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百善孝为先

善行启示录 作者:李春雷,李铮 著


【第二章】 百善孝为先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邶风·凯风》中有这样的句子:“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意思是说:温和的风从南面吹来,酸枣树成长好当柴烧。母亲明晓事理又有美德,而我不成器难以回报。

这里歌颂了母亲的善良美德,并昭示了儿子欲尽孝之意。

倡导孝行文化,是当代社会公民道德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和出发点,具有深厚的家庭道德价值和社会道德价值,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今天,作为一种传统的家庭美德,“孝老爱亲”被写进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应该共同遵循的基本价值规范。

大兴孝老之风,也是“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可见,孝不仅仅只是对自己父母的,也是对其他老人的,这才是一种真正的胸怀广阔的大孝。

老吾老可敬,及人之老更可敬!

善行名言

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孝经》

我是您闺女

在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有一个普通的村庄——南臣赞村。

村子的南头有一个小院,一间门楼进去,三间北屋,一间西屋。小院很老旧,西屋和门楼已经没有屋顶,三间北屋虽然还算完整,但土坯垒成的墙上已经布满了疏松的碱土,梁檩上面挂满了灰白的蜘蛛网。一阵微风吹过,院子里的那棵老枣树上飘落下几片枯叶,没有一点儿声息。这个小院已经多年没人居住了。

这个小院的主人呢?

这个小院曾经居住过一对老人——朱书贵和刘秀焕。他们夫妇无儿无女,早在三十年前就去世了。

人去院空,但往事并没有尘封,依然浮现在人们的心底和眼前……

时间回溯到1976年。

当时朱书贵七十八岁,老伴儿刘秀焕七十六岁。那年大旱,地里的庄稼叶子都打卷了,人畜吃水也发生困难。人们纷纷到村外的水井里去打水。两位古稀老人呢,虽然有好心人偶尔帮忙,但总是不稳定,没有依靠。老人便常常因为缺水而饥渴。

两位老人多年跟林秀贞的父母一起下地劳动,两家比较相熟。按照街坊辈分,林秀贞称呼朱书贵六爷爷。她见老人总是缺水,就时常为老人挑满水缸,够他们吃上几天。后来,她又看到老人做饭不灵便,顿顿凑合吃,便经常给老人送一些饭菜。

善行感悟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百善孝为先”之说。

孝,就是每一个人都从身边事开始,从自己做起,由近及远,由易及难,让自己的爱心和责任心逐渐扩散。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

一个流淌着孝心的社会,必定是道德高尚的和谐社会!

这年冬至那天,林秀贞端了两碗热腾腾的饺子给老人送去。迈进屋门,一股寒气涌来,林秀贞看到两位老人正在端着碗喝冷粥,就问老人怎么不热热再吃。老人说,柴火不多了,要省着烧呢。林秀贞伸手掀开锅盖,锅里结着冰碴儿。她鼻子一酸,哭了。

林秀贞噙着泪花回到家。

“两位老人的日子太不容易了,”她难过地对丈夫说,“咱们把两位老人养起来吧?”

丈夫朱金英憨厚善良,点点头:“行!”

就这样,林秀贞承担起了赡养两位老人的义务。那一年,林秀贞三十岁,在社办企业上班,有一个两岁的儿子。

“从今以后,我就是您的闺女,挑水烧柴的事都不用愁了,我们管你们。”当林秀贞把这个决定说给两位老人时,老人多年暗淡的眼里第一次闪烁出了喜悦的光:“那可好了,那可好了!”

林秀贞自己也没有料到,这件事竟然成了她后来三十多年里善心尽孝的开端。

殷商甲骨卜辞之中,就已有“孝”字。

《说文解字》云:“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诗经·小雅·蓼莪》中深情地写道:“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百善孝为先”之说。

孝,就是每一个人都从身边事开始,从自己做起,由近及远,由易及难,让自己的爱心和责任心逐渐扩散。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

一个流淌着孝心的社会,必定是道德高尚的和谐社会!

1981年,金黄的麦田收割过后,村里开始实行包产到户。耕地分了,集体的财产和生产工具都分到了各家各户。当家家户户兴高采烈的时候,有两个村民却蹲在地头,满脸愁容,唉声叹气。

五十岁的朱书常自幼没有父母,还有些呆傻,过去还能混吃“大锅饭”,如今这“大锅”一拆,挨饿就在眼前。

另一位落泪的是孤寡老人朱金林。他个头儿低矮,浑身病疾,智力也有些缺陷,几乎没有劳动能力,过去有村里养着,如今集体散架,谁还管呢?

一连几天,看着两位老街坊悲愁的样子,林秀贞落泪了。

回到家里,林秀贞又与丈夫商量:“咱们把这两个人也养起来吧?”

老实木讷的丈夫还是点点头:“行!”

当她把饭碗递给这两位老人时,说出来的还是那一句话:“我就是您的闺女。”

但是,林秀贞的善心之旅仍然没有停歇。

1988年,失去丈夫的朱淑芬老人又被林秀贞赡养起来。

1996年,八十多岁的张振起老人也听到了林秀贞的那句话:“我就是您的闺女。”

一连赡养六位老人,这对林秀贞来说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她要付出多大的心血呀!

可是,林秀贞没有畏难。她一再对丈夫说:“我们既然决定管老人了,就只能做好,不能让老人们再遭罪。”

林秀贞是一个不忍心看到穷人掉眼泪的人,是一个听不得不幸者叹息的人。只要看到有人受苦受罪,她的心里就无比难受。只有大家跟她一样幸福、一样说说笑笑、一样修房建屋、一样衣食无忧,她心里才感到踏实,才会快乐。

林秀贞,原本就是怀揣善心的好人!

在村里,林秀贞的家境相对较好,但在那个年代,她家做饭取暖仍是烧柴草——烟熏火燎。可是,1976年冬天,林秀贞和丈夫朱金英却为两位老人买了一个煤炉和六百斤煤,解决他们的取暖和做饭问题。

第二年春天,林秀贞发现朱书贵家的土坯房有些破旧,就和丈夫一连忙了几天,帮老人修好房子。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林秀贞总是想办法托关系给老人买糖、买肉滋补身体,逢年过节就带上面和馅,到老人家包饺子……

一天,刘秀焕老人拽着林秀贞来到窗台前,抽掉一块砖,里面藏着两小盒安眠药。老人向林秀贞说出了藏在心中多年的“秘密”:“妮儿啊,我跟你说吧,原来我寻思跟你六爷爷俺两个人,要老了不行了,就吃这个安眠药,一个人吃一盒,睡死就算了。现在我也想开了,反正有你呢,我就把这安眠药交出来吧。”

林秀贞和老人抱头痛哭了一场。她说:“六奶奶呀,您怎么想这个法呀。”哭完,就把两盒安眠药扔进了炉灶里。

正是在林秀贞亲生女儿般的悉心照顾下,两位老人才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1983年10月,朱书贵老人出门时摔了一跤,从此卧床不起。看见老伴如此境况,刘秀焕心里一着急,也病倒在炕上。两位老人同时病床不起,这是林秀贞万万没有料到的。这一年,朱书贵八十三岁,刘秀焕八十一岁。

两位病卧的八十多岁老人,身边一刻也离不了人,这可如何是好?林秀贞抱起被子就到了老人家里,搭起木板,住了下来。

挑水、做饭、买药、喂饭……这些事尽管繁杂,但还不算难事,尤其让林秀贞感到困难的是,两位老人大小便都不能自理,并且朱书贵老人还大小便失禁,需要定时帮助解大便。

即便是亲生儿女,面对如此境况,也会让人想起“久病床前无孝子”那句老话来。

那么,对于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林秀贞来说,该会如何应对呢?最初,细心的林秀贞闻到炕上有臭味,就想掀开被子看看。可是老人却紧紧抓住被角,不让她掀开。

林秀贞真诚地拉住老人的手:“我是您闺女。您就把我当成亲闺女。自己的闺女,还有啥不好意思的。”

林秀贞说完这话,朱书贵老人松开了被角,两行混浊的老泪滚落到枕上。

先帮老人清理大便,而后用温毛巾擦洗身体,再换上干净的床单,林秀贞做得不急不躁,不疏不漏。

当时,刘秀焕老人看着这一切,非常过意不去,就冲着老头子说:“你看你这个死老头子,你光拉,你光尿,你叫咱闺女可受累了,你还不如死了的好。”说着,刘秀焕老人,用颤抖的手抓住林秀贞,流着眼泪不停地说:“闺女,苦了你呀。”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到了寒冬,帮老人换尿布、洗尿布、晒尿布就更难了,仅是用水问题就难以解决,丈夫不得不到池塘里凿冰取水。林秀贞用冰水洗尿布,双手裂满血口,吃饭时常常拿不住筷子。

林秀贞的儿子朱新宇当时九岁,他至今记得:“母亲天天都在洗呀洗,院子里拉了六七根铁丝,每一根铁丝上都挂得满满的。”让朱新宇最难忘的是,自己的脸冻得通红,当母亲伸手抚摩自己的脸颊时,他感到母亲的手是那么粗糙,像一张砂纸。

林秀贞在老人家住了七十八个夜晚。

那一年阴历十一月十五,朱书贵老人去世了。林秀贞与丈夫披麻戴孝为老人发丧送终。到了腊月二十八,刘秀焕老人又去世了。林秀贞再次按照村里风俗,为老人操办丧事。

她的儿子新宇说,他从很小就记得,这些老人就和家里人在一起,就像自己的爷爷奶奶一样。正是母亲的言传身教,他和妹妹放学后,放下书包就和妈妈一起伺候老人——洗衣,擦身,洗脚。新宇记得很清楚,比如给老人洗脚,就是母亲手把手教他的——要把脚指头之间的泥洗掉,要把脚后跟的皴洗净,很有学问呢。

1998年,七十岁的朱淑芬老人卧床不起,林秀贞干脆把她接到自己家里,专门请了一位小保姆。当时,林秀贞开办了一家小型玻璃钢厂,需要时常到外地联系生意。一天,她和丈夫正在千里之外的宁夏商谈一笔将近二十万元的业务,马上就要签合同了,突然,家里来电话:朱淑芬老人病重。林秀贞马上决定回去:“二十万是个不小的数字,但毕竟是钱,不是人命,今年挣不了,明年挣,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有去无回。”

经过精心治疗,朱淑芬老人脱离了险境。

给朱淑芬老人做饭,听起来简单,却很让林秀贞犯难。

老人年岁大了,脾气变得烦躁,而且对林秀贞产生了依赖性——只吃林秀贞做的饭菜。有一次,她先是给老人做了面条,老人嫌面条里放了香菜,不吃。老人说想吃咸食(类似面饼的食物)。林秀贞做好了咸食,老人又嫌油腻,说要吃窝头。这年月,村里都吃馒头了,窝头已不常见。林秀贞就开始在村里挨家挨户地找窝头,终于在一户人家找到了,再用油炒一炒,老人才喜笑颜开。

1999年腊月初六,林秀贞的母亲病危在床,奄奄一息。中午12点左右,林秀贞惦念着朱淑芬老人的午饭,就不时抬头看看表。姊妹们都看出了她的心思,而一直昏迷的母亲此时竟然清醒了,用微弱的声音说:“妮儿,你去给淑芬做饭吧。”林秀贞真是舍不得离开母亲哪,可是那边还有朱淑芬老人呢。

林秀贞还是离开病危的母亲,匆匆跑到朱淑芬老人家里,用最快的速度做完饭,端到老人手上。

当她跑回自家胡同时,只听见家里已经乱成一团,孙子哭奶奶,外孙哭姥姥,妹妹哭亲娘。那一刻,林秀贞顿时瘫倒在地。她猛然明白:刚才母亲的清醒竟然是回光返照。她号哭着,爬到床前,抱着母亲冰凉的遗体,晕厥过去了……

没有陪伴母亲的最后时刻,林秀贞落下了永远的遗憾。

朱金林老人1994年去世,在林秀贞家住了十四个年头儿。

朱淑芬老人2000年去世,林秀贞照顾了十二年。

2002年,张振起老人又病倒在炕上,时而清醒,时而迷糊,大白天经常瞪着眼睛说:“外面咋这么黑呀?”这时,林秀贞就握着老人的手,安慰他不要害怕。

有时候,老人明明是躺在自家炕上,却又吵着要回家。林秀贞和丈夫就只好抬着老人在院子里转一圈,然后再抬回炕上,对他说:“到家了。”这样,老人就安静一会儿。等到又要喊着回家时,他们就再次抬着老人,在院子里转一圈。

善行感悟

用三十载爱心让一村之中老有所终,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富人做这等事是慈善,穷人做这等事是圣贤,官员做这等事是本分,农民做这等事是伟大。

这位农妇,让九州动容!

慢慢地,这一招不灵了。老人说:“回家咋不坐车呀?”林秀贞就招呼丈夫,套上牛车,把老人拉到大街上转一圈,再回家。

如此这般,在村里,人们时不时就能看见林秀贞和丈夫套着牛车,拉着张振起老人转街。村里人都说:“看,秀贞两口子又在哄孩子哩!”

这一年,八十八岁的张振起老人去世。在林秀贞那份亲闺女般的抚慰和善良的“哄骗”中,老人走得安详而平静。

团结友善,助人为乐,是我国公民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之一。它要求每一个公民都要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每个社会成员之间都要互相关心和互相爱护,特别要尽一切努力关心帮助鳏寡孤独和残疾人,设身处地,多为他们着想,在道义上和物质上给予同情、支持和切实的帮助。

林秀贞正是践行我国公民道德规范的优秀代表!

六位老人中,最后一位辞世的是朱书常。这位老人最是让林秀贞操碎了心。

按照街坊邻居的习俗,朱书常辈分较大,林秀贞称呼他常爷。这位常爷有些呆傻,情绪不稳,经常骂人。有一次,邻居一个姑娘从林秀贞家附近走过,朱书常就追着人家骂骂咧咧。林秀贞听说了,赶快跑过去,向人家道歉。

朱书常犯起糊涂来,有时也不买林秀贞的账。1996年冬天,林秀贞给常爷盖了新房,但他总是跑回自己原来的破房子去住。为了让老人住得安心,林秀贞就决定请人再翻修老宅。建筑队动工那天,朱书常一看要拆他的老房子,捡起半块砖头就追打林秀贞,几个工人赶紧抱住朱书常,可他还是出手了,砖头擦着她的头皮飞了过去,吓得林秀贞咕咚一屁股就坐在了地上。

房子最终还是翻修好了,朱书常乐呵呵地住了进去。

2011年5月10日,朱书常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去世。这位在林秀贞家生活了三十一年的老人,终年八十一岁。一位孱弱的孤寡老人能活到这般高寿,实在少见。

但是,老人走得突然,还是让林秀贞难以接受。

原来,林秀贞以为常爷突发脑血栓,需要长期卧床恢复,就立刻用一千多元钱买来一个防褥疮气垫床,让常爷躺在上面,她已经做好了长期伺候的准备。可是没想到,常爷只使用了三四个小时。

林秀贞说:“常爷走的前一天晚上,吃了一碗饺子、半碟子炒菜和香肠,还喝了二两酒,没有任何去世的征兆。谁知这个病来得太突然……”

朱书常老人从发病到去世的半天里,虽然不能说话,却一直紧紧抓着林秀贞的手……

善行荣誉

◎衡水市三八红旗标兵

◎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全国三八红旗手

◎第二届中国十大杰出母亲

◎第一届全国道德模范

◎新中国“双百人物”

◎200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代表

院长不退休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各大诸侯国的历史。其中写道:“善,德之建也。”

正是这部巨著,第一次明确地指出:善,是建立德行的基础。

以老子为宗师衍生出来的道家,在中华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道家始终推崇“善”,其重要典籍《太上感应篇》以“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为纲,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观念。

道家重视行善去恶,虽然目的在于求道,但它所极力倡导的善行,比如爱国爱民、敬长爱幼、慈心于物等思想,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了敬老院,赛过活神仙。穿的是新衣,吃的是米面。老来有依靠,女儿身边伴。感谢共产党,生活比蜜甜。”

这是多年前河北省青县金牛镇敬老院的老人们七嘴八舌凑成的一首顺口溜。其中的“女儿”,就是敬老院院长周汝珍。

养老院坐落在金牛镇的丰台堡村,周汝珍就出生在这里。

1944年出生的周汝珍,年轻时就是一个风云人物。早在1958年,只有十四岁的周汝珍就当上了村里的妇女干部。20世纪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初,周汝珍一边担任村妇女主任,一边搞副业,编织盖房子用的苇笆,早早地就成了万元户。加上丈夫开货车、经营小企业,一家人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1988年,四十四岁的周汝珍仍然在丰台堡村担任妇女主任。一天,镇领导突然找到她说,敬老院的一名老荣军住院了,他的老伴儿双目失明,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稳觉,一天到晚不停地哭泣,想让周汝珍去帮忙照顾几天。

周汝珍古道热肠,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到了敬老院,她除了耐心劝解、陪伴那位老人,还帮助别的老人洗衣服、洗脚、剪指甲,给老人们喂水喂饭,甚至端屎端尿。闲下来的时候,她就陪老人们唠嗑……

平素死气沉沉的敬老院,由于周汝珍的到来,就像幽暗的屋子里突然照射进来一束耀眼的亮光,一下子活泛起来了。

这个敬老院自从成立以来,三年里已经换了四任院长。原因呢,一是这些老人大多是荣军,心高气傲,不好打交道;二是前几任院长不够用心,让这些老人不满意。

短短几天,这里的老人都喜欢上了热情善良的周汝珍。

然而,周汝珍只是临时来帮忙的,那位住院的老荣军回来后,周汝珍就要离开了。

让周汝珍没想到的是,那些曾在三年里“赶跑”四任院长的心高气傲的老人们,竟然说什么也不肯放她走了。她告别的那一天,一群老人拦在敬老院的大门口,另几位老人联合起来,直接去找镇领导,坚决请求镇党委选派周汝珍来担任院长。

这让周汝珍大感意外,又深受感动。

但是,对于周汝珍来说,临时来帮几天忙,没啥说的。如果要她长期来当院长,她心里并不情愿,一是因为家里的生意离不开她;二是家里有舒心的好日子,根本没必要来这里伺候人。再说了,敬老院里有功劳、有脾气的老荣军居多,脾气怪异的光棍儿老汉多,也不好伺候哇,三年更换四任院长,谁都干不下去,我周汝珍能行吗?

总之,周汝珍不来敬老院当院长有一百个理由。

善行感悟

让老人们生活得温暖舒坦,这是儿女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周汝珍演绎的是社会呼唤、人人渴望的“老有所养”的生存境界。

她是天下儿女的楷模,是新时期建设和谐社会的道德标杆!

周汝珍找到镇党委书记讲了这些理由,最后说:“这活不好干哪!还是别让我干了。”

没想到,镇党委书记比她还真诚:“大姐呀,这活要是好干,我还找你呀?”

见周汝珍还想说什么,书记问她:“你是共产党员吧?”

“是。”

“是党员就服从组织安排吧。”

这一句话,让周汝珍的一百个理由都不成立了。她没话说了。

作为一个公民,要讲道德,守善行。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除了要遵守公民道德规范之外,还要比普通公民具有更高的道德自觉和党性恪守。

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共产党员的带头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而周汝珍是一名共产党员,这使得她比普通公民具备了更高的道德起点,也具备了更充足的善行动力。

当时,敬老院的八间房子都漏雨,伙房里只有三袋面,账本上仅剩五块钱。而工作人员呢,只有三名,却要照顾十八名老荣军。

你说,她这个院长怎么当?

别无选择,周汝珍主动当起了服务员、炊事员。

为了省些水电费,冰天雪地里,周汝珍在河面上凿开冰窟窿,为老人们洗衣服。就连凿冰窟窿,周汝珍也颇动心思:每次凿三个,先在第一个冰窟窿上用笤帚扫掉老人衣服上的残留粪便,再到第二个冰窟窿的水里用刷子刷,最后到第三个冰窟窿里用手把衣服搓洗干净。河水,冰冷刺骨,不一会儿,她的双手冻成了红萝卜。但她天天如此,洗呀洗,洗干净了再拿回屋用火烤,每次都要烤几个钟头。慢慢地,她的双手得了风湿性关节炎,最后导致手指扭曲变形。

为了维修房子,周汝珍骑着自行车到民政局去争取资金。

会计问她:“你是干什么的?”

周汝珍说:“我是金牛镇敬老院的院长。”

会计说:“怎么又换人了?男同志都干不了,你一个妇女干得了吗?”

周汝珍不知道该如何说是好。

这次没见到局长,第二天她又去了,但局长说暂时没钱,让周汝珍自己筹措。

回到家里,周汝珍就向丈夫借钱,丈夫不肯。周汝珍让儿媳妇帮着说好话,丈夫才给了她三千块钱。就这样,周汝珍把敬老院的八间房子全部重新修补了一遍,终于使老人们的天空不再漏雨。

为了改变敬老院的经济困境,周汝珍又绞尽脑汁想点子,搞起了“资本运作”:她用敬老院的牌子和资产入股,与人合开了一家福利工厂,每年可分得一部分利润,总算解决了敬老院的经费问题。

在敬老院里照顾老人,是辛苦活,是细致活,还是技术活。

她学会了按摩——老人们不是腰疼,就是腿酸。于是,周汝珍经常给老人揉揉后背,捶捶肩膀,捏捏胳膊。

她学会了理发——几十位老人,行动不便,外出理发,既花钱,又费事。于是,周汝珍就学会了理发,不仅理发,还要给老人刮脸。她说:“老人的脸面,就是咱敬老院的门面。”

她甚至学会了灌肠——老荣军丁军泉的肠子在战争中被打断过,一直有便秘的病根,几天就要灌一次肠,才能排泄大便。周汝珍刚当院长时并不知道。一天半夜,老人被大便憋得疼痛难忍,呜哇乱叫。叫声惊醒了沉睡中的周汝珍,她迅速起床,找来一辆小拉车,半夜三更拉着老人送到医院。在回来的路上,周汝珍想:今后再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总是往医院拉也不是办法,老人受罪呀!于是,她下定决心:跟医生学灌肠技术。

想法不错,做来不易。周汝珍第一次给于军泉老人灌肠时,由于手生,加上紧张,结果把老人弄疼了。不料,这老人是有名的火暴脾气,一脚就把周汝珍踹倒在地上。趴在地上,周汝珍委屈地哭了。那一刻,她心乱如麻:委屈、不解、痛苦、愤怒……千头万绪,齐涌心上。

但是,仅仅片刻的沉默,周汝珍便强忍着委屈爬起来,又是道歉,又是赔笑,继续哄着老人灌肠,终于把药液灌进去了。

有一次,周汝珍给老人灌肠之后,要让药液在大肠中多停留一会儿效果更好,她就用手堵着老人的肛门。不料老人憋不住了,突然挣扎发劲,顷刻之间稀汤粪便喷射而出,喷溅得周汝珍满脸满脖子。强烈的臭气刺激,使得周汝珍哇的一声呕吐不止……

周汝珍的灌肠技术不断长进,终于熟练如医。在后来的十几年里,于军泉老人每次便秘难忍时,都是周汝珍亲手灌肠。

于军泉老人活到了八十九岁。

临终前,老人颤抖地拉着周汝珍的手说:“闺女呀,我这辈子欠你的太多了。下辈子我变个牛,给你家耕地吧!”

………

2012年初,“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推开不久,青县中心敬老院举办了一次“学习周汝珍做孝老爱亲之星”演讲比赛,那些年轻人发自肺腑的话语,让我们感到了周汝珍德行善举的影响力有多么大:

——“大孝闺女”周汝珍伺候敬老院里的老人,一干就是二十三个春夏秋冬,她的大爱精神感染、激励着我,我才干了四个多月,我要向她学习尽孝,干四年、四十年!

——我连续三个春节都在园区陪同老人们守岁,有朋友来电话问我值吗?我告诉他们:值!

——我家在外地,平时很少回家,即使回到家,心也无时无刻不在园区,别人给卧床的张大爷喂饭,他习惯吗?常尿裤的李奶奶,她的裤子洗了吗?昨天夜里又梦到了李爷爷喊我……

——那天夜里,李景田大爷在我面前过世了。我给他刮胡须,剪指甲,又打来热水给他擦身,怕烫着他,我兑着凉水。旁边有人说:死人还怕烫啊?我说:他孤苦了一辈子,我要让他干干净净地有尊严地离去!

台上的年轻人充满深情在演讲,台下的老人们伴着泪水在鼓掌……

学习周汝珍,大孝献爱心。我们再一次看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这是华北平原上一个普通的早晨,雾霭渐渐退去,晨曦徐徐涌来。6点钟,香甜地睡了一夜的老人们渐次醒了,安静了一夜的敬老院像一支晨光曲,开始了新一天的演奏。

老人们开始穿衣服、叠被子、取脸盆、接水洗漱,动作舒缓,不急不躁。而周汝珍的早晨却是最忙的时刻,她的脚步像踩着铿锵的鼓点,急促咚咚,呼呼如风,从一间宿舍跑出来,瞬间又跑进另一间宿舍。

有那么多老人在等着她侍候,她只能像一个陀螺,高速旋转。

刘玉龙老人长期瘫痪在床,周汝珍进来了,给他倒水、擦脸,一只手还没将毛巾搭到盆架上,另一只手已经准确地拿起了床边的夜壶,让老人小便。

杜墨峰老人患了脑栓塞,周汝珍进来了,帮他扶着铁架子大便,之后又给他擦屁股、系裤带。

张文国老人弯不下腰,周汝珍蹲下身帮他穿好鞋,顺手又给他按摩了腿脚、胳膊、肩膀和脖子。老人缓缓地呼出一口气:“好舒服哇,好舒服哇。”

………

当所有的老人都安详地坐下吃早饭的时候,周汝珍又要问问这个饭菜是否可口,问问那个消化好不好。

这就是周汝珍每一天早晨的“必修课”。一年到头,天天如此,从未间断。

那一年,来自小牛庄的李嘉义老汉突发脑栓塞,半身瘫痪了。突然的病变,让老汉陷入了绝望。他开始绝食了,一连两天滴水不进,任凭谁来劝说,就是一句话:“不想活了!”

第二天晚上,周汝珍端着一碗冲好的鸡蛋汤进来了,没有说话,咕咚一声就跪在了老人床前:“您老要是还不吃饭,我就不起来。”

李老汉扭脸向墙,不理周汝珍。

墙上的钟表嘀嗒嘀嗒,屋里静得没一点儿声音。不知过去多久,李老汉扭回脸来,看见周汝珍还在地上跪着。

“呜呜——”李老汉号啕大哭。周汝珍也跟着哭起来。

李老汉终于吃下了这一碗鸡蛋汤……

后来,李老汉又整整活了八年。

有一年冬天,院里有七位老人同时闹病。周汝珍正忙得不可开交,突然听说家里婆婆和孙子也病了。她急得火烧眉毛,两边都需要照顾,都舍不下呀。

她把敬老院的几位老人安顿好后,就赶紧往家跑,半路上碰见丈夫从外头买药回来。丈夫一见她就火了:“你回家来做吗?你滚回去!家里不需要你!”

周汝珍虽然满肚子委屈,还是赶紧跑到家里看望婆婆。婆婆也正在因为看不见周汝珍而生气呢。周汝珍忍着委屈,把婆婆哄高兴了,这才又跑去看望孙子。看到孙子烧得满脸通红,周汝珍再也忍不住了,抱着孩子大哭起来。

孙子六岁的时候在天津做心脏病手术,周汝珍也是因为敬老院脱不开身,没能去陪孙子。孙子在电话里埋怨说:“奶奶,我做手术你都不来,你是不是我奶奶呀?”

电话这头,周汝珍的眼泪止不住地流淌。

自从当了院长,周汝珍二十多年从没有在自己家里度过一个除夕。

周汝珍委屈地哭过,老人们感动地哭过,但她也开心地笑过,老人们更是一次次合不拢嘴地笑过。老人们都说,她是敬老院里的“开心丸”。

一次,周汝珍给一个老荣军的房间洒消毒水,不料老人不高兴了,气呼呼地说:“我喘不上气来,你还喷这东西!”

周汝珍连忙道歉:“没想到您老对这药味过敏,是我的不对,您别生气呀。”

可是老人依旧气愤不已。这时,周汝珍灵机一动,给老人端上了一杯水,学着舞台上的步子,用戏腔唱道:“老爷,喝杯水消消气吧——”

老人扑哧一声被逗乐了:“你这丫头哇。”

当时,周汝珍已经六十岁了,可在老人眼里,她还是一个“丫头”哇。

周汝珍年轻时在村剧团唱过戏,每周给老人们开生活会的时候,她都要先来一段河北梆子,博得老人阵阵叫好。

周汝珍不仅用戏曲给老人送去欢乐,也还能用戏曲消解老人之间的矛盾。

一次,两位老人因为一丁点儿小事吵起架来,越吵越上火,服务员劝不开。周汝珍闻声跑过去,一进门就大喊一声:“爹们哪,你们别吵了!我给你们唱戏了!”一声喊罢,周汝珍也不理会两个老头儿,兀自声音高亢地唱起了河北梆子《大登殿》:

在金殿叩罢头我抽身就走,

不由得背转身我喜笑在眉头。

猛想起二月二里龙抬头,

我梳洗打扮上彩楼,

公子王孙我不打,

彩球单打平贵头。

寒窑里受罪十八秋,

等着等着我做了皇后。

周汝珍这一唱还真管事,俩老人当时就不吵了,微笑着像孩子一般,一动不动地坐在一旁聆听……

敬老院里的老人们,再也离不开周汝珍了。

侍候老人,起早贪黑,嘘寒问暖,洗脸洗脚,端屎端尿,不嫌不弃,和颜悦色,十天八天或许有人能够做到,一年两年或许也有人能够做到,但是,几十年如一日,又有谁能够做到?

即使是亲生儿女,也未必能够做到。

可是,周汝珍做到了。

原因何在?

她朴素的衣着里面,包裹着一位共产党员专门利人的高尚心灵!

她额头眼角的皱纹里面,深藏着一位公民纯洁无瑕的仁孝大爱!

20世纪90年代初,因为工作突出,周汝珍被评为“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按有关政策,她转成了国家正式职工。

1998年,她到了退休年龄,也办理了退休手续。

不巧,当时她为敬老院办事出了车祸,骨折住院。这样,家里的儿女和老伴儿都下定决心让她退休。

敬老院里的老人们听说周院长要退休,就像失去了蜂王的蜜蜂,急得团团转,乱得满天飞。几位腿脚健全的老人雇车来到青县县城,跑到各家医院寻找周汝珍。当终于找到他们的周院长时,几位老人扑扑通通地就在她的病床前跪下了一片,额头磕地咚咚直响,像孩子一样哭喊:“老闺女呀,你不能退,你一定要打发我们死了再退,你不能不管我们!”

老人们跪在地上哭,周汝珍也跪下陪着老人哭,恳求老人们起来:“爹们哪,我不退休了还不行吗?我不退!等把你们都送走我再退休!”

就这样,她这个院长硬是没有退休。

对于这些孤寡老人来说,敬老院就是他们生命的终点。而每当有老人去世时,这些没有亲人的老人,周汝珍会把人间亲情一分不少地送给他们,让老人走得安详而有尊严。

老人临终前,周汝珍都会亲自给他们理发、洗脸、洗脚、擦身,再换上寿衣寿鞋。去世后,周汝珍会把苹果、香蕉、点心各一盘,供在老人灵牌前。火葬场的车来了,周汝珍会亲自帮手把灵柩抬上车,同时嘴里深情地念叨:“大伯呀,上西方大路拣好道走哇。”

一整套当地的丧葬风俗,周汝珍做得庄重肃穆而又情深意长。这让旁边的老人们看在眼里,暖在心头。

孝敬老人,尊敬老人,早已融化在了周汝珍的血液里。

每年春节大年初一这一天,周汝珍给院里八十岁以上的老人们拜年时,必定双膝跪地,作揖磕头说:“大伯呀,老闺女给您老拜年了!”

前几年,县里要调周汝珍去县城的光荣院当院长。敬老院的老人们听说后,又集体找到周汝珍:“周院长,你不能走哇!”

善行感悟

周汝珍把温暖送给了敬老院里的孤寡老人,更把幸福的憧憬带给了社会上所有的老人。

周汝珍用自己的行动,擦亮了党徽,增光了党旗,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

同时,周汝珍的所作所为,也为社会提供了敬老院管理和服务的样本。

这一次,周汝珍坚定地说:“我就不走了,干到死吧。”

十几年前,她没能退休,她对敬老院里的老人说:“等把你们都送走了,我再退。”如今,她先后给一百多位老人养老送终了,她还是没能退休。

因为,敬老院里的老人,送走一个,又来一个,她是送不完的。

更因为,如今的敬老院与另一个福利院合并了,院里来了十几个被人遗弃的孩子,有脑瘫的,有残疾的,有智障的。这一下,周汝珍忙活得连自己的年纪也忘记了。

但是,青县金牛镇丰台堡村的村民们没有忘记:周汝珍已经七十岁了,她自己也是一位古稀老人了!

这片大地更没有忘记:这里有一个敬老院,敬老院里有一个几十年如一日的七十岁的大孝闺女——周汝珍!

善行荣誉

◎2008年入选中国好人榜

◎2009年度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

◎2011年度河北十大新闻人物

◎2012年度河北省道德模范

爸爸就是我的家

一个四岁的女孩儿需要什么?

需要爸爸妈妈抱在怀里的呵护和疼爱。

然而,她四岁那年,爸爸摔成高位截瘫,妈妈决然改嫁他人,她反而成了瘫痪在床的爸爸和年迈的奶奶的唯一依靠。

一个五岁的女孩儿需要什么?

需要在幼儿园里和小伙伴们一起唱歌、玩耍、识字。

然而,她五岁那年,身体还没有灶台高,却要承担起照顾瘫痪在床的爸爸和近于双目失明的奶奶的重任。

一个十一岁的女孩儿需要什么?

需要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和奔跑在青青的草地上,和同学们无忧无虑地学习、畅游。

然而,她十一岁那年,却用自制的板车,推着爸爸,带着奶奶,在大上海一边乞讨,一边为爸爸求医治病。

………

1997年4月,黄凤出生在安徽省五河县申集镇黄李村。

小黄凤四岁那年的冬天,她的天空突然坍塌:爸爸黄志仁在江苏打工时不慎从高空摔落,导致高位截瘫,大小便不能自理,吃饭、穿衣、翻身都要依靠别人。几个月后,妈妈因为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便提出离婚,随后改嫁他人。妈妈离开的那一天,小黄凤追在后面,哭着喊着,最终也没能留住妈妈。小黄凤眼前一黑,昏厥在地。

就连黄志仁也不能相信:妻子丢下他还能理解,怎么能忍心丢下小凤啊?

于是,黄志仁就想:自己死了算了,也许这样她妈妈可怜小凤,就会把她接过去照顾,孩子也不用跟着自己受罪了。

他决定用绝食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让黄志仁料想不到的是,看到自己不吃饭,小黄凤也不吃了。黄志仁绝食三天,小黄凤也罢餐九顿。黄志仁担心孩子饿出个好歹,就劝小黄凤吃饭,可是小黄凤又反过来劝他吃饭。随即,父女相拥,哭成一团。

黄志仁终于“妥协”了。

妈妈走了,屋顶塌了。原本完整的家,只剩下年幼的小黄凤、瘫痪在床的爸爸和患有眼疾几乎失明的奶奶。

正是需要父母呵护的小黄凤,却成了爸爸和奶奶唯一的依靠。

爸爸傻呆呆地盯着女儿,泪涌不止。小黄凤伸出嫩嫩的小手,给爸爸抹去泪水。但是爸爸的泪水更多了。这个可怜的男人,他现在拥有的,只有泪水了。小黄凤再次擦去爸爸的眼泪,像哄孩子一样,轻轻说:“爸爸不哭,爸爸不哭。”

五岁,六岁,这是一个怎样的年龄啊,这是一个还需要依偎在妈妈爸爸怀抱里撒娇淘气的年龄,这是一个任性地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的年龄,这是一个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哭会闹的年龄。而这个年龄的小黄凤,却用自己弱小的身躯,强韧地撑起了一个风雨飘摇的家。

小黄凤就像一棵柔弱的小树,虽然还无法撑起坍塌的屋顶,却用新绿的叶片,在暗淡的天空中摇曳着希望。

个头儿还没有灶台高的小黄凤,站在小板凳上,试着炒菜、煮饭、下面条;饭菜做好后,还要喂爸爸。小黄凤端着摇摇晃晃的大碗,常常把饭菜洒到爸爸的脖子里;平时,小黄凤会摸索着给爸爸洗脸、擦身、按摩,晚上每隔两个小时还要起来为爸爸翻身。在给爸爸翻身时,小黄凤力气不够,翻不动啊,她就用头顶着爸爸的后背,用牙咬着爸爸的衣服,使劲拉,使劲拽,直累得满头大汗。但她从不说累,她心里明白:“有爸爸在,我就有个家。”

在春天和夏天里,小黄凤会跟着邻居在自家菜园里播种和采摘蔬菜;秋天,她会在奶奶的口授下腌制咸菜。最难熬的是冬天,在刺骨的寒风中,小黄凤要在水井旁给爸爸和奶奶洗衣服。她一遍又一遍地搓洗,冻得实在忍受不了时,就把手放在嘴边哈哈气,然后再接着洗,这样,十根手指都变了透明的红萝卜。

………

小小一棵树,冰雪压不住,迎着苦难,她在长大。几年过去了,小黄凤成了一个干活儿勤快、动作利索的“小大人”。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黄志仁心疼女儿,领来低保金之后,偶尔会给小黄凤几块零花钱。可懂事的小黄凤,舍不得买零食,舍不得买自己喜欢的小饰品,她偷偷把零花钱全都用到了家里。有时候爸爸问起钱是从哪里来的,小黄凤就说是平常买菜时剩下来的。

善行者说

我没觉得我坚强,妈妈走的时候,我就哭了。

不管多难,我都要好好读书,以后还要带着爸爸读高中、读大学。有爸爸的地方就有家。

长大了,我想上医学院,成为医生或护士,可以照顾爸爸,也可以照顾别人。

随着年龄慢慢长大,一个强烈的愿望在小黄凤心底萌发:治好爸爸的病!要是爸爸能走路了,她想让爸爸带她去黄山,那是她在课本上读到过的最美丽的地方。这个愿望埋在小黄凤的心底,生根,发芽。

黄凤十一岁了,她要把心中的愿望付诸实施了。经过多次打听,她瞄准了上海的一家医院。

那时候,除了亲戚接济,黄凤家的生活费就是每月一百四十元的低保金。这些年来,他们省了又省,共攒下了一千元。她觉得,这些钱应该可以为爸爸治病了吧。于是,她决定去上海,越早越好。

黄凤恳求村里的电焊工叔叔,帮着焊了一副铁架,上面铺木板,下面装上四个小轮子。爸爸躺上去是一张床,黄凤推起来是一辆车。

这一天早晨,在邻居的帮助下,黄志仁躺在了铁床上。她们要到县城乘汽车,去上海。

天刚蒙蒙亮,黄凤带着奶奶,推起铁床,向县城走去。

从她们的村子到县城,五十多里路,那个铁床本来就笨重,上面又躺一个人,更是死沉死沉。正是初夏,太阳升起来,天气燠热。小黄凤推上七八里,汗水就浸透了衣服。坐下来歇一歇,喝口水,继续前行。黄志仁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对黄凤说,算了吧,咱们回去吧。黄凤推着车,脚步没有停。一直推了六七个小时,终于来到了县城汽车站。

大巴车的老板可怜他们,就免掉车费,并且免费装上那个铁床,把他们带到了上海。

2008年5月,十一岁的黄凤,带着全家仅有的积蓄,带着不能动弹的爸爸,带着视力几乎失明的奶奶,终于站在了上海街头。

这是黄凤平生第一次来到城市,河水一样的车流,直插天空的高楼,都让她看得眼晕。她用铁板车推着父亲,和奶奶一起,一边乞讨,一边寻找医院。为了攒钱,他们一天只吃一顿饭,一顿饭只吃一个馒头和几片咸菜。渴了,就到停车场接一碗自来水喝。晚上呢,一家三口就在天桥下栖身。

瘦弱的黄凤推着父亲在上海市内走哇走哇,直到第五天,总算找到了那家医院。但等待她的,却是一个绝望的消息:医疗费需要一万元。

黄凤一下子惊呆了,蹲在地上哭起来。擦干眼泪,黄凤决心继续在上海讨饭,为爸爸攒钱。可是,一连讨了两个月,也没有积累多少,而她就要开学了。于是,她们一家三口只得返回老家。

离开上海那天,黄凤望着这座中国最大的城市,不由得从心底涌上来一阵巨大的悲痛。

她想哭,但眼底早已没有了泪水。

黄凤是一个从苦难中走来的幼小的孩子,但她不是弱小者。在面临巨大困难的时候,她不俯首屈服,敢于昂首前行。

是的,黄凤本不该承受这么大的压力和磨难。但是,这些压力和磨难对于黄凤来说也并非全是痛苦和噩梦。

在自然界中,石墨和钻石的成分都是碳。然而,它们却是如此不同:一个乌黑松软,一个晶莹坚硬。那么,是什么造就了它们的天壤之别呢?是压力和温度。

科学研究表明,如果给石墨加上六万个大气压,再加上两千摄氏度的高温,石墨就可以变成金刚石晶粒。

我们眼前的黄凤,不正是这样的一颗金刚石晶粒吗?

2009年的一天,黄凤在电视里看到一条消息,北京有一家医院专治高位截瘫,而且价格便宜。黄凤心里一阵阵地高兴:爸爸的病有希望了!她决定利用暑假,带着爸爸去北京治病。

她开始为远赴北京做准备了。这次坐火车,铁板床太笨重,也不方便运输。焊工叔叔便专门设计了一个易于拆装的轻型木板车。

下火车后,黄凤让爸爸躺在上面。她拴上一条布带,用瘦弱的肩膀拉起板车,走进了北京的街道。

善行感悟

感谢小黄凤,又让我们重新理解生活,理解人生,懂得珍惜,懂得感恩。

是她,让这些再平常不过的道理熠熠生辉,成为我们最宝贵的人生信条。

父女两人一边乞讨,一边询问。一个月后,终于找到了那家医院。然而,根本没有床位,而且价格也远非电视上看到的那么便宜。黄凤再次绝望地哭倒在地。

开学时间快要到了,无奈,黄凤只好再一次踏上返程。

这一年,十二岁的黄凤到离家二十里的镇上读初中。她每天很早就要起床,给爸爸和奶奶做出早饭和午饭,喂过爸爸后,就匆匆赶路去上学。傍晚回到家里,再做饭,喂爸爸,最后才是写作业。

黄凤就像一只上满发条的钟表,嘀嘀嗒嗒地走个不停。但是,她心中的那支红烛一直在燃烧。治好爸爸的病,是她的最大心愿。

2010年4月,黄凤再次带着父亲来到北京求医。

苦人终有天眷顾!

黄凤的大孝之举,引起了北京武警总医院的关注,他们破例收治了黄志仁。

当医院干细胞移植科主任安沂华掀开被子,为黄志仁做体检时,他猛地惊呆了:“长期瘫痪卧床的患者极易出现褥疮、肺部感染、下肢血液栓塞等并发症,但在病床上躺了十年的黄志仁统统没有,身体的各项检查都十分正常。这个结果,通常需要三个人二十四小时轮流照顾才能实现。

然而,十年来,照顾黄志仁的竟然就是小小的黄凤,这真是一个人间奇迹!

医护人员都注意到:黄凤的手指关节特别粗大,与她的手腕明显不成比例,手上长满了厚厚的茧子,完全不像是一个十三岁女孩儿的小手,倒像是一个建筑工人的粗掌。

一只小小的蚂蚁,竟然做出了一头大象的壮举。在小黄凤的体内,蕴含着多大的能量啊!

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三》记载:“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意思是说,乌鸦是一种仁慈之鸟,小乌鸦刚孵化出来后,母鸦要哺育它六十天才会出巢飞翔自立。小乌鸦长大以后,老乌鸦飞不动了,不能自己找食物了,这时小乌鸦会反过来找食物喂养它的母亲。这就是“乌鸦反哺”的故事,它和“羔羊跪乳”一起,成为我国颂扬传统孝道的经典。

幼小的黄凤也许不知道这两个故事,但她的血脉里必定流淌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孝道因子!

道德建设,需要从娃娃抓起,这或许有些俗说的味道,却是构建道德大厦最坚固的基石。

北京武警总医院尽最大努力,为黄志仁做了四次神经干细胞移植手术。那些天,小黄凤始终不离爸爸左右,陪着他与病魔抗争。

术后不久,爸爸的腿开始有了知觉,竟然能够轻微地活动了。看着爸爸那双被自己抚摩了十年却从来没有感觉的双腿,小黄凤第一次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十年来,小黄凤似乎早已忘记笑的感觉了,她的脸上总是挂着一个花季少女绝不该有的忧郁,就像一个红彤彤的小苹果涂敷了一层厚厚的秋霜。

“真希望爸爸能早一天站起来。”小黄凤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女儿的笑容,就像一束温暖而亮丽的阳光,直直地照射进爸爸的心底,让这个曾经在无数个深夜里号啕大哭的中年男人,也开心地笑了一次。

能看到女儿的笑容,黄志仁觉得这比自己的腿好起来还值得庆贺。

十年来,女儿为自己吃的苦受的累,真是太多太多了!

“照顾爸爸,我一点儿也不觉得苦。就是再苦再累,我也心甘情愿。因为,只有爸爸在,我才有个家。”小黄凤转过身去,用手捂住脸……

两年里,北京武警总医院先后为黄志仁做了六次神经干细胞移植手术,他的病情明显好转。

几年来,社会上众多爱心人士为黄凤捐款捐物,帮助她的一家渡过难关。

黄李村父老乡亲的热心关爱,时时让黄凤感念铭记。村里将黄凤一家列为“五保户”,亲戚朋友帮助他们代种几亩粮田。

从初二开始,黄凤转入五河县二中。在申集镇政府的帮助下,为黄凤一家在学校附近租住了一套沿街的房子,可以方便照顾爸爸和奶奶。

………

每当有记者采访,或者参加电视节目的访谈,黄凤总会谈起关爱过她的人们:“在上海时,高阿姨每天都给我们送饭。在北京,武警总医院的吴阿姨、程叔叔……”只有说起这些善良的人们,黄凤忧郁的脸上,才会浮现出难得的笑容……

善行荣誉

◎2010年入选中国好人榜

◎2011年度第二届安徽省道德模范

◎2013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称号获得者

【善行瞩目】 一根布带系深情

清晨,雾霭朦胧,在浙江省磐安县县城通往冷水镇的山路上,一辆电瓶车在疾驰。

骑电瓶车的是一个瘦瘦的戴着安全头盔的年轻小伙子,后座上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与众不同的是,年轻人的腰间系着一根青色的布带,把后面的老太太和自己紧紧地捆在了一起。老人紧紧抱着年轻人的腰,像是在年轻时怀抱着自己幼小的孩子。

是的,如今这位老太太脑海里的记忆已经紊乱,当下的事情多已记不住,在她脑海里多是早年的事情,最清晰的就是有关儿子的画面。那时候,她抱着儿子喂奶,抱着儿子下田劳作,抱着患病的儿子急匆匆地往诊所奔跑……

一直跑了三十多公里的山路,电瓶车在冷水镇中学的楼下停了下来。年轻人解开腰间的布带,把老人背上楼,安顿在一间房子里,然后就走进教室,给学生们上课。

这个年轻人叫陈斌强,是冷水镇中心学校初中语文教师。他从县城带来的那位老太太,就是他的母亲。

小时候,陈斌强家在农村。九岁那一年,父亲因车祸去世,母亲独自把三个孩子抚养成人。不幸的是,2007年,母亲患染老年痴呆症,丧失了生活能力。

母亲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却也心灵手巧,孩子们小时候穿的衣裤、鞋子,都是她亲手缝制的。

跟许多农村妇女一样,母亲有着“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三个孩子中,母亲最疼爱儿子陈斌强,难怪姐姐经常酸溜溜地说:“你是宝贝儿子哟!”

陈斌强记得:夏天天热,他喜欢拿一张席子睡在阳台上。早上醒来时,身上总是多了一条毛毯。他知道,那是母亲半夜起来替他盖的。

陈斌强记得:上初二那年,他去表哥家参加婚礼。突然,一个鞭炮在他眼前爆炸,他当即眼前一黑,疼痛难忍,幸好没有把眼睛炸坏。晚上,母亲陪坐在他身边大半夜,轻声安慰他,一遍又一遍地给他擦拭泪水。临睡前,母亲又给他剥了很多橘子,整整齐齐码放在枕边。

陈斌强记得:他上了师范学校后,在家的时间少了。暑假寒假,他想去同学家玩几天,母亲总是不情愿地说:“你平时都在学校,放假了,让妈多看你几眼!”

陈斌强记得:母亲是一个很要强的人,事事不甘人后,虽然对他疼爱,但在学习方面要求极严。读小学时,天刚亮,母亲就叫他起床读书。旁边放一支粉笔,在地上画“正”字计数。课文一连要读二十遍,每读一遍,就在地上画一笔,总共要画四个“正”字。睡眼惺忪的他,常常读着读着就睡着了,然后就觉得耳朵一阵疼痛,那是母亲在拧他耳朵。有时他也会偷懒耍滑,趁着母亲不注意,偷偷在“正”字上多画几笔,不料被小妹揭发了,就免不了受到母亲一顿责打。

然而,母亲的严格教育,让陈斌强受益终身。

那时上学第一节课,照例是早读。因为在家已读得滚瓜烂熟,到校后常常翻开课本复读一遍,便在同桌惊奇的目光中,走到老师那里背课文了。所以,同桌私下称他“神童”。他能把一本语文书从头背到尾,母亲为此很得意。

陈斌强记得:上小学、中学时,他爱看书,家里穷,买不起,就到书摊上去租。尽管母亲非常节俭,但他每次要钱租书,母亲都满口答应。现在想来,他喜欢语文,最终当了语文老师,与母亲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陈斌强记得:母亲命很苦。父亲去世后,留下三个年幼的孩子:大姐十三岁,他九岁,小妹七岁。一个女人,拉扯三个小孩子太不容易。不久母亲带着他们改嫁了。然而没过几年,因家庭矛盾母亲又离异。毕业后的陈斌强到冷水镇中学当了老师,他把母亲接回老家和年迈的奶奶同住。可是祸不单行,没过几年,母亲竟然得了老年痴呆症。听到医生的这个诊断,陈斌强不敢相信:“母亲,我那聪明要强的母亲,怎么会得这种病呢?!”

陈斌强记得:有一次姐姐无意中对他提起,尽管患了老年痴呆症,但母亲有一个非常清楚的愿望,就是陪在唯一的儿子身边。那一刻,陈斌强流泪了。他知道,这辈子,是不会丢下母亲了!他要把母亲接来身边。

在我国古代,有传颂了千百年的大孝故事:从西汉经学家刘向编辑的《孝子传》,到唐高祖李渊命欧阳询等辑的《艺文类聚》、宋太宗赵光义命李昉等辑的《太平御览》,再到元代的《二十四孝图》,从“哭竹生笋”的孟宗,到“扇枕温衾”的黄香,再到“卧冰求鲤”的王祥,所有这些讴歌孝道的书籍、人物和故事,对形成我国传统的孝道,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陈斌强用一个布带展现出来的大爱孝心,也正是我国传统孝道的现实版本。

陈斌强的故事之所以引起那么多人的心灵回应,说明孝是人心中最深厚的天性。“百善孝为先”依旧是我们今天在社会道德建设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程中的一个最得力的抓手。

当时,陈斌强家在磐安县县城,他在冷水镇中学教书,儿子刚一岁多,妻子也在上班。妻子建议把妈妈送到养老院去。陈斌强说:“一个有时候连儿女都不认识的老人,送到养老院,怎能放心?”

为了照顾母亲,陈斌强硬是把儿子提前一年送进幼儿园。

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陈斌强做出了一个让世人感动的决定:他要天天把母亲带在身边!

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他每个星期一早晨都用一根布带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三十公里去学校上班,无微不至地伺候一个星期,周末再把母亲带回县城的家。就这样周而复始,月月年年。

开始,同事们都不太理解,说:“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带在身边照顾,一两天倒可以,常年如此怎么吃得消?”

可是,陈斌强做到了:一连五年,从未间断。

为了照顾母亲,陈斌强一天到晚连轴转:

晚上9时,服侍母亲睡下;

凌晨1时,准时起床抱母亲上厕所;

清晨5时,闹钟响起,他要赶在师生之前起床,将母亲的房间打扫干净,处理好母亲的大小便;

早上7时,喂过母亲吃饭后,开始学校一天的工作。

陈斌强的同事罗龙庆说:“我每天都看到他坐在小凳子上,给妈妈喂饭、洗脚、剪脚指甲……有时候下雨,晒衣竿上,挂满了陈妈妈的裤子,我就知道,那是她又把大便拉在了裤子上。这些,一重复就是五年哪。我觉得,他不只是一个语文老师,他还用行动教会了我们什么是‘孝’。”

尽管照顾母亲的事很多,可是陈斌强的教学工作一点儿也没落下:教着两个班语文课,负责教初一的广播体操,还总管着学校体艺2+1活动。两年前,他曾获得金华市教师技能比武一等奖。

陈斌强说:“我是跑着走的。”

善行荣誉

◎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孝老爱亲模范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全国师德楷模

善行举措

河北省“窗口”服务、生产经营及社会管理等三十七个行业主管部门,都结合各自的特点组织开展了“善行河北”主题实践活动。民政部门开展“心系民生、善行民生”活动;财政部门开展“善行财政、优质服务”活动;环保部门开展“善行河北、环保为民”活动;住建部门开展“善行河北、诚信住建”活动;交通部门开展“善行河北、善行交通”活动;商务部门开展“善行河北、惠民亲商”活动;卫生系统开展“修医德、强医能、铸医魂”活动……

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的特点,把广大职工、青少年、妇女组织到了活动中来。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善行河北——千万职工在行动”,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日行一善,做美德少年”活动,广大妇女积极参与“巾帼志愿者在行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