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粉碎一切”的形而上学批判(6)

康德传 作者:曼弗雷德·库恩/著 黄添盛/


只要有某物存在,则有一个绝对必然的存在者也必定存在,现在至少我自己存在着,故存在着一个绝对必然的存在者。在此,小前提包含有一个经验,大前提则从一般经验推论到必然者的存在。因此,这个证明本来是从经验着手,是故不完全是先天的或本体论的证明。再者,由于一切可能经验的对象就是世界,故称为宇宙论的论证。(A604f=B632f)

康德曾在《证明上帝存在惟一可能的证据》里肯定这个论证,但是现在他认为其中隐藏了许多似是而非的理性原理,以及“一整窝先验批判很容易就发现并打破的……辨证的狂妄”。(A609=B637)的确,如果康德的二律背反证明是有效的,则这样的论证显然不能成立。

康德相信自然神学的证明是失败的,虽然他对此有较大的敬意。的确,他宣称这个证明

这个证明任何时候都是值得以敬重的态度来称道的。它是最古老、最明白并且最适合于一般人类理性的。它鼓舞着对自然的研究,正如它本身由于这种研究而存在并总是由此得到新的力量一样。它把目的和意图带进了我们的观察本来并没有自行揭示出来的目的和意图的地方,并通过某种在自然之外有其原则的特殊统一性的引导而扩展了我们的自然知识。但这种知识又反作用于其原因即那个诱发它们的理念,并使对一个最高创造者的信仰增长到一种不可抗拒的确信的程度(A624f=B625f)

这并不能被视为证明,更不能证明如上帝这般完美的存在者的存在。的确,宇宙论的证明或者自然神学的证明,皆不能满足它们的目标,因为两者都预设本体论论证的成立,两者都必须失败。(16)自然神学论证很有说服力。但是它并没有证明到它想证明的东西,只是帮助我们认识到自然是个有秩序的或受造的整体。

辨证法的主题因此绝非完全无用。他们必须研究的问题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康德相信它们表现了理性深层的“需求”,不容轻易抹煞。形而上学的思辨对我们而言就像空气一样不可或缺,这些问题涉及理性的形式,康德称为“先验理念”,即上帝存在、自由与灵魂不朽。它们不能提供因时间、空间与范畴而成立的知识之外的另一种知识,它们只能作为某种“理性的信念”的基础。

相信这些理念是确定的(亦即相信上帝存在、自由与灵魂不朽是真实不妄的),是康德所谓的“道德信仰”的关键。虽然康德本身对宗教不甚虔诚,并且反对一切外在的宗教礼拜,却相信道德难免会使我们倾向于接受某些传统有神论的教义。康德在后来与宗教有关的论述里,特别是《单纯理性界限内的宗教》(1793),试图在天启宗教与哲学神学之间作比较。我们将看到,康德以启蒙时期的风格宣称宗教里的所有本质都可以化约为道德,但他并没有拒斥传统宗教的主要教义。它们有不可磨灭的价值,但是我们必须了解那并不是知识,而“最多只是两个信仰的对象”;“上帝”的信仰与“灵魂不朽”的信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