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世纪末情绪与现代文学经典的生成

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第六卷)现代卷 作者:范捷平 等 著,吴笛总 编


第一章
世纪末情绪与现代文学经典的生成

按照洛文塔尔的文学传播理论框架,如果我们研究20世纪文学经典生成和传播问题,那么它一定与当时的文学“传播力场”,即创作者、读者、文本生成环境、接受语境等张力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20世纪早期的文学主流是现代主义文学,它与人类的文明史进程、战争和社会变革密不可分,具体举例来说,它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语境密不可分。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Siemens)制成发电机,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Gramme)发明电动机,1876年美国人贝尔(Alexander Graham Bell)发明了电话,1879年美国人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发明电灯……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迅速发展起来。西方迅速地跨入了电气时代和都市化时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