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柴静:侠骨的柴柔情的静(5)

有一种基因叫理想 作者:刘楠


职业准备前期:

1 0~12岁(1976—1988)特征:羞涩内敛,广泛阅读,早智早慧。主要影响者:母亲。

“我两岁的时候,母亲就开始教我识字。她用比较硬的牛皮纸剪成手掌般大小的卡片,在正面写上人、口、手等字,背面写上这些字的汉语拼音。”

“在我6岁时,母亲开始为我订阅各种报刊,比如,我至今记得《小朋友》杂志里有特别美丽的图画,那些色彩在我幼年时就刺激过我对幸福的想象。”

2 12~17岁(1988—1993)特征:外表沉默,内心丰富,好学勤勉,主要影响者:电台主持人。

“到了高中的时候,我更沉默了。我没有朋友,拒绝跟别人交流,我坐在教室的第一排,每天最晚一个进来,最早一个走。”

“我经常一个人走很远的路到山里去,我妈妈觉得很奇怪,这孩子干吗呢?她还跟踪过一次。我那个时候写日记,我在日记的扉页这样写:能够待在一个最静寂的角落里,但是能听到最热烈的声音。”

“我唯一跟外界交流的渠道就是听收音机。我妈妈给我买的‘红灯’牌收音机,能听到‘亚洲之声’这样的电台。我写信给他们,内容大概是很喜欢他们,感谢他们带给我安慰。13岁的时候我就有了自己明确的理想,我要做传媒。”

3 17~19岁(1993—1995)特征:主动进取,明确理想,崭露头角。主要影响者:主播尚能。

“后来我鼓起勇气,写信给湖南经济电台红极一时的主持人尚能,说想做电台主持,希望他能成全我的梦想。他居然回信了,说要面试。1994年7月份,我第一次录节目,是在学校广播站,天气酷热,录完后整个人都湿漉漉的。”

职业尝试期:

1 19~22岁(1995—1998)特征: 积累能力,自我价值追求,渴望超越。主要影响者:听众。

“这份工作让一个女性增添一些内省的气质。做《夜色温柔》,是转向梦想的时期,我独立做决断、完全依靠自己,为了异乡寂寞的自己和深夜寂寞的他人。”

2 23~25岁(1999—2001)特征:挖掘潜力,调整自我,初露锋芒。主要影响者:朋友。

“我辞职去往北京——跻身于这方寸之地,精神上紧紧跟随这时代最先锋有力的层面。一时觉得可望其项背,一时又觉得分外遥远。这挑战可化解一切人生寂寥。”

“1999年,我还在北京广播学院读书,真是个闷热而漫长的暑假,闲着也是闲着,于是我参与了《新青年》第一期的策划与主持。一切都处在摸索阶段。”

“每录完一个节目后,我都要再次拜访采访对象。因为电视呈现给观众的只是一个直观印象,只是告诉人们被访者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以及他说了什么、想了什么,而真正深层次观察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还需要作更多接触,用笔去描述心灵深处的东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