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七、血荐轩辕(2)

复兴之路 作者:中央电视台《复兴之路》栏目组 人民出版社《复兴之路》编写组


就在八路军和新四军向敌后发展的时候,在延安,宛如乡村教师般的毛泽东心怀世界大势,纵览中国近现代史,发表《论持久战》,他认为中日之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进行的决死之战。一方面,敌强我弱,只能打持久战;另一方面,敌失道寡助,我得道多助,公道自在国际人心。最后的胜利必然属于中国。他对抗日战争的进程作出了预测,即抗战将分成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中,以战略相持阶段最为艰难,但只要坚持下来,中国必胜。

这是一个极富预见性的判断。这一判断指导着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敌后作战方式,游击战的妙用被中国军人发挥到了极至,甚至成为了一种战略。虽然在当时许多人对这一作战方式表示怀疑和嘲笑,但在30多年后,这一战略使一个弱国再次拖垮了一个军事强国。

中国人民的创造力在对敌作战中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人们充分利用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山山水水,平原挖地道,水泽藏小船,山区奔劲旅,地雷战、麻雀战、武工队,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这些憨厚得好像大山一样的沉默的中国人成为日本强盗眼中最可怕的敌人。

面对无所不用其极的日军,八路军和新四军带领根据地的人民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生命力。彭德怀的战略方案则是名震中外的百团大战。3个半月,毙伤日伪军44万人,正太路全线瘫痪。在东北,抗日联军从九一八事变后到抗日战争结束,从来没有停止过战斗,杨靖宇、赵一曼等都是中国血性所在。

因为恐惧,所以凶残。日本军队把他们的兽性发挥到了极至,杀光、烧光、抢光一切,囚笼战术,铁壁合围,清乡扫荡,一一出手,大开杀戒。他们甚至在中国制造千里无人区,只是为了隔绝中原的义师向东北渗透。

为了对付敌人的频繁进攻,八路军和新四军开始打到外线,1943年初罗荣桓创造了一个翻边战术,在日军进攻的时候,他率部跳到外线,一举攻克敌重镇,尽取敌军物资。日军惊叹道:在山东,再也没有保险的地方了。最多时,八路军和新四军牵制敌军达60%以上。

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候,毛泽东号召人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他在自己的窑洞不远处开了一块责任田,朱德不仅种菜,还纺纱。在南泥湾,三五九旅造出了一个好江南。靠自己动手,各根据地种地纺织,使后勤供给的压力得到了极大缓解。此时延安的政治生活也很特别,边区政府开始按照“三三制”进行民主选举。因为共产党员人数超过了三分之一,于是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当即退出选举,由党外人士替补。

然而,我们需要肯定的是,当中国共产党在敌后进行水银泻地般的攻击时,在正面战场,国民党的大军也在浴血奋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