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中国古典散文精选注译:序跋卷 作者:傅璇琮 主编,曾子鲁 注译


前 言

序跋是中国古典散文中较为常见而又重要的一种体裁。从萧统的《文选》到姚鼐的《古文辞类纂》,都将它专门列为一类。

序,也写作“叙”。明代徐师曾在《文体明辨序说》中,从语源上引用《尔雅·释诂》“叙,绪也”的解释,给序下了一个“言其善叙事、理次第有序若丝之绪也”的定义。就是说,序这种文体,叙事极有次序和条理,好像引出一束乱丝的线头,却能把它抽成一束整线一样。根据这一特点,古人又称序为“引”。由此可见,序,主要是用来介绍或引出另一著作,起到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和理解该著作的作用。较早的序,一般都放在著作的后面,如司马迁《史记》中的《太史公自序》、刘勰《文心雕龙》中的《序志》等;到了后世,则大多数都放在卷首,而把少数保留序的性质仍放在卷末的文章称为“后叙”(后序),如韩愈《张中丞传后叙》、李清照《金石录后序》等。

从序的类别、形式来看,有为自己著作写的序,也有为别人著作写的序,少数自序如曹丕《典论·自叙》,实际是作者的自传,但传统习惯仍把它列入序类。有为诗、词、文、赋单篇作品写的序,如白居易《琵琶行》诗、姜夔《扬州慢》词正文前面的小序,汪中《经旧苑吊马守真文序》,庾信《哀江南赋序》;也有为经学、史学、文学、科学等各种专集所写的序,如钟嵘《诗品序》,萧统《陶渊明集序》,钟嗣成《录鬼簿序》,冯梦龙《序山歌》,宋应星《天工开物序》,蒲松龄《聊斋志异自序》,严复《译天演论自序》;还有为文人雅集、友人饯别时吟咏的诗歌所写的总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这些场合下其他人所写的诗篇并没有多少传世,而其序却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从序的内容与写作来看,它大致是叙述作序的动机、缘起,简介著作的体例、目次,评议其特点与不足,条理清晰,结构严密,叙议相间,语言朴实。但优秀的序文,往往能突破其固有的文体格式,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风貌。它们或提出自己对学术、文艺的看法,具有创建理论、刷新耳目的意义(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严复《译天演论自序》);或分析世界与国内形势,渗透着强烈的爱国图强意识(章炳麟《革命军序》);或描写江山胜景,抒发对人生、身世的感慨(王羲之《兰亭集序》、王勃《滕王阁序》);或叙述自身经历,饱含国亡家破的悲愤(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或借古鉴今,总结朝代盛衰、兴亡的教训(韩愈《张中丞传后叙》、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以上几类序都能做到见解独特,感情真挚。它们风格多样,文采斐然,其社会功能与艺术力量,远非一般序文可比。

序的正式产生大概从西汉司马迁《史记》中的《太史公自序》开始,而题、跋、书后等序的别名,却比序要晚出现近一千年。

跋和书后,作用相同。从语源上说,“足后为跋”(金代韩孝彦《篇海》),因此二者都是指放在著作之后的短文。徐师曾在《文体明辨序说》中指出:“按题跋者,简编之后语也。凡经传、子史、诗文、图书之类,前有序引,后有后序,可谓尽矣;其后览者,或因人之请求,或因感而有得,则复撰词以缀于末简,而总谓之题跋。”这段话把题跋的来历与性质阐述得极为明白。

跋,最早见于唐代,但当时称作“题某后”或“读某后”,如韩愈有《读荀子》,李翱有《题燕太子丹传后》。到了宋代,第一个以题跋命名的是欧阳修。他著有《集古录》跋尾若干篇,附在他所珍藏的碑文真迹拓本之后,考订或说明每篇碑文的情况,又有《杂题跋》二十七篇,在内容和写作方法上,都比唐人有较大的突破。随后,苏轼、黄庭坚继之而起,把题跋的写作推上一个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明代毛晋评议他们说:“元祐大家,世称苏、黄二老……凡人物书画,一经二老题跋,非雷非霆,而千载震惊。”(《汲古阁书跋·东坡题跋》)这一余风,影响到南宋,使南宋的题跋写作呈现出作者进一步增加、题材进一步扩大的繁荣景象,出现了陆游、杨万里、刘克庄等著名的题跋作家。而经过金、元、明这一相对沉寂的时期,题跋写作的风气又在清代复兴起来,但作者的兴趣主要集中在金石碑刻,书籍版本的考证上面,文章偏重于学术性,甚至散发出浓厚的学究气味,只有金农、郑燮等人的题跋,还保持着宋人的流风余韵,在一片复古之风中卓然独立,但也只能是强弩之末了。

题跋,特别是文学性的题跋,个性鲜明,篇幅短小,不拘一格,是它的最大特点。一些优秀的题跋,不管是反映现实,还是评论诗画;不管是议论史事、人物,还是抒写个人的志趣、怀抱,都称得上是精悍隽永、轻松活泼的散文、小品,其深刻性、知识性、趣味性都显得非常突出,这可以从本书所选的二十篇题跋中得到证明。

在序跋文中,还有一种遵循古代“君子赠人以言”的遗意,在离别时送行者写给行者的赠序。这种序文,是由六朝时的饯别诗序发展而来,即在没有饯别、聚会和赠诗的情况下,专门表达送行者惜别、祝愿与劝勉的情意,因而与序跋的序有着明显的区别。

过去,一直把赠序与序跋合为一类,直到清代姚鼐编选《古文辞类纂》时,才将它从序跋中分出。他说:“唐初赠人始以序言,作者亦众,至于昌黎乃得古人之意,其文冠绝前后作者。”宋代欧阳修、曾巩、苏洵、王安石、苏轼、朱熹等散文家,继承唐人,写出的赠序都有充实的内容和显著的特色。到了明清时期,赠序虽不乏佳作,且出现了贺序、寿序等多种形式,但多为应酬、谀悦之辞,唐宋赠序的光彩已逐渐暗淡与消失。

好的赠序,除一般地述友谊、叙交游、道别情外,还能谈理想、立主张、议时事、抒怀抱、劝德行,写法也灵活多样,成为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的富有文学色彩的散文。本书选进十九篇唐宋以来的著名赠序,其目的就是使读者对序跋这一文体,有一历史的、全面的、发展的理解与把握。

序跋(包括赠序)作为专门选集,可说是一次尝试。本书在选目上基本做到以序跋为主,以短篇为主,以唐宋作家为主,以思想性、艺术性并重的作品为主。在文言文的翻译上,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力求信、雅、达三者的统一,并尽量保持原作的风格。在注释上,力求简明扼要,详略得当,文物典故,搞清出处。在评论上,力求突出重点,评出新意。作者由于学识与资料的限制,不一定能实现上述要求,祈请方家、读者不吝赐正。


曾子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