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此世界,如何中国

雷海宗时论集 作者:雷海宗 著


如此世界,如何中国

世界大小六十余国,撇开法理与表面的名义不谈,专就实际而论,可以分为三类,就是强国、自保之国,与殖民地。强国为“力”的中心,其力的自然趋势为向外发展。殖民地为强国之“力”的发展对象,在法理上已成殖民地的区域不必说,连许多名义上仍有独立主权的国家实际也属于此类。自保之国介乎二者之间,其力勉强足以自保,不致成为他人的殖民地,同时也不能向外发展,不能自有殖民地。以上是就事理而言。具体的逐国推敲,任何一国都不是注定的要永久属于三类中的一类。强国可因内在的销蚀或外来的打击而成为自保之国,甚至降为殖民地。自保之国如果努力不辍而又善于利用机会,也可成为强国;相反的,当然也有堕为殖民地的可能。殖民地要改变自己的地位,比较困难,但如一方面奋斗不懈,一方面紧抓机会,有时也可跃为自保之国。各国间此种地位的蜕变与升降,就是国际政治的主题。由此立场去观察,是我们明了世界与认识中国的最简便的方法。

为更透彻地了解战后的今日世界,我们必须对于战前的世界先认识清楚。战前的强国或可称强国的有七个,就是所谓侵略主义的德意日三国与所谓爱好和平的英美苏法四国。其中法国的强国地位颇为勉强,法国实际上已成为介乎强国与自保国之间的一个灰色国家。德意两国合称轴心,有如连环,可以合观。德国在当时把握全部的中欧,西向威胁法国,东向威胁苏联。意大利于德国的支持之下,在欧洲向近东发展,占有阿尔巴尼亚,威胁希腊;在地中海与英法争斗,经地中海而达非洲,攫夺或威胁英法的殖民地或势力范围。中东也在轴心的侵略计划中,但直到欧战爆发的一九三九年,德意的力量尚未能有效地进入中东。

日本有大陆与海洋两方的侵略政策。在大陆上日本一面威胁苏联而未能得手,一面伸入中国,强占东北,分化内蒙,压迫华北。在海洋上日本一面向南洋扩充,一面在太平洋与美国抗衡。苏联此时大体仅能自保,东西两面受日德的威胁,时刻自危;但对中国则始终不肯放松,外蒙完全席卷以去,新疆也在掌握之中,只有多年垂涎的所谓北满不得不忍痛让与日本。

在西方,名为强国的法兰西岌岌堪危,东境受德国的包围,南境有意大利窥伺,海外虽有帝国,北非各地意大利时思染指,越南已被日本认为当然的侵略对象。英国仍是真正的强国,在大西洋上与美国维持平衡;地中海的大部属于英国,近东巴尔干为英国的防线;经地中海,出印度洋,控制中东遥领印度。在过去,英国的势力经印度洋而达中国,但到第二次大战之前英国在中国势力已大减色。

新大陆的美国,除稳制拉丁美洲外,在大西洋上保有西半的一部势力,在太平洋上与日本对立,东太平洋可以控制,西太平洋的优势属于日本。至于对中国,美国虽自四十年前就已积极注意,但任何可能的发展都因日本的拦阻而归于停顿。

战前的中国,在过去百年已是列强的公同殖民地,列强也始终不容中国彻底改变殖民地的地位。但自一九二六年北伐之后,中国极力的想要发展为自保之国,英国在中国的原有势力一部退出,美国最少在表面上势力仍不甚大,只有苏日两国对中国不肯表示死心。苏联为大局所限,当时的活动限于外蒙与新疆,日本则倾全力以对付整个的中国。列强对中国都无善意,但最忌中国脱离殖民地地位的则为日本,它自认为与中国势不两立,对于任何可致中国于完全独立自主的运动它必千方百计地阻挠破坏。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正是这样的一个运动,所以日本不惜于一九二七、一九二八年间两度出兵山东,不使革命军顺利北上。迨阻挠证明为无效,三年后而九一八事变爆发,又过六年而中国被迫发动全面抗战。中日间的大战可说是不可避免的,日本坚要中国永为殖民地,中国决心要进为自保的国家,最后只有用战争来决定中国命运的路线。

日本与德意的无限扩展政策,引起了中国八年,欧洲六年,太平洋四年的第二次大战。这次全球战争是国际局势的一大革命,战争结束之后,德意日三大强国等于消灭,或可说都已成为殖民地。三国都很少有再起的机会,德国今日的东西分裂可能成为永久的局面;意大利的实力消耗过重,除地势的冲要外,意大利已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国家。日本今日名为由盟国合同占领,实际乃由美国单独占领,此种一国独占之局即或非为永久,也必为长期无疑。日本将来可以作为工具,再主动的兴起为强国的可能甚难想象,连成为自保之国的机会也微乎其微。

战前的重要国家,在今日仍值得注意的,为美,苏,英,法,与中国,恰巧就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中的五个常任理事国。法国的地位已经明朗化,战前尚可保持强国的空名,今日法国只能说是一个自保之国,并且连自保的地位也有随时丧失的可能。共党一旦得势,法国或成为国际战场,或成为国际性的内战场所。反之,如果戴高乐一类的人上台,法国就必积极企图恢复强国的地位,最少要摆出十足的强国架子,结果东西两大对法国都不表示欢迎,如果处理不善,可能会有内乱发生,以致连今日的地位也不能保。

战后的英国,与法国所差无几。它优于法国的有两点:一,它没有严重的共产党问题,因而无论局面如何发展,它内部的统一性不致发生动摇;二,它有永远可靠的美国援助,美国最少要支持英国的自保地位,如可能时,它也希望大英帝国不要全部清算,而是在美唱英随之下维持一个笼罩全世的盎格罗萨克逊帝国。英美之间可以时常发生误会,但在根本政策上两国总是互视为兄弟之邦,这是今日与今后国际政治中的一个基本事实。也就是因为这个基本事实,英国好像仍是一个“力的中心”的强国。然而英国因元气消耗太甚,纵有美国的支持,也无力再维持太阳不落的大帝国,多数重要的地带英国或撤退,如印度半岛,或请美国全部或一部接防,如地中海与中东。大西洋更不必说,在欧战初期的一九四一年英国就已全部的转让给美国了。

苏联与美国为第二次大战中的孪生骄子,所谓盟国胜利云云,仅是一句空话,胜利的只有美苏两国。其他参战各国的流血流汗,劳民伤财,为谁辛苦为谁忙?就结果言,显然的都是为美国与苏联。各国都只有损失而无收获,或收获微不足道。美苏两国虽然也有损失,但收获之大不知要超过损失多少倍。战后的美国,除照旧控制整个的拉丁美洲外,接收了不列颠帝国的大部,接收了日本帝国的大部,包括日本本部在内,接收了纳粹帝国的一部,此外并无形间承袭了法国与荷兰的南洋帝国。整个的大西洋,整个的地中海,整个的近东与中东,都是美国的天下,太平洋与南洋也是清一色的美国世界。战后的苏联,接收了纳粹帝国的大部,就是东欧与中欧,只把西欧留给美国;又接收了日本帝国的一部,就是中国的东北与太平洋边缘的南库页岛与千岛群岛。此外苏联想要进入地中海,插足近东与中东,但都为美国所阻。在最后还有一个全新的地带成为美苏的争夺对象,就是北极圈内外的冰天雪地世界。因为飞机要走近路,因为世界的陆地、资源与人口集中北半球,因为恰巧苏联与美国(包括加拿大)在北极边上对立,所以北半球中心的北极地带就成了地中海与近东中东以外两强所最注意的争夺焦点。美国除自己领土的阿拉斯加外,在战时已捷足先登,进入哥林兰岛与冰岛。苏联方面,只有自己少数的岛屿可用,但重要性都远在美国所控各地之下。所以无论是在近东中东,或是北极圈上,苏联都是居于劣势的;只有在欧洲大陆,苏联稍稍占优势。

在英法仅能自保,美苏到处对立的今日世界,中国居于何种地位?中国与朝鲜,一向不可分,今日仍然如此;就世界性军略政略言,我们可视朝鲜为中国的一部。自日本投降以来,苏联除在外蒙与新疆势力仍旧且加强其控制力外,并代日本而进入东北与朝鲜北部。法理如何,表面如何,名义如何,全不相干;今日东北的大部与北纬三十八度以北的朝鲜全在苏联的控制之下。至于美国方面,既已握有太平洋,既已占有日本,又安能不进一步而迈上东亚大陆?朝鲜南部的有形进占不必说,今日整个中国的美国关系,也只能说是无所逃避的执拗事实。过去因有日本,美国无从具体地触及中国,所以只能与中国发生抽象的道义之交。因为这种道义之交曾有四五十年的历史,也就是说,因为今日每一个中国人或美国人都是在此种道义之交的空气中生长成人,所以在心理上多视此种空气为当然。然而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个人的希望,尤其弱者的希望,安能影响实际的国际政治?今日诚然已经没有像日本那样彰明较著的非制中国死命不可的侵略国,但同时也绝无人会善意地赞助推进中国自强自保的运动。我们最多只能希望,在我们自求上进时,没有再像日本那样的外力出来蛮横干涉。求人不如求己,在个人已经如此,在国家尤其如此。被日本中途打断的建国运动,我们若要继续完成,只有依靠自力。“自力更生”并非空的口号,而是我们求生的唯一途径。

有人或者要问,我们若认真图强,安知没有第二个日本暗中干涉,安知没有第二个日本已在干涉?此事诚然无人敢武断地作答。但在以北极为中心的航空时代,中国占有一便宜,就是中国过度偏南,也就是说,中国的地位偏僻。今日强国所虎视眈眈的地带都在北纬四十度以北;只有中东,虽大部分在四十度以南,但因与近东及地中海密不可分,仍为大国所不肯放松。至于中国,除东北外,可说都在北纬四十度之南,所以别人对我们本可漠视;而别人不肯漠视,就是因为中国太大,唯恐中国真正统一强盛后不易对付。但我们只要真肯努力,同时又多抓外来的机会,别人对我们或者可以勉强放过,对于我们的图强运动不再暗中破坏,使我们能够成为一个足以自保的国家。世界如果不幸再有大战,中国唯一聪明的态度就是绝不参战,地位偏僻的中国本也无需参战,但这要假定中国的全部或大部已经统一安定;否则我们必将听人宰割,随人作战,最后无论孰胜孰败,中国都将消耗殆尽,濒于死亡。国际局面一张一弛,随时可以完全破裂,我们中国谋求自保的机会恐怕甚为短暂,只有全国人士痛下决心,紧抓机会,发展自力,方能应付未来的大难,中国才有永远自保的希望。

(原载《周论》创刊号,1948年1月16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