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戴叔伦

豪放词 作者:钱志慧 著


戴叔伦

(约732—约789)

字幼公,唐代诗人。出身隐士世家,祖父及父亲都一生隐居而未出仕。“安史之乱”后中进士,曾任新城令、侍御史、抚州刺史等,政绩卓著,是名出色的地方官吏。诗歌题材丰富,以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最有意义;诗风清淡,多表现隐逸生活及一种闲适情调,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

调笑令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词译】

边塞草原,一望无际的边塞草原。春来绿草如茵,秋来枯黄凋零,一年一年还有循环往复的时候。可我这个戍边的士兵,却遥遥无期地守在这里,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家乡。眼看着从青春少年变成白发老人,仍然还在等待归期。连日的降雪终于在今天晚上停下了,阴山南北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雪。一轮明月挂在空中,千万

① 边草:指边塞的草原。

② 来:语气助词,无意义。

③ 山:指阴山,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④ 雪晴:意指雪停。

⑤ 胡笳:一种蒙古族的乐器。里的江山都笼罩在洁白的月光下。可是月亮啊月亮,此刻你的光芒是否也正照在我的家乡?在这边塞的苦寒之地,我只有望着你来寄托思乡之情。不知从哪里传来胡笳的凄凉声调,一声声那么哀切,就好像我思念家乡的心,满是悲凉。

【评析】

戴叔伦的词作仅有这一首《调笑令》留存于世。这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全词以白话式的艺术手法,描写了戍边士兵悲剧的人生遭遇和凄切的思乡之情。唐代中晚期,由于边境战争的不断发生,边塞生活成为诗词创作的常见题材。这首小令与另一首韦应物的同名小令一起,均以边塞生活为主题,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全词以边草起兴,“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慨叹戍边士兵的命运凄惨,连边草都不如。边草秋去春来,枯干凋零后来年还有重新发芽的时候,而戍边的士兵却从少到老,无人关心,不知道何时能回家,只能遥遥无期地驻守在这里。词人在这里用边草“尽”来衬托兵“老”,充分表达了对戍边士兵的同情之意,暗指当时朝廷对戍边士兵的漠不关心。接下来词人的视线从戍边士兵身上转到了塞外的辽阔风光,“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这是一幅极其广袤的画卷,但词人将时间点安排在降雪之后,更加突出了边塞的苦寒情境。想象一下,一眼望去,大雪覆盖下的边塞无边无际,万籁俱寂,只有月光照射在冰天雪地之上,反射出凛凛的寒光。在这种场景下,戍边的士兵显得多么渺小可怜,只能望月思乡。望月思乡是唐代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大诗人李白就写过“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里的“千里万里”除了写边塞的辽阔、月光的普照外,还暗指戍边士兵离家之远,从而更烘托出思乡的凄切之情。结尾“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直接点题,“明月,明月”再次强调了望月怀乡的中心思想,增添了音乐感。望见明月已经让人思乡之情漫溢,偏偏不知从哪里响起了胡笳的音调,悲凉呜咽不堪听闻。胡笳是胡人的乐器,用在这里,既是烘托“愁绝”的氛围,也点出了“愁绝”的原因,胡人还未臣服,战争还未结束,且不知何时能结束,归期遥遥,看不到希望。

戴叔伦的这首《调笑令》极具艺术感染力,全词以写自然景物为主,通过边草、积雪、明月、胡笳声等烘托出戍边士兵的思乡之情,层层烘托,最终自然凝成“愁绝”二字,余味悠长。词中使用的重叠结构形式,循环往复,节奏鲜明,极有音乐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