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生研讨课:拉开新一轮教改序幕

清华学生原创优秀作品·微观清华:《清新时报》创刊十周年纪念文集 作者:赵曙光,陈之琰,岳廷 等编


新生研讨课:拉开新一轮教改序幕

文/詹逸思 吴迪 黑丽军

【清新回眸】

2003年,清华首次开始试行新生研讨课制度并从此一直延续至今。作为草创一年的学生媒体,《清新时报》较为详细地报道了这一制度建立的点点滴滴。

从清华的校长,到讲台上的教授,再到出入清华的学生,深度报道的风格已经初现端倪。这篇短短的文章,今日回头看来,已经变成了清华教学改革新阶段的重要记录,由此,更值得我们重新品读。

(2003年11月12日,第6期,头版)

细心的同学一定会发现,从今年11月起,各大教学楼陆续出现了仅15人的小班授课。这些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且老师均为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知名教授。这是学校专门针对2003级本科生开设的“新生研讨课”(Freshman Seminar)。

什么是“新生研讨课”?

新生研讨课是学校在一年级教学中探索研究型教学的新模式,也是此次教改的重头戏。新生研讨课的

教学方式是,学生以小组方式与开课教授就某一专题展开研究,在教授的指导下开展小组讨论,进行

口头辩论和写作训练。其主要目的是为新生提供在合作环境中探究式学习的机会,启发同学们的兴趣,培养其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对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探索和研究为主的教学模式的有力推动。

“这种课最大的不同是:整个课不是以老师的思维来展开延续,而是老师跟着学生的思维,以学生的问题、讨论为核心。”顾秉林校长对《清新时报》记者说。

“新生研讨课”在Harvard、UC Berkley等美国名校已经开展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而在我校,作为本学期的试点,一共开设了31门课程,包括理、工、法、建筑、艺术等各个学科。据悉,课程明年有望增加到100门。

老师如是说

人文学院的樊富珉教授第一个向学校提出要开设这种小班研讨课。早在三年前,她就已经给研究生开过这种类型的研讨课,她的很多学生都受益匪浅。

“我最先倡导这种课程的开设,因为我在多年的教育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都有许多的困惑,很渴望得到生涯发展规划方面的帮助,希望能更好地度过大学四年……我就是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有安全感的环境,让他们都活起来,充分地表现自己,从而能真正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这个想法与许多老师不谋而合。经济研究所的蔡继明教授说:“我老早就想给新生讲课了,一直没有机会。这次学校给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个机会,我很高兴。所以教务处找我,我一口就答应了。”

樊老师的建议得到了校领导的支持并最终被采纳。顾校长就明确表态:“当有老师建议开设这种课时,我极力赞成并大力推进。”同时,顾校长也开设了一门名为“走进量子世界”的研讨课。然而毕竟面对的是刚进校的大一学生,顾校长在上完第一节课后感慨万千:“这种本科生的课其实是最不好上的,因为他不会跟着你的教学体系走,他们会问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候还真是挺难回答的。”记者发现,下课半小时后,顾校长仍被学生们围着讨论各种问题。

樊富珉教授也在下课后揉揉额头,笑着说:“上这种课很累,比起上大课我需要花几倍的时间来设计课堂。我和助教们要根据同学们的反应来引导他们学习,自我探索,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悟出道理,而不是一味地接受知识与经验。”

因此,除了知识上的传道授业,新生研讨课更旨在建立一种教授与新生沟通的新型渠道,提供教授和新生之间互动的机会,缩短教授和新生的距离。

顾校长告诉记者:“在国外大学一般实行导师制,一个老师只带五个学生,平时经常和这些学生一块吃吃饭、聊聊天什么的,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问题。我们(新生研讨课)现在是一个带15个人。清华原则上要求老师要花40%的精力到教学上,而现在很多老师都达不到这个标准,这些仅达到百分之一二十。所以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沟通,能够给我们的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

“我自己是从来没有停止过教学,我很喜欢给学生讲课。”顾校长一边喝水一边笑眯眯地说,“像上这个课的15个学生,他们不仅是学习上的问题,别的事都可以来找我。”

蔡继明教授也给学生留下了自己的家庭电话和手机号码。

同学的评价

老师辛苦,学生自然轻松受益。大一新生对这种教学模式则表示了欢迎和期待。

化学系的李紫凡对“磷与生命科学”十分感兴趣,他说:“我非常崇拜主讲老师赵玉芬教授,希望能和老师多接触。”

“由于平时上课形式过于单调,加之数百人听课,所以效果不太好。在名师的带领下能提高自己认知问题及研究问题的能力。”因为选上了钱易老师开设的“环境与发展”,环境系的逯慧杰同学感到很高兴。

因为按计划“十一”假期需要带领同学去内蒙实地考察,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希光老师的“走在路上的叙事艺术”已经提前开课。该院王静文同学对这种教学形式取得的效果做了简短的评价。她说:“这种研讨课互动性强,打破了平时的模式,令人耳目一新。外出学习、实地考察则更能加深认识,让我们学有所用,不会与社会脱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