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搜狐的数字化生存

中国互联网商业英雄列传 作者:姜洪军,贺树龙,冯秀民 著


搜狐的数字化生存

张朝阳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主席尼葛洛庞帝回忆自己当年给张朝阳投资时,对方对互联网甚至还一无所知。

那为什么敢把钱投给他?

尼葛洛庞帝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说自己看中的不是一匹马而是那个骑马的人。对他来说,投资不是投资一个好的主意,而是投资一个人。事实证明他的眼光确实独到,他后来称在搜狐上投资“回报是巨大的,也许这一生只有这样一次机会”。

数字化生存

“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将它创造出来”,这是尼葛洛庞帝的一句名言。

尼葛洛庞帝在1996年认识了张朝阳,随后给对方投资了2万美元。不过,尼葛洛庞帝在互联网史上最大的贡献不是给了搜狐网启动的种子资金,而是出版了《数字化生存》(Being Digital)一书。

该书描绘了数字科技将给人们生活、工作、教育和娱乐带来的各种冲击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该书中文译者胡泳将书名译为《数字化生存》,隐含了没有数字化难以生存的意思。

胡泳后来解读:“这本书虽然是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但是首先必须放在80年代的语境下来谈论。80年代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们完成了重新认识世界这样一个使命,跟晚清时期林则徐、魏源他们第一次‘睁眼看世界’很相似。所谓相似是指,中国人从闭关锁国的状态中醒过来,最早看到的就是西方的科技。高科技在晚清时表现为洋人的船坚炮利,我们想要迎头赶上,不料甲午海战打破了这个幻想。我们以为只要有了新式海军,有了外国大炮,就可以和列强平起平坐,这种迷梦被粉碎了,继而才开始寻求制度、文化层面的革新。而80年代的核心主题,其实就是关于国家富强的讨论。当时大家还没有意识到,西方的现代化也有很多问题。我们比较直线的思维就是,西方走过的路必定是我们要走的路,现代化就是西方化或者美国化。所以这是一次焦虑之旅,我们总要经历一个从技术层面到达制度层面最后又到达文化层面的过程。90年代我们再次提出生存问题,尽管是技术层面上的,依然会拨动人们内心那根弦。”

胡泳深刻地洞察了一代人内心深处的微妙感觉,这可以从张朝阳后来的一段话中得到验证:“西方列强在几百年前把中国的国门打破。当他们用稍稍发达一点的科学技术制造的枪炮把清朝的铁骑军队,一排排轻易地放倒的时候,中国人就彻底丧失了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一个泱泱大国的自信心。而在过去的几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志士仁人一直在寻求自救,在寻求自我,来建立自己的自信。现在我们终于找到了道路,但是仍然背负着历史沉重的包袱和沉重的自卑感,这导致我们对很多事情不能不卑不亢地来面对。取得一些成就,我们就沾沾自喜;能够跟西方人平起平坐,以能够对西方说‘不’而感到扬眉吐气。我们觉得能够挑战西方,觉得我们终于可以做到了。实际上,这里面还是隐隐约约包含着一种自卑感。”

当然,也有人对此书描绘的数字化生活不以为然,“《数字化生存》里把这种生活描述得神秘莫测,是不健康的。实际上,这种生活是实实在在的。”新浪创始人王志东这样评价,“数字化生活不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生活方式,它完全是一种正常的、合理的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无论如何,尼葛洛庞帝和他的《数字化生存》一书对张朝阳搜狐的起家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下面我们会完整地讲述这个故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