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〇〇五

中国文化思想录:2004—2015年人文期刊观察 作者:胡传吉 著


二〇〇五

一月 寻找文学叙事的异端

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每天以惊人的速度生产出来,个体经验的叙事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好时光,宏大的集体叙事早已被个体经验叙事分解得支离破碎。一地碎片,这大致就是后现代的某种征兆。从阅读的角度来讲,说实话,这一地的碎片大概已经远远超出了个体有限的阅读能力。但是,阅读经历越多,就越希望遇到文学叙事的异端,也想借机摆脱一下阅读某些千篇一律的重复之作而产生的疲倦感,这种疲倦感是任何大小黄金周都难以缓解的,它来自内心的焦虑与失望。

这种疲倦感正在伤害着很多读者的阅读欲望,这种疲倦感也可能导致更多的优秀之作被淹没。这种疲倦感直接的渊源,我想主要是来自写作者的不断重复写作。

关于这种重复写作我倒不是在此危言耸听。比如说都市题材的作品里,已婚的人士上演离婚大战,单身的人士整天就睡在酒吧无事生非烂醉不醒,频繁动用的符号无非是性、酒、车、毒品、爱情,对符号的轻慢使用反而掩盖了人性的深层悲哀,也掩盖了肉体深层的反抗力量。看上去离社会现实最近的官场小说总喜欢把官场权谋渲染成一种艺术,几乎每一部官场小说都带有沾沾自喜的厚黑“美学”,各大报纸的副刊小品文几乎有百分之八十以上在极度泛滥书写“官场现形记”的变形记。戏仿文学里,古代神话传说、古代帝王将相、四大名著、金庸古龙轮番被折磨摧残,民间颠覆性、反讽性在这类戏仿体里几乎是缺失的,“幽默”倒成为类似于斧头帮的斧头,血腥又暴力。当然,说到“80后”青春文学的出场,其青春的个体经验虽有些泛滥,但总算回归了一种正常的身体发育与写作发育的过程,毕竟他们的出生并没有背负太多的文学规范。

重复甚至是复制的题材、语言、布局,看得出写作者出手很轻率,离文学的艺术性思想性审美性也很远,这些写作者如何重建读者的阅读信心?写作领域里的跟风者重复者如此之众多,实在是值得玩味。重复于表层的叙事、让人一目了然的叙事,永远无法深入核心地带,无法成为写作的中心,当然,也不具备反中心的能力。这类作品,会像娱乐界谣言一样,虚张声势地来,又一阵风地去。但疯狂复制的写作有一种让先锋的叙事与经验最终走向泛滥贫乏的能力,先锋也有被淹没被覆盖的危险。所谓“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刘勰),文学如果不求“通变”,生存空间只怕会越来越窄。

能从泛滥的重复书写中突围而出的怕只能是那些有勇气有才华的异端写作者,在这一突围过程中,需要有批评家的“异见”与发现力。我所指的异端,是能一定程度上摆脱语言宿命文学规范的叙事。这种异端,未必就是新鲜的少年气盛的冲冲杀杀,它并非哗众取宠的标新立异,也并非毫无克制的一把鼻涕一把泪,异端是一种反中心反重复的写作,它是一种有难度的难以复制的写作,它是优秀写作的精神气质,它能挑战读者的阅读神经,能唤起人性的所有自然感觉,要么打破窒息,要么让窒息更窒息,以人性唤醒人性,当读者面对一切的时候,再也无法视而不见,包括苦难,当然也少不了幸福感。

在有限的阅读经历中,我一直很留意一些有异端气质的作品。2005年1月我读到的文学作品中,刘庆邦的短篇小说《福利》与《空屋》怕是一种叙事的异端。刘庆邦有关煤矿的作品很多,优秀作品不少,而《福利》正好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暗合了中国传统的文学理想,就好像刘庆邦自己所说的,说多了不好。《福利》为窑工的死亡预设了一种福利——上好的棺材,以棺材的晦气冲走窑下的晦气,这种福利看得见摸得着并且会解决窑工的后顾之忧。对死亡的福利设想,对死亡的思考,也是对生存与习惯的拷问与冒犯。看到那些摆在窑口的上好棺材,看到一贫如洗的村长与大哥在医院停尸间落荒而逃,麻木的会不会依然麻木?《空屋》宿命将无法改变,过去、现在、未来一直会存在,这是中国的经验。在乡村人奔向城市之后,城市与乡村慢慢自然断裂,在数次死亡的寓言后,乡村唯留下日渐衰老的空房子,不远处新坟旧冢寂寞,生死两茫茫。“我们把房子盖得越结实,空屋维持的时间就越长,留在我心上的痛也越长。”《空屋》是短篇小说,但又有优美散文的气质,质胜文则野。《大家》这一期虽有莫言的短篇《与大师约会》,但还是能看出《福利》与《空屋》的独具慧心与匠心。

李敬泽先生2004年年底曾经主编《小说极限展》一书,书中收入陈希我、须一瓜、张楚、七格、张万新、梁静秋的作品,他们身处边缘,有点像在郊外撒野的孩子,灵动异常无拘无束。《小说极限展》的努力大致也是一种对文学叙事异端的寻找。文学叙事异端的呈现,预示着文学种种新的可能性。这原本是一个任何可能性都可能发生的年代。

警惕重复单一的写作,寻找朝向陌生之地的异端书写,但愿作家与批评家都在场。

个案推介

有关死亡的福利《大家》,2005年第1期

不知道为什么,读完刘庆邦的短篇小说《福利》,我顿时联想到前不久打算千里背尸还乡的福建老汉,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却能让人感受到同样的心酸。小煤矿的窑主在窑口摆了三口上好的棺材,权当是对矿工的身后福利……在该小说精彩的布局谋篇背后,作者触及时代最痛处,苦难在作者笔下无限延伸。也许这个时代,中国文学最需要巴尔扎克式的作家,而不是什么时髦的后现代。

是树的毁灭还是肉身受难《西湖》,2005年第1期

我这个标题跟环保扯不上关系,但与身体生存有关。本期新锐推出了白莹的短篇小说三题《幸福》《沿着铁路回故乡》《丁诺的怪病》。《丁诺的怪病》一文中,丁诺在怪病的折磨下,最后竟如棕榈树般被连根锯掉,医生随之崩溃。像丁诺这样的病例,在都市里并不少见,这种慢性病痛正吞噬着许多人的肉身。比起某些热衷戏仿名著的“回归之作”,白莹的写作更接近于现在和未来的视界融合。

有关官场的叙述倾向《芙蓉》,2005年第1期

翻翻中国当代文学史,可以发现曾有好几个时期的文学题材都大同小异而且单一化,比如说农村题材、革命历史题材、工业题材等,但那时候的题材雷同与文学规范相关。而在今天,也许有一种单一化的写作正在静悄悄地发生,那就是有关官场的叙述,其叙述倾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象征性,这种倾向在小品文里大面积地存在。说起这一期登载的中篇小说《派出所所长》,其实也跟官场有关。

朝向陌生之地的出发《青年文学》,2005年第1期,上半月版

T.S.艾略特曾经预言,我们所有探寻的终结,将来到我们最初的出发之地。老庄自然之道的回归,《红楼梦》、张爱玲作品的经久不衰,似乎也在验证这种类似的预言。格非在《朝向陌生之地》一文中,谈到中国现代小说的叙事流变,并特别提到,中国古典小说传统对现代小说革命的启发过程如何被研究者所忽略。其实中国目前的文学不仅缺乏向陌生之地进发的勇气,也缺乏对古典小说叙事的反思。

拆也痛不拆也痛《凤凰周刊》,2005年第3期

《一条名街的终结》一文记录了北京著名的商业街——秀水街老市场的终结,“爱它如二十一世纪的清明上河图,恨它是仿冒一条街”,爱也好恨也好痛心也好,终归还是拆了。代之而起的秀水街市场大厦,将是中国最昂贵的商业楼之一。随着北京吃喝拉撒溜逛住行的日益昂贵化,北京的豆汁儿、胡同、琉璃厂、三里屯……它们还可以地道多久呢?进也不是,退也不能,为什么我们总是两难。

校园民歌里的风雅颂《读书》,2005年第1期

《颂:颂歌与禁歌·政治风云和业余精神》(李皖)一文对台湾校园民歌中的颂歌做了比较有条理的梳理,资料充足分类独特。李皖把校园民歌分为三部分:少年的风花雪月(风)、名人诗词谱曲(雅)和赞美民族的颂歌(颂),作者认为校园民歌对近三十年歌曲演进的推动力不小。台湾歌手很容易一夜暴红,却很难像香港顶尖歌手那样红得持久红得耐看,这些特点也可以在校园民歌里看出。

上海是全国人民的上海《天涯》,2005年第1期

《上海人为何遭人烦?》(刘齐)一文,先说上海人的不好,然后话锋一转,说缺点跟优点是分不开的。“虽然有缺点,但优点是最主要的”,这种行文倒有点像朱大可笔下的撒娇文字——叉腰并动用兰花指,嗔一声,你们上海人真坏!文章开篇还附有孔教授的指点,孔庆东估计喝了二两,把胸脯子拍得山响,痛斥各地“洋奴”,这种借酒行凶的行为怕又会招来喝彩声一片,我倒是想为他喝点倒彩。

纵郎心似铁亦动情《万象》,2005年第1期

纵然郎心似铁亦难免动情,特别是当我们再次面对法国新浪潮电影大师弗朗索瓦·特吕弗的时候。李欧梵与毛尖分别著文(《人生难以承受的轻——重看特吕弗电影杂忆》《没有你不行,有你也不行》)纪念这位在1984年就挥手远游的“精神之父”。电影《杀手里昂》里,特吕弗借玛蒂尔达之口道出了他一生的阴影:“人生是不是只有童年才如此痛苦?”真的是没有你不行,有你也不行吗,特吕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