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风水宝地

民间迷案解密 作者:小肖 著


风水宝地

清朝。山东招远地区。

村中,有户人家姓罗。家中祖孙三代单传,仅有几亩薄田,穷家舍业。

罗东的父亲年近七十岁了,身患疾病。罗父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子孙能够发达,但苦无良机。

这一天,老朋友前来探望生病的罗父。罗父深知这位老友懂风水,就请求指点。老友只是笑了笑,对于帮助指点风水的事情却避而不答。

告辞的时候,罗父拄着拐杖亲自把老友送到村口。

老友很感动,便遥指着远处的一块洼地,对罗父低声地说:“看见那棵大柳树旁的洼地没有?这块洼地就是个风水宝地。能把祖辈的灵柩葬在此地者,其子孙日后必有大成。你身体不好,不要再送了。快回吧。”

言罢,老友拜别而去……

隔年,罗父病情加重,把罗东唤至身前,将村口大柳树下的洼地是块风水宝地的事情告诉了他。

没过几天,罗父病故。罗东按照父亲生前的嘱咐,把父亲的灵柩下葬于那棵大柳树旁的洼地处。

罗东服孝守灵,眨眼间过去了三年。

在此期间,罗东曾不惜欠债,送唯一的儿子去读私塾。儿子很聪颖又勤奋好学,乡试考得第一名。私塾先生预言:将来,此子进京赶考,必中三甲!

同村的一家大富户膝下有两个儿子,生性愚钝,乡试屡屡落败。看见罗家之子那么有出息,很是嫉妒。后来,发觉罗东所选的葬父之地与众不同,就怀疑其中有玄机。

大富户特意施重金聘请了一个风水先生来村中点拨风水。那风水先生来到村口,一眼望见了埋葬罗父的那片洼地,他不停地点头,说:这真是块风水宝地啊!

……

不久,大富户主动跑到罗家,跟罗东商议,言称,看中了村口那柳树下的洼地,想在那里盖座院子。如果罗东能移坟,他家愿以十亩良田作为交换。

罗东当然不答应。

大富户又将条件提升到用二十亩良田交换那块地,罗东虽然还摇头拒绝,但心里却暗自思量:我家中已负债累累,况且儿子的乡试业已考中了,若用那块洼地换回几十亩良田,既能还上债务,又可以资助儿子进京赶考。这可是件好事情。

当大富户出价至三十亩良田时,罗东终于点头应允了。

就这样,罗东选了个吉日将父亲的坟从洼地里移出,另寻了一个地方下葬,换得了三十亩良田。

那大富户等罗家的祖坟一迁走,便迫不及待地把自家的祖坟迁入了这块洼地……

不及一年,罗东的儿子正准备进京赶考,却莫名其妙地患了一场大病。罗家不惜耗家资为子治病,最终,将那换来的三十亩良田几乎卖尽,也没有把儿子的病治愈。

罗东左思右想,后悔不该换出那块风水宝地。

再说那大富户,虽然已把祖坟迁进了风水宝地,可两个儿子的学业仍然没有长进。这是怎么弄的?大富户又去请教那个风水先生……

风水先生掐指一算,遗憾地说:“那棵大柳树旁的洼地下,原有一座莲花池,池中有双蟒盘绕,所以,绝对是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可为何出现了这些偏差呢?肯定是罗家在启坟迁移的时候,不小心挖破了地气,风水宝地的宝气全都散了!”

大富户心疼那白白换出去的三十亩良田,不禁号啕……

【网易网友*17时31分】跟帖:我要是罗东我也会换的。那个地方风水再好,毕竟不能马上换来钱用啊!呵呵。在安葬家人的时候,大多数人还是比较相信风水的。

【青青岛社区*吉泉】跟帖:在当今社会也仍有很多人讲究风水,或许真能带来好运?不过,很多时候,人们也只是在寻求一种心理安慰罢了。

【搜狐网友*xuexuemina】跟帖:同意楼上的观点。不过,前年,我一朋友买房时看了风水,结果他们家的运气现在的确好多了。你说怪不怪?

【天涯社区*慕容】 跟帖:我想很多时候都是寻求一种心理安慰吧。其实,每个人都会有三衰六旺、高峰低谷的。当一个人顺风顺水的时候,是不大会想到这个的,而有挫折的时候才会想到。很多人都是在从人生的低谷往高峰转换的时候找人看风水的,后来确实感觉运气又慢慢好起来了,所以,就显得这个效果很灵。

【笔者】 回复:文中之事只是一民间传言,不免带有迷信色彩。我认为,前人编出这个故事,目的是想劝人们目光要远大,不要只图眼前利益。

我国古老的风水学出自《易经》,分为阳宅风水(建筑方面的)和阴宅风水(祖坟方面的)。我感觉这其中的阳宅风水,确实是一门人与自然环境相符相谐的高深学问,这是我国古代建筑师智慧经验的积累和结晶。我甚至认为,在这方面我国真的应该尽快申遗。

可对于阴宅风水,特别是其中的“祖坟风水能决定子孙命运”的说法,感到用唯物的观点实在难以理解。主要问题是祖坟的风水跟后辈的命运之间通过何种介质进行联系和施加影响的呢?这种非物质的介质有可能存在吗?

【天涯社区*回形镳】 跟帖:楼主说的这个“介质”,我想就是指纵向的历史经验。人们多回顾一下过去的历史经验,往往会对现在有警醒作用的。一个人愿意为逝去的先祖,花心神找块“福地”,这人在现实生活中也踏实、稳重,当然福攸禄至。一家人全如此,当然一家人受惠。相反,浮浮躁躁、不踏实的,当然福薄了,一家人如此,当然一家子福薄。

【笔者】 回复:楼上网友从人文角度对“祖坟的风水跟后辈的命运之间的影响传导介质”进行的解析,颇有新意也很有道理。“荷兰飞船”并非海市蜃楼现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