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百年礼堂:讲述清华人的艺术梦想

清华学生原创优秀作品·微观清华:《清新时报》创刊十周年纪念文集 作者:赵曙光,陈之琰,岳廷 等编


百年礼堂:讲述清华人的艺术梦想

文/张晔 张荔雯

【清新回眸】

清华人从来不缺少人文气息和艺术特质。

建于1917年的清华大礼堂庄严肃穆,在近百年的风雨中诉说着一代代清华人对艺术的执着;

蒙民伟楼作为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的象征,承载着一代代清华“文艺青年”的灿烂艺术梦想;

清华园里充满艺术美感的建筑群为艺术而生,又陶冶着这座园子里的代代清华人。它们见证了清华人的艺术修养,也见证了清华朝气蓬勃的校园文化和艺术氛围,更见证了清华人在风云变幻的中国用艺术作为思想武器的时代精神。

(2011年4月24日,第100期,B2版)

罗马风格的穹隆主体,开敞的大跨结构,汉白玉的爱奥尼克柱式门廊,这座始建于1917年的大礼堂,坐落在美丽的清华校园西区,正是文艺复兴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写照。

美妙的歌声,悠扬的管弦乐,灵动的舞蹈,精彩的话剧……它见证了一代代艺术修养深厚的清华人从这里脱颖而出;它见证了清华园朝气蓬勃生生不息的校园文化和艺术氛围;它见证了在风云变幻的中国,清华人以艺术为思想武器的时代精神。清华流韵,艺术存芳。清华大礼堂凝聚了百年的历史,又勃发出青春的气息。正如吴宓先生笔下所述:“红瓦高楼翠柏里,歌声未绝书声起。名园旧被白云封,翻借管弦除荆杞。”

清华大礼堂 绘图 岳廷

于人:陶冶艺术情怀的舞台

“清华军乐队和大礼堂,的确是我一生中最爱的地方。”1932级土木系校友方左英谈起自己与大礼堂的艺术情结,陷入回忆之中:“大礼堂二楼后面东西两侧的小厅,是我练习单簧管的地方,二楼前面向前大厅,是我们军乐队演出前排练的地方,也是我们晚上自修后欣赏古典音乐唱片的地方。”

像方左英一样,很多老校友都在清华园中,留下过和大礼堂相关的青春故事。他们从踏进清华的那一天起,就被艺术召唤而去,成为一生难忘的回忆。

1933级经济系校友龚家麟,当年同时被清华、北大录取。正在犹豫不决之际,一位叫朱宝镇的师兄提醒道:“你不是喜欢听音乐吗?我是清华乐队中唯一能吹双簧管的队员,现在毕业了即将离校,你来补我的缺吧!”仅凭这几句话,就敲定了学校取舍的问题。

一入学校,龚家麟便应试考入了军乐队做了新队员。他常常在大礼堂练习室内每天花费一两个小时练习曲目,加入乐队练习了两个月后,校庆纪念日到了。在军乐队的音乐演奏会中,开场节目《威廉退尔序曲》的第三段全部是双簧管和长笛的合奏。作为乐队中唯一会吹双簧管的龚家麟,虽然没有任何演奏的经验,却只有硬着头皮上场了。

“当天的演奏,我大概是因为太紧张的关系,不免把旋律奏得太快了些,指挥古普克先生也只好跟着将这一段音乐的节奏加快了一些。好在我的搭档是乐队中的台柱张肖虎,经验老到,在这种情况下,他将上下翻腾迅速美妙的伴奏从容配合来遮掩住了我的失误。”龚家麟说。第一次演奏的经历,可谓有惊无险。

当时的长笛名手张肖虎,后来成为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是我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和指挥家,为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而从清华校园走出的艺坛精英,还有黄自、应尚能、洪深、英若诚,包括因话剧《雷雨》而名声大振的曹禺和当今流行乐坛的歌手“水木年华”组合。清华数载,他们汲取了艺术的滋养,从而开启了长达几十年的艺术人生。

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艺术家。对于更多的清华学子来说,大礼堂、清华园,更多的是一个陶冶艺术情怀的舞台。“器识其先,文艺其从”,百年清华史中培养出的优秀人才,不乏众多艺术修养深厚的科学家,乃至具有艺术特长的领导干部。

2001年4月29日,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和陈清泰、胡昭广等50年代的舞蹈队队友一起,在清华90周年校庆的演出中,表演了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最流行的、热情奔放的鄂尔多斯舞。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胡显章在一篇文章中回忆道:“王校长扭腰、摆手、甩膀,一个个动作都有模有样。”台下的同学掌声一浪高过一浪,对这位身为核物理专家、中科院院士的老校长的艺术风采倍感惊喜。

对校:秉承艺术传统的圣地

纵观中国百年历史,清华在中国现代话剧发展和现当代音乐史上都有重要的地位。究其根源,很重要的因素是,清华园中始终具有浓郁的艺术氛围和浑厚的中西文化积淀。

清华的艺术传统可以追溯到建校初期。在周诒春校长时期,时任副校长的赵国材就自己编写剧本,交由学生排演。曹云祥校长时期,学校特设“课外作业指导部”,其中就包含对学生课余文化艺术活动的指导。到了20世纪30年代,梅贻琦校长在全校推广“通才教育”,艺术教育更是得到了迅速发展。学校设立了音乐教育机构——中乐部、西乐部和音乐室。新中国成立后,蒋南翔校长提出并建立三支代表队伍,其中之一就是文艺代表队。改革开放后,清华的艺术教育更是向着系统化发展。将音乐室发展为艺术教育中心,开设多种选修课。

在清华园中,活跃的学生艺术团几乎“与校同寿”。1912年,成立唱歌团(合唱团前身),而后又不断壮大出各支队伍。1958年,各类文艺社团组织起来成立了“清华大学民兵师文工团”,开始建立党团支部,1962年改名“学生文艺社团”,1993年正式改名为“学生艺术团”。

在1979级校友于干的回忆里,排练音乐舞蹈剧《冬天,火的回忆》是非常辛苦而难忘的。整个活动五六百人参与,涵盖各种艺术形式。为了保证这次宏大的舞蹈剧的演出效果,学校对大礼堂进行了改造,把礼堂前十二排座位全部拆掉,派施工队用了几百方的木材把舞台整个接出来形成一个大的舞台。

在今天的清华园,艺术更是走进了同学们的生活。一年一度的院系学生节,提供了一个“欢腾”的学生舞台,也给了大家展示特长、表现自我的机会。新生歌咏比赛、校园歌手大赛、“一二·九”大合唱,无不展现了朝气蓬勃的校园环境和人文气氛。

担任过土木系系主任的1957级校友刘西拉记得在1996年的“一二·九”合唱比赛中,土木系学生唱的《抗日救亡进行曲》的情景,真的像是把大家带回到了30年代的清华园。大礼堂里,300人的震天怒吼从穹顶一直到每个听众的耳畔,反复回环激荡:“工农兵学商,一起来救亡!”人们看到的已不是一个合唱队,而是台上台下全体演员、听众奔赴抗日前线的浩浩荡荡的队伍!这真是清华的学生,这真是清华的风貌,这真是清华的精神!

为国:把握时代律动的热土

清华艺术精神的可贵之处,更在于它并没有单纯的为艺术而艺术,而是始终将艺术的发展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早年清华,正逢军阀混战的年代,学生们自己写出剧本,反映民众疾苦,揭露军阀暴行。1916年的话剧《贫民惨剧》,让很多观众泪流满面。全面抗战后,学校成立了“海燕歌咏团”,演唱、教唱抗战歌曲《救亡进行曲》、《打回老家去》等。在西南联大,同学们组织了歌咏团、剧艺社,组织大家展开斗争。1949年,军乐队还参与到迎接解放军入城的队伍中去,并在具有历史意义的开国大典上进行表演,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1964年,周恩来总理亲自组织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清华大学有100人参与了排练和演出,并有幸聆听了周总理亲自宣布中国第一颗卫星上天的喜讯。

在这100人之中,就有清华校友、时任清华舞蹈队团支部书记的胡锦涛。在参加完《东方红》的排练和国庆游行后,他写成了一篇题为《上了生动的一课毛泽东思想的颂歌——工人农民战士学生座谈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文章,发表在1964年10月6日的《人民日报》上。

200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上演。清华大学合唱队、舞蹈队109名师生参加到排演之中。舞蹈队更是参演队伍中唯一一支非专业团队。

舞蹈队的节目《打工谣》,是一个完全由清华学生创、编、演的作品,甚至连道具都是大家自己制作的。蒙民伟楼满地的泡沫板、散落的刀具和胶带最终化作了楼房、电梯、大桥,甚至水立方、人民大会堂、鸟巢。台下观众的阵阵欢呼是对他们最好的肯定。

合唱队热能系2007级的尹炯宇演出结束后说:“我们这一代没有体会过那个年代的峥嵘岁月。但是这两个半小时的演出中,我们共鉴了苦难的过去和艰辛的攀援,并亲眼见证了今日的辉煌。”

清华的老建筑凝固了一段段时光,也见证了历久弥新的清华艺术精神。古老而年轻的清华园,她的艺术之花定将姹紫嫣红,常开常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