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 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继往开来十年路

全球语境与本土话语: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十年精选集 作者:汤晓青 著


序 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继往开来十年路

刘大先

缘起

2004年1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与成都数家高校联合创办的“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在四川大学召开。这个在当时并不太引人注目的学术活动,日后却显示出在中国文学研究中的转折意义,尽管它所包含的深刻学术史含义尚没有充分展开,但人们已经日益感受到它所彰显和生发的许多命题在未来的中国文学研究学科中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虽然是从较为被人忽视的“多民族文学”入手,但它却又超出了某个具体民族的界限,而关乎重新认识“中国文学”的命题。

这个命题的缘起,从文学学科内部来说是双重的危机意识:一方面是原先的“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倾向于民间文学、口头文学和文学史的研究,集中于族别文学,客观上自我边缘化了,缺少与其他学科的对话;另一方面,“中国文学”一级学科下属的各级学科在现代形成的文学观念中,对于“少数民族文学”合法性的质疑根深蒂固。而从文学的发展现实及其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来看,21世纪以来少数民族文学出现了新一轮的创作与出版热潮,少数民族文化与精神资源也成为主流文学的重要创作来源,这种现象背后当然有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原因,因而从理论上进行批评和总结也成为现实的要求。

20世纪中叶创立的“少数民族文学”学科最初主要集中于少数民族文学史的材料收集和编纂,到20世纪80年代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及理论建设方兴未艾,而对于少数民族文学的理性阐释却仍然极其缺乏。人们要探讨民族文学创作,还往往会被“什么是少数民族作家文学”一类的初级问题所困扰,很大程度上批评话语系统跟随着主流理论浪潮,因而,总是处于迟到与滞后的状态。少数民族文学自身也没有产生可以影响其他文学门类的批评视角与方法。1986年年初由中国作家协会(以下简称作协)民族文学杂志社在北京举办的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少数民族文学理论研讨会”,虽然谈不上有根本性的理论建树,却的确具有筚路蓝褛、投石问路、解疑释惑、正本清源的开拓之功。而此后20年,这些理论成果却淹没在风起云涌的各类“文化热”所诞生的话语洪流之中。

应对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态势和建立相应批评话语与理论探讨的要求,“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以“多民族”取代“少数民族”,有意纳入宏观的全球视野,以跨学科的意识,自觉地跨越边界、填平鸿沟,力图打破文学研究各个领域存在的画地为牢、闭关自守的局面,从而达到让独具中国文学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学”走出民族院校、边疆地区,而成为一种文化与文学常识的目的。经过十年来的努力和推进,“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先后与成都、南宁、西宁、桂林、昆明、乌鲁木齐、喀什、赤峰、太原等地高校、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以下简称文联)和作协等组织机构合作,召开了十次论坛,与会人员包括来自全国各地各个民族的专家、学者、作家一千余人次。任何一个严肃可靠的文学写作、批评和研究者,都不能忽略这一逐渐崛起的话语——它已经成为民族文学研究乃至中国文学研究的一块品牌,构成了观察21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研究格局的一个节点。

历届论坛回眸

回顾论坛的十年之路,我们可以看出,每一届论坛议题的变化,都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从最开始的问题的提出,到概念的倡导,再到新的思索,十届论坛收藏颇丰,其中的理论成果和对学术著作出版的推动,更是让人欣慰。

2004年,成都第一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与四川大学、四川作协、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机构筹备几年创办,关纪新、汤晓青、徐新建等人起到了重要作用,与会人员包括阿来、曹顺庆、包明德、毛建华、徐其超、罗庆春、唐小林、毛迅、黎风、张直心、彭兆荣、赵志忠、张泽忠、德吉草、夏敏、陆卓宁、李怡、马有义、姚新勇、冉云飞、梁昭、李骞、徐希平、色波、栗原小荻、白朗、李晓峰、马绍玺、潘年英、欧阳可惺、黄伟林、刘大先、周翔、高荷红等,随着此后论坛规模的壮大,这些人中的大多数成为骨干人员。第一届论坛但开风气,主要是对既往民族文学理论建设的得失进行探讨与总结,论题被归入“概念、现状与批评”“作家、时代与使命”“理论、比较与兼容”三方面的七项议题,都是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批评和理论建设的热点。与会者通过对“少数民族文学”概念的重新把握和再阐释,对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中存在的少数民族文学独特批评框架和话语系统匮乏、缺少多重知识结构的融会贯通、批评范本的缺失、感情关注与身份基点的迷惘与外来理论对接的不足等问题有了清醒认识。论坛采取的“圆桌会议”形式,为学者们提供畅所欲言、激烈争论、充分交流的场地,与会者来自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比较文学、人类学、少数民族文学等学科,不同的学术视角和研究方法可以相互启迪。而作家与批评家的对话,对于民族母语创作的得失和发展前景的探讨也颇有意义。这种格局,体现了少数民族文学学术具有的跨学科、跨语言、跨文化的学科特色。

2005年,南宁第二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广西作家协会、广西民族学院等共同主办,新加入的成员包括张燕玲、冯艺、鬼子、东西、凡一平、容本镇、蓝怀昌、黄佩华、刘川鄂、吴投文、李建平、徐文海、杨霞、冉隆中、马明奎、余达忠、韩春萍、徐萍、王素敏、马光兴、吴道毅等。议题包括“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学批评及其学科理论探讨”“民族作家身份认同问题”“中国多民族作家研究与批评”等板块。关于民族国家体制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起源和本质的反思,是探讨较为深入的话题。大家对权力和知识的互动关系予以探索,体现出民族文学批评理论的话语自觉。由掌握本民族语言又掌握汉语的不同民族研究者对少数民族文学的双语写作问题加以分析,倡导以多元文化的理念搭建对母语文学的关注与平等对话的平台等话题引起共鸣。由于有许多广西本地作家参与,关于壮族及南方少数民族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的话题是本届论坛的亮点。

2006年,西宁第三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青海省文联、青海民族学院联合举办。除了上两届人员之外,新加入的学者包括宁梅、白晓霞、黄晓娟、李华、杨文笔、张薇、严英秀、蔡贻象、朱霞、霍福、李鸿然、达佤·扎西、马志俊、伊克巴尔·吐尔逊、毛艳、马梅萍、王锋、索南旦巴、赵慧等,本届论题具有较强的联系西北地域文学和民族文学的特点。与会者就“民族文学批评理论”“跨学科学术视野中的民间文学生态”“西部开发与民族文学书写”等论题进行探讨。此次论坛议题集中在关于“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提出与确立,学者们对此有了比较一致的认识,也开始在各自的研究或理论探索中体现出其学术追求。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论坛在话题上的延续性和稳步推进:第一届论坛提出“重写文学史”话题,主要是认识的沟通;第二届关于学科建设的反思,已经在理论层面进行梳理和挖掘;第三届关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提出与研讨,则带有更强的实践性。

2007年,成都第四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四川省作家协会《当代文坛》编辑部、四川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等单位共同主办,由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承办。新参加的学者、作家包括吉狄马加、意西泽仁、梁庭望、纳张元、罗宗宇、吴刚、李光一、佟进军、安少龙、周建江、马卫华、晁正蓉、李祥林、李春霞、周芳芸、曹万生、阿牛木支、李光荣、杨荣、贾剑秋、涂鸿、郑靖茹、刘波、文培红、谷云龙、倮伍拉且、李炬、汤巧巧、王菊等。会议主题是“多民族文学史观与文化多样性”,并设置了“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理论建构与思考”“文化多样性守望与少数民族文学功能”“民族文学关系研究的学理阐释”“多民族文学史观维系下的民族母语写作”“西南各民族的文化生态与书写”等专题。与会者达成共识:中国文化史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多元一体”的历史,中华文学史自然也应当是多民族以多语种、多样式、多风格、多种精神传统共同创造的文学史的有机整合;构建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加强多民族文学史研究与写作,对推动中国境内各民族文学互动互补、互益互生从而共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2008年,乌鲁木齐第五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新疆大学人文学院联合主办。新参加人员包括阿扎提·苏里坦、阿尔斯兰·阿布都拉、麦麦提·吾休尔、贾一心、李菲、刘珩、安琪、韩英姬、热依汗·卡德尔、刘红、张景忠、昂自明、刘俐俐、权雅宁、杨曦、王立杰、古丽娜尔、张春梅、买提卡比力、吴晓棠、祁晓冰、冯冠军、王志强、买提吐尔逊·艾力、宝音达、张华、阿不里克木等。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讨论、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公共性意义、少数民族文学个案研究与理论升华等话题引起热烈讨论,新疆各民族古典文学、当代文学、民间文学研究使本届论坛具有地域特色。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讨论深化,表现出对于理论问题具体化的个案研究诉求,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学公共性的提出,展开了从人类学、文艺学、比较文学等角度对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切磋。传统的断裂与继承、民族性与现代性、交流与融通,这些民族文学的根本性课题是关注的重点。来自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学者从鲜活的批评现场提供了可行的理路,在后殖民理论的借鉴与批判、民族国家中少数族群文学的民族意识问题、民族志书写的观照、少数民族母语写作与翻译等方面,都有新的成果。

2009年,昆明第六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共同主办,新参加学者包括王本朝、席扬、邵宁宁、张永刚、杨玉梅、胡沛萍、昂其珍、陈勇志、王学振、尹晓琳、袁向东、高建新、刘伟、银浩、黄玲、王璐、詹玲、钱文霞、路芳等。本届论坛继续鼓励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思考,把握其认同一体性与文化多元性。少数民族文学及文化的翻译与沟通、各民族文学关系及相互理解,边地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评论、各民族作家群研究等问题,都得到关注。与会者着重讨论了“多民族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概念,提出民族文学文本的民族志价值及其研究方法,阐发了对民族文学作家历史观与历史叙述的考量价值,还讨论了民族文学多重创作视野、创作目标的问题。本届论坛在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批评讨论中引发了人们对一些新问题的思考,例如提出对单边叙事特征的考量、身份认同与危机等。

2010年,桂林第七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会同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新参加学者包括王德明、覃德清、凌宇、罗安平、杨剑龙、石兴泽、郭崇林、马云、谭桂林、魏韶华、陈红旗、何圣伦、周建军、张丽军、杨亭、李瑛、傅学敏、温存超、王瑜、李小凤等。值得注意的是本届论坛特别邀请了部分国内综合性高校从事中文教学的教授们参加,并将“论坛”议题挪移到一个新的层面,即“如何在综合性高校推进中华多民族文学教学”。随着学界近年来的观念嬗变,这个话题已经愈来愈为身在中国文学史教学一线的老师们所关切和思索。与会者就在授课中怎样普及与强化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在有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及硕博研究生教育的学校如何实施此项教育,在普通高校中文系如何传授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与中华多民族文学内容,普通高校中文系如何培养能够讲授包含多民族文学内容的中国文学史课程的师资,普通高校中文系如何选取涵盖中华多民族文学事象的教材等具体的措施进行了具有实践意义的探讨。

2011年,赤峰第八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内蒙古赤峰学院共同主办。新参加的学者包括王霄冰、郭万金、汤哲声、丁琪、杜改俊、贺·赛音朝克图、胡谱忠、李艳梅、蔺文龙、龙仙艳、吕双伟、毛巧晖、孟庆澍、陈珏、王宝琴、晏妮、于东新、陈忻、阿比旦、胡格吉乐图、拉给苏荣、哈斯其木格、敖敦、特·额尔敦巴根、乌云其其格、额尔敦哈达、郝青云等。本届论坛主要包括三个议题:“文化认同与身份问题”,鉴于现代民族身份及其文化选择的复杂性,文化认同与身份问题在研究少数民族文化、文学、作家领域中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论坛主要从文本层面、方法论层面和建构层面探讨相关问题;“多民族史观的发端、发展和展望”,主要从整体性建构、政治文化性建构和历史民族语境建构方面进行讨论;“少数民族文学的‘空间’话语”,讨论了整体性“空间”话语研究、地理性“空间”话语研究,历史性“空间”话语研究和民族性“空间”话语研究这四个方面。另外,蒙古族学者的参与让有关蒙古古典文学、民间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得到了集中展现。

2012年,喀什第九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喀什师范学院人文系共同主办,新疆文联作家协会、新疆大学人文学院协办。新参加学者包括范子烨、董炳月、刘毓庆、艾尔肯·吾买尔、王立胜、亚生江·沙地克、付海鸿、熊家良、朱丽晓、刘惠卿、陈芷凡、陈建宪、王明科、阿丽亚·阿布都拉、王佑夫、罗浩波等。论坛主题为“多民族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具体分三个议题,即“民族政策与民族文学:多民族国家的文学表述问题”“民族书写:如何看待作家文学与民间传统”“新疆多民族文学研究及评论”。论坛整体上呈现出“新老交替”的局面:一是老成员新成果,老成员是基本力量,他们带来了很多新成果,如李晓峰、刘大先的专著《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及相关问题研究》试图把史观看成一个世界观,一个完整的民族文化观,一个整体地看待多民族社会历史现状的理论工具;更可贵的是对现实的关怀与反思,像关纪新对民族政策的追问有助于促进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作用于现实、做出改变;二是老学科新提问,如跨境民族文学的比较研究、借鉴西方利用物质媒体复制传播中国多民族文学经典、中国民族文学理论重大课题的研究等,都对多民族文学研究做了开拓;三是老地域新扩展,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的特点之一就在于走出书斋、跨越区域;四是老议题新争论,具体表现在探讨了多民族文学理论研究如何构建、多民族文学史如何编撰,以及民族多元怎样由“各美其美”到“美人之美”进一步发展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2013年,太原第十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山西大学文学院、中国辽宋金元文学学会共同主办。新参加人员包括杨彬、杜国景、张晶、胡传志、多洛肯、李瑞卿、钟进文、唐红梅、陆凌霄、刘玲娣、杨宁宁、赵延花、周肖肖、邱婧、刘家民、刘洁、谢淑玲、龚举善、崔荣、叶淑媛、冯淑然、冯文开、樊义红、张哲等。本次论坛与辽宋金元文学学会的合作,是试图沟通古典文学研究与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一种努力,议题有针对性地设置为三项:古今中西之争与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历史线索、十年来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的比较性议题与个案研究、辽宋金元各族群文学的互动交流。论坛上,张杰运用文献计量学原理,从载文数量、栏目设置、作者民族及地域分布、引文数量及类型等角度,对《民族文学研究》1983~2012年这30年间所刊载的131期论文进行定量的统计与分析,为今后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参考。研究表明,《民族文学研究》同多民族文学论坛一样,正处于承上启下的历史节点,如何打破目前整个研究范式依然存在整体性陈旧的局面,成为大家关心的焦点。

2014年,第十一届论坛筹划在辽宁大连召开,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如何继往开来,如何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利用新材料和域外传入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本土实际,锻制、提炼、创造出符合本国民族文学实际的研究范式,是所有研究者都要面对的问题。

三个阶段的稳步推进

“多民族文学”的提法是对“少数民族文学”提法的一种突破,体现了跨学科视野下从多样性的民族、语言、历史角度重新解读中国文学与文化的遗产,实现古与今、中与西、文学与生活之间勾连的意图。参与者从故事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种角度论述了作为“中国文学”之“多民族文学”体现的强烈的国家性和当代性,是构建和谐中国、统一中国的重要文化动因。而更进一步的学术史意义在于,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通过一种溢出于既有文学研究范式的创造,尝试摸索一条研究中国文学的崭新路径,尽管路漫漫其修远,尚没有形成某种具有典范意义的理论范式,但已经在不经意间撬动了原先主流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之间壁垒森严的局面,让它们可以共享彼此的思想成果。可以说,21世纪以来十年的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见证了一个时代文学批评与研究发展与转型的踪迹,预示了一种无法抗拒的文学研究革新潮流的到来。

从历时的角度,论坛十年可以粗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04年到2006年,是论坛的草创期。所谓“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关纪新、徐新建、汤晓青等人最初起意,主要是希望突破既有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囿于学科的界限,以引起兄弟学科关注为目的,逐步向各个主流学科,尤其是文艺学、民俗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等领域渗透,在文化遗产和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蓬勃兴盛的背景下,主要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出发,重新打造一种符合少数民族文学时代发展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论坛的主要参与者姚新勇、彭兆荣、李晓峰、黄伟林、罗庆春等都是来自少数民族文学、比较文学、人类学、现当代文学领域有着变革既有学术格局愿望的中青年学者,并在各自领域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就。这个阶段与论坛相关的成果包括姚新勇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转型期中国文学与边缘区域及少数民族文化关系研究”,关纪新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满族小说与中华文化”,出版的主要著作包括李鸿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论》,张直心的《边地梦寻——一种边缘文学经验与文化记忆的探勘》,吴道毅的《南方民族作家文学创作论》,徐新建的《全球语境与本土认同:比较文学与族群研究》等。

第二阶段是从2007年到2010年,是论坛的发展期。经过几年的积累,统一认识,大家逐渐从国家文学的角度谈论少数民族文学,确立了讨论“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话题,紧接着《民族文学研究》杂志开辟“创建并确立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专栏,与会的专家、学者纷纷撰文申论相关观点。如同关纪新所说,之所以要确立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实在是因为当下的时代与当下的学界,需要这样一种观念来支撑与完备自己的思维。确立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包含四个方面的意义:完善知识结构,补充历史书写,提升学术基点,丰富科学理念。确立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任务,已经历史性地落在了当代学人们的肩头。这既是文学研究界的当务之急,又是一项可能需要通过长久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他强调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与传统的中国文学研究积极沟通的重要性。呼吁研究者应当“走出去”,介绍民族文学研究成就,宣扬古往今来兄弟民族的文学业绩。同时强调民族文学界也该注意防止故步自封于一孔之见。在2009年的桂林会议上,与会专家认为,在国内综合性高等院校普遍开设民族理论与民族文化课程的过程中,国内综合性高等院校本科阶段的中文专业,也应当加开中华多民族文学的课程。论坛的影响力逐渐增大,《文艺报》《中国民族报》《北方民族大学学报》《百色学院学报》等陆续对论坛加以报道或者开设专栏,“多民族文学”的观念也从民族院校及地方院校中扩展开来。论坛相关成果有李晓峰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及相关问题研究”,姚新勇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转型期‘民族文学’与‘文化民族主义’”,欧阳可惺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与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研究”,出版的著作主要包括汤晓青主编的《多元化格局中的民族文学研究》,吴道毅的《当代湖北民族作家文学研究》,马绍玺的《在他者的视域中:全球化时代的少数民族诗歌》,姚新勇的《寻找:共同的宿命与碰撞:转型期中国文学多族群及边缘区域文化关系》,杨霞的《藏族当代作家汉语创作论》等。

第三阶段是从2011年到2013年,是论坛的收获期,议题主要是向多民族文学理论的转型。论坛此阶段发展出现三个特点:①许多综合性院校如暨南大学、南开大学、苏州大学、浙江大学、内蒙古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湖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相关学科的学者逐渐参与进来,并且与台湾的相关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及学者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学术联系;②在创立论坛的学者的带领下,年青一代的学者开始成长,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的杨霞、刘大先、周翔、毛巧晖、吴刚,四川大学徐新建与厦门大学彭兆荣的学术团队,西南民族大学罗庆春、南开大学刘俐俐、暨南大学姚新勇等各自培养了一批从事多民族文学研究的博士生与硕士生,为民族文学研究的梯队建设奠定了基础;③论坛开始与中国作家协会合作,在学术倾向上逐渐由最初较为芜杂的多方跨学科探索,逐渐集中到现当代文学与批评理论建设,并以其为中心辐射人类学、民俗学、影视文学等领域。学术成果包括徐新建领衔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共同发展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多民族国家的文学和文化”,王佑夫领衔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理论批评文库》编纂与研究”,刘大先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晚清民国旗人书面文学的现代演变研究(1840~1949)”,李骞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大凉山彝族诗人群研究”。出版的主要著作包括李晓峰、刘大先合著的《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及相关问题研究》,刘大先的专著《现代中国与少数民族文学》和主编的论文集《本土的张力:比较视野下的民族文学研究》,欧阳可惺、王敏合著的《“走出”的批评——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阐释与实践》,李长中主编的《生态批评与民族文学研究》,杨彬、田美丽、沙媛合著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小说的审美特色研究》,钟进文主编的《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书面文学研究》,吴刚、孟志东、那音太搜集、整理、译注的《达斡尔族英雄叙事》等。可以看到,经过数年的沉淀,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一些核心命题如“多民族文学史观”得到了全面的阐述,“少数民族文学”的学术史脉络也有了富于学理性的清理,学术研究队伍得到巩固与壮大。同时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的项目规划来看,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尽管依然并非主流,但它就如同一个处于关键位置的杠杆,撬动了整个中国文学研究的总体格局,让多民族文学的内容在国家学术规划中的权重愈益增加。

结语

应该说,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的创办与发展虽然是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内部突破而来,但并不仅仅是一种内部的风景与小圈子闭门造车的产物,而是一群敏感的学者觉察到21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与文化话语整体走势的变迁,刻意寻求学术研究范式转型的产物。因为痛感于西方式的批评与理论话语在遭遇本土多样性文学现实时的无能为力,而本土气象的理论建构又无法从带有武断与霸权色彩的主流文学研究范式中获得,所以这些学者采取了“边锋突进”的方式——抛弃那些习以为常的、经过无数主流学者操练而显得“自然化”了的、得心应手的工具,径自从边缘、受到忽视、地方性弱势的族群文学入手,以陌生化的、差异性的视角反观自身与中国文学乃至全球文学的总体及彼此之间的关联,从而努力恢复中国文学实际上的多样性存在。

当然,这种自觉并非从一开始就树立在每个论坛参与者的意识之中,然而事情慢慢在起变化,因为参与本身就意味着行动,是一种创造当代学术史和文学史的实践。身处历史中的人们就如同行走在群山中的旅客,一时还无法看清自己的位置和自己行为的意义,也许需要许多年之后才能明白它的深刻含义。基于这种历史的局限性,在论坛十周年之际,选取代表性的论说,总结过往,瞻望前程,留住记忆,立此存照,正是笔者编著本文集的意图。凡走过的路,总会留下痕迹,它们标示了一群先行者自我牺牲的勇气,一个学科蜿蜒曲折的跋涉,同时也将证明一阵起于青萍之末的微风会如何引起蝴蝶效应般的涟漪、波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