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赣鄱书 作者:凌翼


鄱阳湖这只巨掌,土地丰腴如膏,湖里有鱼虾,陆地有稻果,是块育人的好地方。历朝历代,只要不是战乱年代,这里就是农业经济异常发达、人口兴盛之地。

汉高帝初年(约前202年),设豫章郡,郡治南昌,江西从此有了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汉初豫章郡下辖十八县,分别为南昌、庐陵、彭泽、鄱阳、余干、柴桑、赣、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历陵、建成、蠡阳、南野,分布在赣江、抚河、信江、修水、饶河、袁水沿岸及鄱阳湖周边,与今天的江西省区域大致相当。今天的南昌、赣州、吉安、宜春等主要城市都是在那时县城的基址上发展而来。

历代史家对鄱阳湖区域人口做了较为详备的记录。班固在《汉书·地理志》记载:“豫章郡,户六万七千四百六十二,口三十五万一千九百六十五。”按照这个统计数字,以十八县计,平均每县有三千七百四十八户,约两万人口。汉初十八县有八个县处于鄱阳湖周围,它们是南昌、彭泽、鄱阳、余干、柴桑、海昏、历陵(今德安)、蠡阳。这八个县人口按平均数值计算,有约三万户,十五万多人口。

到东汉永和五年(140年),经过三百多年的繁衍生息,豫章郡人口大幅增长,全郡人口有四十万户,约一百六十万人口,其中鄱阳湖周边县域人口逾七十万。可见人口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国家稳定,人口才能发展,这似乎是不变的真理。

人口的繁荣与削减,与战乱和自然灾害有关。如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不增反减,主要原因是战争和灾害频繁,加之鄡阳、海昏的沉陷,导致人口锐减。

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年)属江州管辖的寻阳郡、豫章郡、鄱阳郡的户口数字,少得可怜。寻阳太守,管着三个县,人口仅有一万六千八百人;豫章下辖十二县,人口仅为十二万多人;鄱阳六县,人口不过一万九百五十人……人口凋敝可见一斑。据此计算,鄱阳湖地区人口约为十五万,与东汉永和五年的七十万相比,差距之大,令人不寒而栗。

唐朝是大一统时代,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口迅速增长。唐初武德八年(625年),鄱阳湖人口为六十万,到唐中期开元二十八年(740年),上升为七十万口,基本恢复到了东汉永和五年的水平。

宋代经济发展迅猛,人口极度膨胀,州、军、县的数量也开始增加,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鄱阳湖周边分属江州(今九江)、隆兴府(今南昌)、饶州(今鄱阳)、南康军(今庐山市)管辖,人口达到一百一十二万余人,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二点四七,达到史无前例的惊人增长。

元代,整个江西人口继续暴增,超过了以往历史时期。宋濂编撰的《元史·地理志》对鄱阳湖周边地区做了精确的记载:江州路(治今九江),户八万三千九百七十七,口五十万三千八百五十二;龙兴路(治今南昌),户三十七万一千四百三十六,口一百四十八万五千七百四十四;饶州路(治今鄱阳),户六十八万二百三十五,口四百零三万六千五百七十;南康路(治今庐山市),户九万五千六百七十八,口四十七万八千三百九十。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鄱阳湖地区人口达到一百二十三万一千余户,六百五十多万人口,分别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十一点零六。这个时期,江西全境人口超过千万,已形成全国人口中心。

明代人口急剧减少,主要原因是元末战乱,全国各地的人口大量消亡,而江西人口占全国的五分之一。明初洪武年间,明政府有组织、有计划地将江西人口向湖广(今湖南、湖北)、皖、豫、苏等人口稀薄区域迁徙,致使江西人口出现低迷状态。《明史·地理志》载:江西全省辖十三府、一州、七十七县。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在编户数有一百五十五万多,人口八百九十八万多。四十八年后,据弘治四年(1441年)人口统计结果,在编户数却下降到一百三十六万多,人口下降到六百五十四万余人。时跨一百三十七年后,到了万历六年(1578年),在编户数一百三十四万余,人口约五百八十六万。鄱阳湖地区四府二十四个州县,明朝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人口数为二百七十六万;弘治四年(1491年)人口为二百零一万;万历六年(1578年)人口为一百八十万。明代本是经济繁荣、社会较为稳定的时代,江西人口不是逐年增长,却是逐年减少,人口仅为元代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人口数的百分之二十七点七。这是极不正常的,唯一能够解释的就是江西人口被大量外迁。广为流传的民谣“江西填湖广”就是这一事件的佐证。

清代社会经济复苏,经过康乾盛世的再造,鄱阳湖地区人口又迅速增长。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人口数为五百四十三万余,咸丰元年(1851年)为八百九十三万余,此时已再次创人口新高。但太平天国运动在江西展开的拉锯战,使鄱阳湖区域人口损失严重,社会经济也无疑遭受重大打击。

民国时期,战乱与灾害不断,鄱阳湖地区人口又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民国五年(1916年)为六百零一万多人口,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为四百零二万多人口。人口下降数字非常突出。

人是万物之灵,人口是鄱阳湖这只巨掌生态演进的基础。从人口的起落变迁,可以看出社会的繁荣和衰败。历朝历代,人丁繁衍,代代相继,演绎着鄱阳湖波澜壮阔的人文历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