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2)

农民家史 作者:侯永禄


2006年12月,中国青年出版社慧眼识珠,24万字的《农民日记》与读者见面,好评如潮。2007年,该书荣获第九届共青团中央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文化作品奖。同年,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购买了《农民日记》的电影改编权,并聘请著名编剧芦苇以父亲为原型,创作了电影剧本《岁月》。此后,该书又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推荐为“农家书屋”的重点出版物。

2007年5月4日,一家人聚集路井老家,纪念父亲逝世三周年。尽早出版父亲的《农民家史》,成为大家议论最多的话题。这年7月,胜天把父亲家史的手稿带到韩城,按照页码顺序全部拍成数码照片,共计2193张。 随后又刻录成光盘,母亲及每个小家庭均保存一份,以作纪念。

2011年7月,人民文学出版社高瞻远瞩,52万6千字的《农民家书》得以出版,读者赞誉有加。2012年1月,该书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2011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之一,被《中国新闻出版报》评为“2011年度十大畅销图书”之一,并推荐为“农家书屋”的重点出版物,中央电视台10频道“读书”栏目做了专题介绍。3月份,人民文学出版社情有独钟,又决定出版父亲的《农民家史》。随后,兄弟姐妹6人根据争胜复印的家史手稿复印件以及胜天拍摄的数码照片,开始进行电脑打字录入,并按WORD文档格式制作成电子版。具体分工为:胜天负责1~40回,丰胜负责41~80回,万胜负责81~120回,争胜负责121回以后的剩余部分,引玲、西玲负责校对。

《农民家史》以时间的推移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全书从1869年侯风偕负责修建路井城墙开始写起,止笔于2004年12月24日,时间跨度长达135年。它详细记录了一个普通农民以及他的家庭走过的艰辛道路,客观地再现了清朝末年、民国初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土地改革、“三反”“五反”、互助组、合作化、人民公社、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政治风云、时代变迁、民间疾苦、地方风俗,家庭悲欢……涵盖了父亲悲喜交加的一生,折射出一个家庭、一个村庄、一个民族的命运,呈现了中国现代史上波澜壮阔的一页。

《农民家史》以真实的记录作为写人叙事的原则。书中材料翔实,内容丰富,时间准确,描写客观。里面所叙述的方方面面的内容,都是父亲一生的所经所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里面所涉及的大大小小的人物,都是整个家庭成员及其亲朋好友、邻里乡亲、同学同事、上级下属……真实地记录自己一生的喜怒哀乐、人生轨迹,真实地表现家庭成员的悲欢离合、奋斗历程,真实地反映关中农民的柴米油盐、生存状态,始终是父亲撰写家史所追求的最高目标,也是《农民家史》真正的价值所在。

《农民家史》以章回体的结构作为谋篇布局的形式。章回体为中国长篇小说的一种传统形式,少则十几回、几十回,多则百余回。它源於宋代平话,确立於元末,为明、清两代长篇小说普遍采用。父亲采用章回体的形式撰写家史,这和他从小喜欢阅读我国古典四大名著《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有着直接的关系。《农民家史》分为145回,每回之前均有“回目”,即用两句对偶押韵的文字标明题目,概括本回的主要内容。每一回叙述一两个较为完整的情节,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承上启下。章回体形式的运用,使整个家史段落整齐,中心突出,叙事清楚,符合民众的欣赏习惯,更便于读者进行间歇性阅读。

《农民家史》以原生态的语言作为表情达意的载体。文中语言质朴无华,率性白描,不加修饰,自然清新,很少追求辞藻的华丽、文笔的优美,极具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感人的生活情趣。然而,其中又不乏一些精当的词语运用、精妙的片段描写和精彩的人物刻画。父亲自编的诗歌和快板,合辙押韵,节奏匀称,平仄调配,抑扬顿挫,读来朗朗上口,富于一种音乐美、韵律美。不少章节,观察细致,叙述细微,描写细腻,表现了父亲植根生活的写作风格和扎实深厚的文字功底。里面的一些方言土语,更给家史蒙上了一层浓浓的合阳地方色彩。

家史是人类社会的一面回音壁。父亲的离去,并不意味着《农民家史》的终结。早在1993年元月10日,父亲在给胜天的信中说:“……我觉得平时的积累素材非常重要。……我的意思是指今后你们都要记日记,特别是一些重大事件的时间、过程要记准。因为我总觉得你们中要出大有作为的人,所以来往信件必须妥善保存,千万不要被‘文革’吓坏了人,抹杀了历史,毁坏了文化。写《家史》不是我一个人所能完成的,将来必须你继续写下去!”

家史宛如一首歌,有惆怅失意也有欢快愉悦;家史就像一条河,有回环曲折也有碧波荡漾;家史仿佛一杯酒,有苦涩辛辣也有香醇醉人……再一次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有关领导、廉萍编辑以及各部门的工作人员。是你们的辛勤努力、忘我工作,让父亲的在天之灵,少了一些遗憾和缺失,多了一份欣喜和慰藉;也让人们的求知之心,少了一些误读中国农业、中国农村、中国农民的“粘贴”与“复制”,多了一个了解中国农业、中国农村、中国农民的“窗口”与“链接”。

引玲 胜天 西玲 丰胜 万胜 争胜

2012年6月20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