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九小姐与乾隆

山海经故事丛书:乾隆下江南的传说 作者:本社 编


九小姐与乾隆

一、同年同月同日生

清朝康熙皇帝有十几个儿子,其中第四个儿子叫雍亲王。雍亲王挖空心思想继承皇位,偏偏他的王妃不争气,生不出男孩子。

这天,雍亲王王妃又做产了,哇的一声,生下来又是个女的。气得雍亲王三天吃不下饭。

说也凑巧,这天雍亲王和王妃正在唉声叹气,一个心腹内侍为了讨王爷欢心,笑嘻嘻进来说:“叩见王爷!我家王爷添了个公主,陈家阁老添了个公子,公主和公子同年同月同日同时辰生,你们说奇也不奇,巧也不巧?”

王妃自己生不出男孩,听到别人生“公子”,越加触心,连说:“下去下去!”可雍亲王一听却高声叫道:“慢。好一个‘公主公子’,只一字之差啊!你送个请帖去,叫陈阁老把公子抱进王府来让我看看。”然后对内侍关照停当,就差他去了。

这一来,王妃被弄糊涂了。然而当雍亲王向她说明内中奥妙后,王妃不忍母女从此分离,就伏在案上呜呜哭泣。雍亲王说:“傻傻傻!你想想,公主在陈家会不会吃苦?正宫娘娘你要不要做?太子接任皇位你是不是太后?”

三句话,问得王妃哑口无言,终于收住眼泪,转悲为喜。

过了一会儿,陈阁老兴冲冲地抱着公子到王府。雍亲王把那公子抱过去,看看笑笑,笑笑看看,又把公子抱到内房让王妃去看。可是,当雍亲王再抱那婴儿出来时,面色变了。他对陈阁老喝道:“呔,一派胡言!明明是个女的,怎么说是男的?欺骗王爷,可知罪吗?”

这一记“闷棍”打得陈阁老全身打颤。“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没奈何,陈阁老只得跪下来连连叩头,说自己年老糊涂,请王爷开恩。

一个扮黑脸,一个扮红脸。这时,王妃出来了,她手拿玉如意,对陈阁老说:“阁老请起,王爷恕你无罪了。我喜爱这个小姐,赐她无价之宝‘玉如意’一个。愿她长大成人,一生荣华富贵,万事如意。你快谢过王爷,回府去吧!”

就这样,陈阁老把那公主抱了回来。他左思右想,越想越怕:这种事天知地知,他知我知,万一走漏风声,雍亲王定会对我下毒手的。于是借一由头,奏过康熙皇帝,告老还乡,带公主回到了老家海宁。

那么这个被掉了包的陈阁老儿子呢?他从此就留在雍亲王的身边。后来康熙一死,雍亲王真的当上了皇帝,叫雍正皇帝。那孩子也就成为皇太子了——他就是再后来的乾隆。这都是后话,暂放下不提。

二、掼碎玉如意

回头再说陈阁老回到海宁,把公主唤做“九小姐”。对她是百般照料,精心抚养,提心吊胆,唯恐出什么纰漏。

一年又一年,日脚过得快,转眼九小姐十六岁了。人家是“娘边的女儿骨边肉”,可是九小姐从来不在阁老夫人身边。年幼无知的时候,倒没什么,反正一年到头有奶妈和梅香丫头陪她在花楼上嬉戏;可是后来长大了,懂事了,“爷娘”待她虽然好,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玩的是奇花珍鸟,但总感到不是滋味。尤其是在九小姐十三岁那年,她生父雍正一登基,陈阁老更是战战兢兢,唯恐对这金枝玉叶的公主保护不周,便借口立出一条家规:相府小姐重千金,不可随便下花楼。这可把九小姐闷煞了:元宵花灯看不到,中秋大潮望不着,做相国的千金小姐,无非是一只金丝笼中的鸟,还不如平民百姓的女儿哩!她越想越气,躺在床上不起来。这一来,陈阁老和夫人可急煞了。九小姐饭不吃,茶不喝,要是闹出个三长两短,在皇帝和娘娘面前怎么交代呢!只得暂时答应让她下楼。

陈阁老夫妇为了这事,日愁夜愁,常常在房里私下商量,但总想不出一个妥善的办法。这一天,阁老夫人说:“我看还是给她配一个新科状元郎,从此夫唱妇随,我们也可脱掉干系。”陈阁老摇头叹道:“唉,此事谈何容易!你妇道人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难道忘了,她是皇上的公主!要是我擅自做主,一旦这乘龙快婿不合娘娘心意,岂不反而有罪!如若奏明皇上,由他定夺,那等于故意泄密,罪加一等。唉,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在十六年前去生个男孩子,结果换来这样一个公主!说她是皇家人,皇家又不相认;说她不是皇家人,娘娘有玉如意在此。罢罢罢,好在公主年纪还小,过个一年半载,再作商议吧!”听陈阁老这么一说,夫人想想也是,对九小姐的婚事,只好暂且不提。

无巧不成书。陈阁老和夫人说的秘密事,却被在花厅外面走过的梅香听见了。这梅香是九小姐的贴心人。九小姐十岁的时候,她就给九小姐当使女了。她比九小姐大两岁。六个年头,她服侍着九小姐,无话不说,无事不谈,情同姐妹。此刻听了九小姐的身世,又是吓,又是悲。吓的是,如果走漏风声,难免有灭顶之灾。悲的是,想不到小姐就是公主,公主也有这不明不白的苦情!梅香想到这里,心里一阵难过,慌忙离开花厅走廊,生怕被陈阁老看见,惹出是非来。当她回到花楼时,心里突突乱跳,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九小姐见了奇怪,忙问她这是为何。梅香含糊说没有事,只把头低着,不敢看九小姐一眼。

九小姐生气道:“怎么?有事瞒着不说!我一向把你当亲人,可你现在却把我当外人了?”

梅香被问得目瞪口呆,心想:小姐平日真心实意待我,我今日对小姐就不该假心假意。心一横,就把刚才听到的话一五一十全告诉了九小姐。

九小姐一听,愣住了。她摘下身上佩戴着的“玉如意”,看了看,摸了摸,终于明白过来:陈阁老确实不是亲生爷,夫人曾经说过,这“玉如意”是娘娘赐的。娘娘还说愿我一生荣华富贵,万事如意。天哪!做父母的把女儿一出生就抛弃了,这还有什么情?这算什么“万事如意”?公主手一挥,嘭啷啷一声响,把“玉如意”掼碎在地上。这一来,吓得梅香慌忙跪了下来。

九小姐见梅香浑身打颤,就好言劝慰说:“梅香别怕,我不会去追问阁老和夫人的。爷娘既然不要亲生骨肉,我何必去问!快起来吧,你是个孤儿,我也没亲人,你就是我的亲人啊!”

梅香含着眼泪说:“谢谢公主!”

九小姐说:“什么公主?我不稀罕!快别叫。今后叫我妹妹好了。”说着扶起梅香,禁不住滚下了辛酸的眼泪……

这真是:只道男尊女卑民间事,谁知皇家男女也有分!说什么“万事如意”尽欺人,掼碎了宝物难解公主恨!

三、私情结识豆腐郎

自从掼碎“玉如意”之后,九小姐更感到人世茫茫,只身孤零,怨愤满怀。她再也不想下楼,每日里只借弹琴、吟诗解闷,或者和梅香站在花楼的走马廊上凭栏闲眺,思量着今后的日子,恨不得生出两个翅膀,飞出这门深墙高的阁老府。

这天夜里,天气闷热,九小姐又翻来覆去睡不着,一早就起床,呆痴痴地站在走马廊上。正沉思着,不觉手里的一把檀香绢画扇掉到楼下。正好后院小门吱嘎一声响,一个身穿青布衣裳的后生,挑着豆腐进门来。这后生约莫十八九岁光景,生得五官端正,眉清目秀,此刻正怯生生地朝阁老府的大灶房走去。忽然,他见到地上有把扇子,便放下豆腐担子,捡起来看了看扇面上的诗句,只见上面写着:

虎狼虽恶却爱幼,

昏皇无道弃亲生。

满腹怨屈无处诉,

牢笼闷煞吟诗人!

一看这诗句,吓得那后生心慌意乱。他想把扇子放回地上,但又觉得不对,万一此物被陈阁老照眼,这写诗人的性命定然难保……正为难,抬头猛见花楼上站着位小姐,见她又羞又急,嘴张张,想喊又不敢喊。幸好梅香从天井走过,那后生就赶忙把扇子递给梅香,告诉她这是上面掉下来的,说完挑起豆腐,低着头就向灶房走去。九小姐这才放下心来,心想:看来这后生是个善良的人,要是这诗句被另外人看见,难免要惹出祸祟。九小姐想到这里,不免朝那后生的背影又看了几眼。

一会儿梅香已上楼来,九小姐接过扇子,脸一红,就转过头去看盆里的罗汉松。梅香觉得九小姐有什么心事,就故意问:“小姐啊小姐,罗汉松天天看,有什么好看的?”

九小姐说:“我不是只有天天看罗汉松过日子吗?唉,罗汉松已经活了几十年,不知我还能活几春!”

梅香劝慰道:“小姐别这样说。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小姐保重身体要紧。”

九小姐问梅香刚才楼下拾扇子的是什么人。梅香说:“他叫豆腐阿二,住东门外九里桥村。以前是他爷每天送豆腐来的。一个月前他爷过世,如今只好他自己来送了。阿二孤苦伶仃,是个苦命人。不过他手脚勤,心肠好,肯帮助村邻。人又生得清清秀秀,伶伶俐俐,得人欢喜。所以九里桥的人都叫他‘豆腐郎’。”

九小姐听了笑笑说:“叫个‘豆腐郎’还有这许多讲究呀?”

梅香说:“那当然。不过小姐,豆腐郎他家道贫穷,至今还娶不起亲呢!”

九小姐白了梅香一眼,说:“他娶不起亲与我何干?”便立起身,进内房去了。

第二天,九小姐又起个早,站在走马廊上想再看看豆腐阿二。可是阿二挑豆腐进来时,眼睛看鼻尖,头也不敢抬。她要看也看不仔细。

第三天,九小姐起得特别早,她从箱里拿出个小布包递给梅香,说道:“梅香,看豆腐阿二没爷没娘的,这里面一点碎银子,给他去买件衣裳穿穿吧!”

梅香听了呆一呆,马上就笑嘻嘻地说道:“小姐放心好了,我会交给他的。只是里面厚厚实实的,还有什么呀?让我也看看嘛。”

九小姐说:“不能看,不能看!看了要罚你跪床脚。”她说是这样说,可脸上却笑嘻嘻的,说完马上转入厢房。梅香向房门嘴一撅,忙把小布包打开一看,啊哈!除了些雪花银子外,还有一块黑布料子。小姐呀小姐,你真是个心地善良多情女,不爱王孙爱布衣。你有这个心,我梅香就给你牵线搭桥吧!梅香正在想着,后院小门一声响,阿二又挑豆腐进来了。梅香连忙包好小布包,走下楼去,在小门外面等着。过一会儿,阿二挑着豆腐板出来,梅香喊了一声阿二哥哥,说:“我家九小姐看你可怜,送你点雪花银,你去买件衣裳穿穿吧!”

阿二感到很突然,忙推辞说:“不敢当,不敢当。好姐姐,布料我领情,银子不敢收。”

梅香说:“什么领情不领情!我家小姐是行善修身。你不拿去,她要生气的。拿去吧,拿去吧!”不容多说,把小布包塞到阿二手里,就管自己回进后院。

第二天,豆腐阿二挑豆腐来阁老府,还带着一包海宁鲜红枣来。阿二一见梅香,就说:“梅香姐姐,这包鲜枣子,请姐姐和九小姐尝尝鲜。谢谢九小姐行善布施。”

梅香故作生气道:“喝,好无礼!也不当面向我家九小姐叩头道谢,没这样便宜的事!快把豆腐挑到灶房去,把空担子放门外边,我带你去见小姐吧!”原来阁老府的后院小门,平时也只有挑柴、挑水的人进出,现在这么早,更加僻静。所以豆腐阿二也就跟着梅香上了楼。可是当梅香进房去通报九小姐时,豆腐阿二却在门外愣住了:这是小姐的花楼,怎好随便上来呀?急得他满头汗水涔涔,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梅香进了绣房,叫了一声小姐,说:“阿二哥哥当面向小姐道谢来了。你见也不见?”

九小姐说:“啐!这是我的绣房,谁叫你带他来的?死丫头!”

梅香说:“那叫他回去——”

九小姐说:“快叫他进来,免得被别人看见。”

梅香手一拍,回身出去,将豆腐阿二一把拉进房来。可是豆腐阿二不敢看九小姐一眼,只是向九小姐作揖,并说:“昨天承蒙赠送衣料和银子,今日阿二特来叩谢九小姐!祝九小姐一生荣华。”说着,又作了个揖,转身就想回去。九小姐却把他叫住了:“豆腐郎,请坐吧!你不知道,你是个孤苦伶仃的人,我也没什么荣华可言!”

豆腐阿二说:“小姐怎比我们手艺人,请勿见笑。”

九小姐说:“一点不见笑。我在此困顿十六载,虽生如死。倒不如像你这样做做吃吃,反而自由自在。”

豆腐阿二越听越糊涂,九小姐是相国千金,她有什么苦楚呢?想到此,不由抬起头来,却见九小姐柳眉微蹙,杏眼含忧,正怔怔地凝视着他。豆腐阿二一见如花似玉的九小姐,此刻正像梨花带雨,也不禁有万种怜悯涌上心头,只是相对不语。过一歇,九小姐叹口气说:“唉!豆腐郎,我对你怎么说呢?你是个好心人,也许你以后能知道……”说着,掩面走进内房去了。

梅香带豆腐阿二悄悄下楼,把他送出后院小门,告诉他九小姐的苦情。只说九小姐从小被父母抛弃,并非陈家亲生女儿,但又不讲出她是公主。

豆腐阿二十分同情九小姐,从此他每天进出阁老府后院,总要抬眼看看花楼。要是梅香带他上花楼去和九小姐相会,他也从不推辞。他横了一条心,只要九小姐愿意,他一定要帮助九小姐逃出阁老府这个“牢笼”,让九小姐自由自在地过日脚。

四、宁死枣林

九小姐是皇家遗弃的可怜女。豆腐郎是孤苦伶仃的单身人。他们两人自从相识以来,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像钱塘江的浪花,劈也劈不开;像并蒂的莲花,一个身子一条根!你怜惜我,我怜惜你,生要生在一起,死要死在一块。

一天,两天,到八月十五中秋前后,来海宁看潮的人,很多很多。阁老府也来了不少官亲富戚,热闹非凡。人家说,八月中秋月团圆,九小姐却是骨肉分离无人问。她想想又伤心起来,饭不吃,茶不喝,急得梅香一早又偷偷地带豆腐阿二来到花楼,要他劝劝九小姐。这天九小姐别的话都不说,只问道:“豆腐郎,豆腐郎,你能可怜我吗?”

豆腐阿二说:“你心这么好,怎么不叫人怜爱呢?”

九小姐说:“好吧!囚此一生非我愿,自由一日心也甘!你既然怜我爱我,我要离开这阁老府。今天看潮人多,府里乱哄哄的,我们就走吧!到你家住一天,今后上南落北就由你定了。”

说走就走。九小姐和梅香换了衣裳,混出阁老府,出东门来到九里桥。说是远地亲戚,就在豆腐阿二家住下来。阿二忙买来两升米,买了几样菜。到晚上,梅香倒了两杯酒,请阿二哥哥和九小姐喝一喝,叫他们两个人叩个头,就算结亲了。

九小姐在阿二家吃了一天开心饭。豆腐阿二也忙了一天。修箩筐,整扁担。晚上还磨豆腐。打算明天出个早市,把几板豆腐卖了,就带着九小姐和梅香到别的地方去安家。

谁知风吹草动,他们哪里料得到在一夜之间,事情竟起了变化。原来九里桥有个地保,那天见阿二家来了这样两个女客,心中犯疑;后又听到阁老府在找人,于是半夜三更就前去通风报信。四更天,阿二正在做豆腐,只听得远处人声喧闹,开门出去一看,见老远有一排灯笼火把,直向九里桥而来。阿二一看方向,知事情不妙,连忙进屋推醒九小姐和梅香说:“不好了!东门口一片灯笼火把,一定是阁老府追人来了,我们快逃吧!”

梅香说:“阿二哥哥,三个人一起,恐怕逃不脱。我有个娘舅在松山,我和九小姐暂到那边去躲避。我们先走,你管自己做豆腐,就说两个表姐妹都回去了。他们也奈何你不得。等事情平静了,你再到松山来。”

豆腐阿二听了梅香的话,想想也对,就催促她们赶快动身。自己心里捏定主意,等会儿阁老府人一到,我打死不露牙,屈打不成招,我多受一个时辰的苦,让九小姐她们多跑一个时辰的路。她们逃了生,我死也瞑目了。

豆腐阿二等九小姐和梅香都走了,就打起精神做豆腐。这时,阁老府的一伙人也气冲冲地赶到了。他们瞪着眼向豆腐阿二要九小姐。豆腐阿二说:“我是做豆腐的,知道什么九小姐十小姐!”

阁老府的小总管一声吆喝,手下人乒零乓啷撬呀翻呀,搜了半天,连个九小姐的影子也没有。

小总管冷笑一声道:“哼!碗不漏金,盆不漏银,九里桥里外都围住了,看她们往哪里走!”说着手一挥,一伙人便到村外去搜查。

不知是谁在枣林里喊了一声:“在这里,快……快来啊!”小总管就带这伙人冲到枣林去。一看,九小姐在一棵枣树上吊死了!小总管吓得倒退三步,因为陈阁老交代过,找到九小姐,不许伤她一根毫毛。现在见九小姐死了,如何是好?他再仔细一看,见九小姐的罗裙上还有血书。血书上写着:

报我义郎,宁死枣林;

公主何惜,劝莫害人。

原来九小姐和梅香逃出来后,天又黑,心又急,跌跌绊绊,不久就失散了。九小姐从不出门,不认得路,东摸西摸,摸到枣林里去了。等再摸出来,林外已有人守着,看看无路可走,便对空长叹一声,咬破指尖,在罗裙上写了血书,上吊死了。

这里小总管看了血书,虽然不明白内中底细,但也知道此事非同小可。赶忙叫手下人把九小姐尸体用布包好,偷偷抬回阁老府。阁老一看血书,吓得面如土色,这事要是传扬出去,那还了得!因此吩咐下人:一不要捉拿豆腐阿二,二不许走漏风声,只说九小姐病死了。

然而豆腐阿二却不知道九小姐已经吊死,到天亮看看阁老府的人都回去了,就连忙挑起箩筐家什,喜滋滋地到松山去找九小姐。可是到了松山,梅香找到了,却不见九小姐。豆腐阿二呆痴痴地哭了起来。从此他成天在松林里找呀寻呀,一天两天三天,他始终找不到九小姐,后来也不知去向了。

九小姐屈死在九里桥的枣林里,也不知为什么,从此以后,那里的枣树就年年衰败,最后成了一片荒野。

五、母子相会难相认

九小姐死后的第九年,一日,她生父雍正突然暴亡。陈阁老留在京城里的那个与九小姐同年同月同日同时辰生的儿子,雍正早立密诏传位给他,如今是风华正茂,煊赫荣耀。雍正一死,他理所当然地接位登极,改年号为乾隆。

乾隆皇帝自小钦慕“康熙盛世”,即位以来,学他“老祖宗”治理朝政,诸事倒还算顺利。只是一桩,在他十四五岁的时候,曾隐隐约约风闻自己的身世,一直心存疑窦。

这一天晚上,皓月当空,光华遍地,乾隆独步御花园。此时更深人静,万籁俱寂,忽听殿角小房里传来絮絮低语声。乾隆信步来到窗下,从窗纸缝隙中探看,只见一个白头宫人和一个青年宫女靠在床上闲聊:“嘻嘻,你可知道,当今皇上不是先帝的真种呢。这件事除了我以外,如今知内情的可说没有了。”她说得高兴,真有“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的样子。

青年宫女说:“干娘,你说不是先帝真种,难道却是假种不成?”

白发宫人“嗯”了一声,她乘着酒兴,便絮絮叨叨地把当年雍亲王“掉包”之事,说了出来。末了关照说:“切勿泄露半点口风,否则就要大祸临头!”青年宫女听得毛发直竖,呼的一声,吹熄了灯。

第二天,乾隆密传那白发宫人单独见驾。那宫人吓得浑身发抖。乾隆和颜悦色,好言抚慰。那宫人只得一五一十奏道:“……奴婢当时只管烧水,那洗生的婆子是我的表姨。她偷偷地告诉我,王妃生下是个女的,却说是生了男的。王妃吩咐我表姨不许多嘴。”

乾隆若无其事地问:“你那表姨呢?”

白发宫人战战兢兢地说:“自那晚和我说过这句话后,就下落不明了。”

乾隆沉思片刻,说:“哦。你还对谁说过?”

白发宫人说:“奴婢对天发誓,再没有对谁说过。昨天晚上,是奴婢该死,多喝了一杯酒,才第一次和与我同住的干女儿谈了几句……”

乾隆微微点头:“好,好!你能够对朕说实话,忠心可嘉。”就呼近侍取过酒壶,斟了一小杯,笑容可掬地说:“为我大清,愿你全福。朕赐你一杯酒,喝吧!”

自发宫人颤抖地接过杯子,看看杯中的酒,禁不住泪流满面,狠狠心仰起脖子,一饮而尽……

就这样,乾隆证实了自己真的不是雍正的亲生子。他的亲人,却远在浙江海宁,于是动了省亲之念,传旨巡游江南——他六次南巡,四到海宁。每到海宁,几乎都在陈家逗留。

第一次来时,陈阁老夫人还在,乾隆召见了她。老夫人满头银丝,由两个丫环扶了出来。情知眼前的皇帝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子,然而不敢相认,只好由丫环扶着,颤巍巍地跪了下去。乾隆眼看着年过古稀的生母,此刻正跪在自己的面前,欲过去抱住大哭一场,却又不敢越礼,只得安慰道:“阁老是先帝重臣,朕无缘,未获一见,深以为憾。今日得见老夫人慈颜,实是平生大幸!”老夫人答道:“老身生不逢辰,阔别皇城多年。不想今日还能拜见我皇,一睹龙颜,死无遗憾了。”说罢,呜呜咽咽哭了起来。这时,乾隆才离座起身,亲自扶住老夫人,暗暗垂泪。当即厚赐金银财物,并祝老夫人健康长寿。

接着,乾隆到书房小坐,向壁上陈阁老遗像默哀良久,泪痕满面。

在接见阁老的儿子时,乾隆显得特别亲热,再三赐坐,促膝交谈。言谈中洋溢着长兄之情,又频频注目审视对方的面貌神态,弄得陈公子很窘,低头不敢仰视。

陈府上下都暗暗诧异:当今的皇上对这里为什么如此深情?陈府有个丫环眼睛特别尖,偷偷对另一个女仆说:“你看皇上的相貌,简直和我家公子同一个模子里铸出来一样,好像一对亲兄弟呢!”——这句话后来传到老夫人的耳朵里,只说她不避忌讳,罚打了二十大板。

乾隆还问起了九小姐。陈公子只得转弯抹角以死情相告。当天乾隆带随从便服出行,在九里桥找到枣林。那时枣树已经稀疏,夕阳映照着衰败的枣林,景色十分惨淡。乾隆在此徘徊良久,太息不已。

六、千秋奇名高天赐

有一次,乾隆南巡又到海宁。他见陈府后花园有一座楼阁的门关得严严实实,门上满是尘灰蛛丝,铁锁上锈迹斑斑,显然多年来未曾开启。陈府的人奏称:“先老爷有遗言,此楼永远封闭,不准进去。”乾隆不顾,命令敲开铁锁,扫尘登楼。只见楼上有一佛堂,当中香案桌上摆着一只油漆的檀香木盒,贴有封条。乾隆打开木盒,盒中放着一张小纸条,写道:“高氏子孙来了。”

乾隆觉得十分奇怪,立即将纸条塞进衣袋。从楼上下来,他就索取宗谱细看,见里面记有高氏入赘一事,于是询问详情。原来这高氏叫高海生,是乐清县西乡高岙村人。康熙年间逃荒到海宁,在陈家帮工。因陈家无后,见高海生忠厚老实,人又聪明,就将他招为入赘女婿。高海生与陈小姐婚后就得一子。这孩子聪颖过人,六岁入蒙馆,学业猛进,文思敏捷,后来连考连捷,中进士,点翰林,很快升到内阁尚书——他就是康熙朝闻名的陈阁老。

乾隆意外地得悉此事,想想自己的宗源,原来经过这许多转折,不禁暗暗称奇。从此以后,他在微服察访时,就化名为“高天赐”。他对这个化名很得意。因为这样既暗喻自己的皇位并非世传,而是高天所赐;也表明他祖上本来姓高。

总之,乾隆一生,对海宁陈家始终礼遇不衰。他最后一次到海宁时,还特地送给陈家《四库全书》一部,永作留念。据说乾隆朝编修的《四库全书》共手抄七部,分藏在北京、南京、沈阳、杭州及热河行宫等处,而僻处海隅的海宁却破例得有一部。

乾隆还想到高海生的故乡乐清一游,因种种缘故没有成行。有一次他微服简从,溯富春江到达金华,又乘马抵丽水。侍从骗他说,乐清山高水险,道路不宁。他举目东望,云天相接,高峰颠连,而溪流穿峡,舟如过鲫,徘徊久之,叹息而返。

他的老师齐召南,是天台人。他就向老师询问了乐清风土人情及雁荡景色。有一次,他翻阅全国舆图时,对身边大臣说:“乐清是个好地方,这个县名也很有意思,可惜朕未去过。今后凡是发往温州府转各县的公文,在驿马经过乐清县时,准许乐清知县优先拆看。”

所以,乐清知县比温州知府往往先一天看到上司的公文哩。民间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小小温州府,大大乐清县。”

董天泽 林海 搜集整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