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推荐序:测量,还是感知(3)

智慧社会:大数据与社会物理学 作者:阿莱克斯·彭特兰


统观全书,核心问题就是:想法的交换如何驱动并改善人类行为?人们如何通过大量的交互合作,来发现、选择和学习新的策略并协调行动?

与孔德不同,彭特兰将视角盯在“想法流”上,将其作为看待人类关系构建、社会结构演进的新的视角,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大行其道的今天,这一视角更具有开创意义。

孔德社会学搞错的第二个问题是,在传统社会学中,社会结构和演化的形式,服从所谓牛顿力学的原理,完全从“外部性”给出描述。交互,被看作物理行为。

彭特兰比较了 2004年詹姆斯 ·索罗维基( James Surowiecki)提出的“群体智慧”与“社会学习”的概念。他认为,詹姆斯的群体智慧只是想法的“汇聚”,而不是想法的流动,特别不是想法的互动。比如无记名投票、点赞、网页下载、排行榜单等,这些都不是彭特兰眼中的想法流的例子。

好的想法流,源于仔细和持续的社会探索。在彭特兰看来,实证主义注重研究“个体的动力学原理”,过分强调了对个体“建模”。用我自己的语言说,“这是对的,但却是不够的。”通过社会交互促使想法流动起来,并进而催生新的想法,是社会建构的重要驱动力。

比如说,书中列举了证券交易网站 eToro的案例( http://www.etoro. com/cn/)。交易者通过模仿、跟随交易达人的交易策略,通过轻松“搭便车”,就可以获得不俗的业绩。这种看似简单的模式,只有在互联网环境下才能得以实现。彭特兰将其称为“上帝之眼”(god’s eye)——这是一种“全局学习模式”,即任何人都可以纵览交易全局,都可以面对一幅全景地图做出自己的决策。在这种语境下,社会学习是想法流的关键;多样性是想法萌生的土壤;特立独行则是催化想法流的典型风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