个小的吃。这跟我们今天的风气是不一样的,如今家里孩子越小,吃的东西越大越精贵。小孔融不选大的而挑小的吃,人家都觉得很奇怪。孔融的回答是,我是小弟弟,当然应该吃小的了。这就是一种尊长和友爱兄弟之情。这件事情被作为“悌”的代表,传诵千百年。时至今日,“孔融让梨”的故事还经常被收录到小学课本里,作为中国传统美德的代表流传着。今天不少人喜欢研究曾国藩,他也可以称为孝悌的典范。做官时,曾国藩就经常写信回家,向父母汇报自己的现状,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在信里面反思;同时也经常给几个弟弟写信,把自己做人的一些心得分享给他们,作为兄长的他对弟弟们的照顾可谓尽心尽力。

“弟于长”,对兄长要尊敬友爱,“弟”应该念成悌(tì);“宜先知”,应该早早就知道。当一个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时候,他应该孝敬,应该牢牢记住这一点。

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根本;博古通今,见多识广,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保证。先学做人,再学知识,这种“首孝弟,次见闻”的传统教育方式,在今天的社会是否还适用?

《论语》中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三字经》的讲法与《论语》是一脉相承的,即一个对长辈孝敬的人,一个对兄弟友爱的人,不大可能是个坏人。一个人首先应该是个好人,才可以放心地教你知识;如果你是坏人,教你知识,这不是为虎作伥吗?所以中国传统教育首先强调人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要过关。在这个前提下,人的知识就越多越好。知识会随着时代进步、社会变迁而改变,但“孝”和“悌”却是永恒的,是不会随着时代而有所变迁的。

《弟子规》中的“有余力,则学文”和《三字经》中的“首孝悌,次见闻”意思是一致的,即你应该首先把精力、心思都放在“孝道”和“悌道”上,如果有余力再学文。如果你前面两个都没做到,都没做好,后面学了也没啥好处。这是《三字经》所告诉我们的真意。光是这一条,就值得我们好好地反思一下:我们是把做人放在读书学习的前面吗?我们珍惜孝敬父母、爱护兄弟姊妹的机会了吗?

接下来才是“知某数,识某文”。从这里开始,后面就是知识传授的内容。古人非常重视广闻博知,很多游侠、名士,一辈子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具体的工作,只是到处结交朋友、了解百姓生活。这种浪漫理想的人生状态今天或许只存在于文字上,但体现了古人对于见识的理解,多见则多识。中国古代的男子,年轻时必定有一次壮游,访师求友,熟悉社会,了解民生,这些成为读书之外的另一种课程。

从《三字经》里可以看出,古人对于教育和学习的基本原则、先后次序、态度、意志都是有充分考量的。那么,做好这些最基本的考量和准备以后,按照《三字经》的说法,传统中国的读书儿郎又应该学习哪些知识呢?后面在讲述这些知识的同时,是否还在变相地传达一些做人的道理呢?请看下一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