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作者简介

百家姓宗祠对联 作者:李文郑 著


作者简介

李文郑,河南省汝州市人,1955年8月生于郑州。现为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评审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郑州大学兼职教授。曾先后获“河南省财政系统优秀骨干教师”、“河南省优秀教师”、“全国楹联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2007年12月,获中国楹联学会首届“梁章钜奖”(中国楹联最高奖)。2014年12月,获中国楹联学会“联坛十杰”荣誉称号。

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从事楹联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曾自费深入河南省数十个县、市的几百处名胜古迹考察,亲临现场,抄录各处留存的名胜楹联,有时为了两三个字而不惜挖地三尺。又与各市、县的文化、文物部门有关人员及社会耆宿写信联系,到河南省图书馆、河南省社科院图书馆、郑州大学及河南大学图书馆、河南省地方志总编室等处查找古籍,收集了丰富的资料。1995年,作为主要发起人之一,成立了河南省楹联学会。从1991年起,先后50多次主持全国范围的征联及评审活动。为商丘市微子祠和张巡祠、扶沟县大程书院、邓州市花洲书院、新安县“三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郑州市城隍庙和文庙、温县太极拳祖祠、登封市嵩山少林寺景区牌楼、永城市芒砀山汉文化景区(包括汉博苑、陈胜墓、刘邦斩蛇处、王后陵)等河南省十余处重建或新建的名胜,组织专家撰写、评审楹联。多次在郑州大学、郑州师范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等高校为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开设选修课及开展讲座。

30多年来,共创作赠联、贺联、挽联、春联、名胜联、行业联、巧趣联等2 000余副,并有部分楹联作品在四川、陕西、湖北、江西、重庆、河南等地镌刻悬挂。先后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政协报》、《文汇报》、《中国楹联报》、《中国楹联》、《对联文化研究》、《河南日报》、《河南经济信息报》、《河南新闻出版报》、《河南商报》、《郑州晚报》、《兰州晚报》、《洛阳日报》、《作文指导报》、《课外学习》、《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中州书林》、《河南文史资料》、《党的生活》、《河南宣传》、《中州今古》、《老人春秋》、《青少年书法》、《河南社科界》、《河南图书馆学刊》,以及广东《南国楹联》、四川《天府联苑》等数十家报刊发表联论、联话100余篇,内容涉及古籍整理和考证、对联的起源、对联格律等。

1991—2014年,先后100多次在河南电视台的“传承”栏目(一系列31期)和“中州风采”栏目、郑州电视台的“咱老百姓”栏目、河南人民广播电台,以及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的“中国风”栏目等主持、主讲楹联节目。从2002年起,已在河南省内外开展楹联讲座60余场,听众达8 000余人次。

从2003年春季起,受聘为河南省唯一的“211工程”重点大学——郑州大学的兼职教授,为该校旅游管理学院的本科学生讲授楹联基础知识,使楹联这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登上了现代高等学府的大雅之堂。先后出版楹联选集、楹联鉴赏、楹联故事、楹联理论等楹联著作共40余种,总计920万字,累计印数已达60余万册。有的已多次再版,成为畅销书,甚至畅销海外。《中国古今奇联鉴赏》连续数年位列“当当网”畅销书排行榜前10名。其中,其担任执行主编的《中国对联集成·河南卷》,是全国第一个“对联集成”的省卷本,受到中国楹联学会及兄弟省、市楹联学会,河南省委、省人大、省文化厅的高度赞扬。《中学生对联读本》是全国第一本中学生对联读物,首次印数就达15 000册,《大河报》、《中国楹联报》、新华社等媒体都发布了相关信息。其中,《新编常用对联》(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中原农民出版社2007年版)入选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重印5次。《农村实用对联集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入选北京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研究生书目,重印5次。

李文郑先生还先后创建了楹联博客以及散漫斋楹联群,与国内外楹联爱好者开展广泛的交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