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清华园志

清华学生原创优秀作品·微观清华:《清新时报》创刊十周年纪念文集 作者:赵曙光,陈之琰,岳廷 等编


清华园志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儒家经典之语在清华大学化作“明斋”、“新斋”、“善斋”等一系列建筑。木石无言,所幸,清华园每处都有佳话。

平日,每一次的骑车经过,清华各处的风物都能连成一段历史。如此,行走,也成为一种学习。

紫荆的风与云

世纪清华,风物万千。在清华紫荆公寓居住的日子里,推开宿舍的窗,满眼便是风云交际的光阴的故事。

——原载于《清新时报》招生特刊S11版 岳廷 摄

百年沉淀出的全球最美大学校园

文/严瑜 龚成 曾雅文 杨琳

【清新回眸】

建筑是形,大师是魂,“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我们去描摹这些属于清华园的建筑,是为了俯拾那些建筑中的大师记忆。毫无疑问,清华园的建筑给大师营造了钻研学术、埋头苦读的平台与氛围,而大楼里那些为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孜孜不倦的大师,则赋予了这些建筑更为深刻的内在精神。

一所大学,如果相貌是美的,则有无数学子乐于在这里学习;一所学校,如果精神是美的,便会让校园外的人们向往,让离开她的学子梦萦。

(2010年3月16日,第78期,B2/3版)

近日(编者注:2010年3月),在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公布评选的“全球最美大学校园”名单中,清华大学作为亚洲唯一一所高校榜上有名。一同入选的还有牛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等其他13所欧美名校。

据悉,《福布斯》邀请了一批建筑师和大学校园设计师组成评审团,就校园的自然环境、组织结构和连贯性等因素进行评选。

地处中国北京西北四环外的清华大学校园,不但林木秀丽,自然风景得天独厚,而且建筑群风格多样,中西风情兼具。校园西区以清代砖石结构的皇家园林和美式的校园建筑为主,东区则是以50年代兴建的苏联风格的主楼和现代风格建筑为主。

田田弥望的荷塘,西洋水法的二校门,稳重大气的大礼堂,现代化的新式教学楼,前卫先锋的美术学院院馆……不变的深厚文化底蕴与校园的百年历史一起,让水木清华“钟灵毓秀”。

王朝的余晖:建校前的清华园

早在1707年,康熙帝便在北京城北郊建成了熙春园,也就是今天清华园中的近春园。

历经了乾隆、嘉庆时期,到了1822年(道光二年),熙春园被一分为二,西部的“春泽园”被赐予瑞亲王绵忻,东部的“涵德园”被赐给道光三弟惇亲王绵恺。在绵恺过世后,其子奕誴(道光五子过继给惇亲王)成为涵德园的主人。1852年,登基不久的咸丰帝在工字厅题匾赐名“清华园”,取自“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

清华二校门雪景 岳廷 摄

作为日后清华园的重要部分,尽管近春园免于毁损在1860年的那场战火中,可是在13年后却遭受了被拆除以将材料用于圆明园修缮的命运。这一巨大的破坏,致使风景秀丽宜人的近春园沦为“荒岛”。好在其北面的清华园被完整地保存下来,这才使得1911年清华的创办成为可能。1913年,近春园被并入校园,统称清华园。

漫步在碧极的荷花池,领略“水木清华”的静谧恬淡,抑或是徘徊在神秘的古月堂,观赏古朴雅致的垂花门,再者是透过工字厅的墙窗一窥昔日的威严庄重,无不感受到清华园数百年来持续散发的古韵和清香。

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建校之初的建筑与精神

1909年1月,美国开始逐年按月向清政府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用来选派中国青年赴美留学。同年8月,清政府在清华园设立游美学务处,招考第一批赴美学生。之后的两年,清华学堂、同方部、二校门等标志性建筑陆续开工,为日后建校搭建“大楼”。

1911年4月29日,清华学堂正式开学,次年更名为“清华学校”。清华百年泱泱大风由此生光。

在美国著名设计师墨菲的主持下,1916年至1920年间,时称“清华四大建筑”的图书馆(现图书馆老馆东半部)、体育馆(现西体育馆前馆部分)、科学馆和大礼堂相继落成,成为清华建校以来第一批大规模建筑。1928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周诒春校长办大学的设想成为现实。电机系馆、气象馆等新一批建筑在中国设计师杨廷宝的主持下开始修建,校园环境发展到新的阶段。

这批早期的建筑从外部的建筑材料到内部的设备装饰都突显出浓厚的欧美风格。红砖青瓦、铜门钢窗,精雕的梁柱,恢弘的穹拱,雄浑巍峨的欧式建筑融入古朴的清华园。中国古典园林特色的水木清华与欧美西式风格的大礼堂、科学馆紧密而和谐地相依在一起,却并不突兀。随之,美式的教学方式、学制体系、课外活动也被引入清华校园。

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说,当时的“清华学校恰像一个由美国移植到中国来的大学校”。清华园成为一处中西文化荟萃、古今传统交融的园林。

“四大建筑”与早期建成的清华学堂、同方部组成了清华早期校园的主建筑群,不但为清华建筑发展奠定了基本格调,也将清华人质朴坚定的品质彰显得淋漓尽致。第一代清华人便是在这里致知穷理,学古探微。

此时,年轻的华罗庚被他的恩师熊庆来引荐到清华,在素雅的科学馆里为学生讲课。钱伟长先生回忆说,清晨6点,当他刚刚来到科学馆时,往往能看到已经在那里学习了很久的华罗庚在科学馆里散步小憩。

庄重典雅的图书馆,让钱钟书先生进校时立下了“横扫清华图书馆”的誓言,也见证了曹禺先生笔耕《雷雨》时的日日夜夜。“我怀念清华大学的图书馆……我像个在比赛前的运动员,那样忙迫紧张,从清晨赶到图书馆,坐在杂志室一个固定的位置上,一直写到夜晚10时闭馆的时候,才怏怏走出。”曹禺先生道出了老清华人对清华园的深情和眷恋。

离二校门不到百米,在现在的第一教室楼北墙的影子里,坐落着清华大学最早的教授之一、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的纪念碑。王国维自沉后两年,1929年,国学院师生为纪念他而立了这块碑。铭文的撰写人是另一位国学大师陈寅恪。铭文不过167个字,竟三次颂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的精神,其最后一段写道:“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建筑是形,大师是魂,“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清华园的早期建筑给大师营造了钻研学术、埋头苦读的平台与氛围,而大楼里那些为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孜孜不倦的大师,则赋予了这些建筑更为深刻的内在精神。

新时期的建筑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进入恢复和建设时期,教育普及面扩大,清华生源骤增,更多的教室和校舍投入建设。

“一教”、“二教”

第一教室楼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校园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外部环境幽雅端庄,大门外的右侧有着被称为“校园卫士”的两株一级古树——钻天古柏。第二教室楼建成于1954年,设计者是周维权,高二层,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内含三个大教室和一个朴实敞亮的大会议室。多年来,它一直是校机关召开会议、迎来送往以及开展对外联谊活动的得力场所。第二教室楼与新水利馆,为求与已建的大礼堂区环境相协调,从总体布置到建筑风格处理上都采取了相应措施,如建筑外形采用坡顶、红砖墙身、拱券状门窗洞口等,取得了较好效果。

第二教室楼属1954年制定的校园建设总体规划的先头建筑之一。按这个规划,学校设东、西两个教学区,西区以大礼堂为中心布置水土类与基础课公共教研组。与此要求相适应,西区首期完成的有1~4号楼学生宿舍(1954年建成)、新水利馆(1955年建成)、3~8公寓单身教工宿舍和9~12公寓教师住宅等。

西区1~4号楼

1~4号楼均建成于1954年,设计者是汪国瑜、周维权,总建筑面积24861平方米,均为4层(局部5层)。四栋建筑组成两个大院,整体建筑群体空间、尺度、比例均经认真推敲,平面布局与施工质量精良。由于受当时设计思潮的影响,1~4号楼采用了“大屋顶”的形式,混凝土浇筑的鸱尾,倒挂木制斗拱,棂花门窗,使造价增加,施工复杂。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正是苏联建筑学界把“俄罗斯古典主义”和“巴洛克作风”作为“民族形式伟大典范”的时期,因此苏联来华专家也把这些建筑设计思想带到清华。其间,在中国建筑工程学会成立大会上,清华建筑学系主任梁思成教授发言并试图全面解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民族形式”问题。此后,一个以“大屋顶”为主要特征的建筑形式便在相当广泛的范围内兴起。在北京,这种思潮的典型代表作是西郊的友谊宾馆;在清华园,便是1~4号楼。如行家所说,这些建筑“完全遵循了梁思成教授对于民族形式探索的主张”。从校园风物的角度讲,梁思成先生在清华园多彩的建筑群里留下了这样一簇别具风格的奇葩,至今值得纪念和赞颂。

清华主楼

主楼于1956年开始设计,三年困难时期因经济问题曾一度停工,后经修改,最终在1966年落成,不仅作为教学基地,还是清华接待重要来宾的主要场所。主楼气势恢宏,比较典型地反映了当时的设计思潮,带有浓厚的苏式风格。

按1954年规划建造的不少建筑,特别是东区主楼建筑群,在执行过程中虽不断修改,但大体上确定了校园发展的趋向、规模与布局。

从1984年开始,学校开始兴建经管学院院馆、法学院明理楼及技术科学楼等。

这一时期,清华的建筑愈发地体现出较为浓郁的现代气息。

新世纪初,新建成的综合体育馆、游泳馆、第六教学楼、美术学院院馆等建筑兼顾外观和实用,其设计堪比世界先进水平。

提到在这次《福布斯》所评选的全球14所最美校园中清华成为唯一上榜的亚洲学府,致力于校史研究的学生紫苑学会会长罗成意味深长地说:“一所学校的校园环境,如果单说风景,是比较干涩的,关键要看在这里学习的人和他们在这里发生的事。清华校园不仅仅面积大,也不仅仅风景建筑优美。保持和延续一所百年老校的美,真正靠的不是建筑,而是学生……清华园向世人展现的不只是风景,还有历史与责任,这其中的韵味值得每个清华人深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