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1)

有一种基因叫理想 作者:刘楠


“穿过西客站附近一条小胡同,就到了白岩松工作的地方:一座不起眼的四层小楼。楼道昏暗,室内装饰简单,地板踩起来‘咯咯’直响。”

这段描述,来自一位潜入这里来访的媒体同行。

是的,这个让他心头也“咯咯”直响的地方,是需要暗号接头的。

它隐藏在羊肠胡同里,没有挂牌,只写着“防火重点单位”,伪装成“停车场”的样子。附近的居民只知道:“老见白岩松来这儿”,电视江湖人却熟知:这就是“南院”——央视新闻评论部的工作驻地。

外人熟知评论部容颜,是网络流传《大史记》、《分家在十月》(评论部昔日年会节目)的前卫,是现任央视副台长孙玉胜《语态——改变中国电视的十年》里描绘的革命阵地。

这个近20年的母体,孕育了《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面对面》等铁打栏目,而改版也像细胞分裂一样,不断吞吐新旧栏目:《实话实说》、《社会记录》、《纪事》、《小崔说事》、《360度》、《新闻周刊》、《新闻会客厅》、《新闻1+1》、《24小时》、《新闻纪实》、《环球视线》、《世界周刊》等等,前赴后继……

每听人感叹,“评论部当年就像电视界的延安,曾以强大的号召力云集各路豪杰”时,我就颤颤地庆幸,“南院”是怎样的胸怀,收留了我这误闯误撞的无名小卒,甚至连“入院仪式”都侠骨铮铮。

那个晚秋,大概是星象吉日吧,仿佛倚天剑与屠龙刀汇合,霎时的光芒偶然间投射于我。

甲申猴年,2004年10月26日,申时,长发飘飘的南院“教父”级人物陈虻(时任评论部副主任),会见了揣着简历、底气不足、研二学徒的我。

也许是我那本诉说11年朝拜路的《评论部赋》打动了他(那时评论部成立11年),也许愈是高人愈心地宽厚,陈大师开着白色雅阁,把“实习生”的我运载到了南院,交到了另一尊仙风道骨的长发师傅——《社会记录》掌门制片人李伦手中。

前言我的南院8年拜师学艺路,就这样歪打正着地开启了。从《社会记录》到《新闻1+1》,从实习生到记者、策划,摸爬滚打到如今。

漫步南院江湖,高人林立。

这天,抬眼便邂逅了白岩松、水均益、敬一丹;那晚,和你一起在你机房熬夜吃西红柿面、说段子的,就是蜚声江湖的某采访达人、纪录片高手。

这里,是英雄会盟地。各路高手,尽可来此小试锋芒。

就像曾经的评论部才子刘春,在一篇微博里描述的:

“年轻人来此,好的是可以跟随一流的电视人,不好的容易被先进者给淹没了。夏骏、王利芬 ,你们知道吗?那个在摄影组待了一段就离开的沉默的青年,是后来拍了《疯狂的石头》的宁浩 ;而那个跟着老夏做了一个月策划的腼腆的女孩子,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学者刘瑜”。

如今锋芒毕露的电影导演李玉(作品有《观音山》、《二次曝光》),一身武艺,也源自浸润评论部多年的积淀。这位昔日评论部编导,1996年在《生活空间》时的作品《姐姐》,已是每个南院人的必修课。

那时,红烧带鱼飘香的南院食堂还健在(2008年元宵后因消防需要而寿终),人声鼎沸中,你可以凑近你仰慕的派别掌门人,侧耳倾听其高见,或大方拜教其秘招。

南院学艺,不要奢望仁慈会降低考核的标准,但是倘若你意切切、情痴痴,又心性贤良通透,哪怕你是天资钝感的“郭靖”,也自有“江南六怪”、全真教马钰这样的师傅助你一臂之力,幸运的话,还有“洪七公”传授为你量身定做的“降龙十八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