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悲歌一曲话兴亡顾炎武《京口》二首之一赏析

明清文学名作欣赏 作者:吴小如,梁归智 等著


悲歌一曲话兴亡顾炎武《京口》二首之一赏析

◎ 卢兴基

作者介绍

卢兴基,1933年生,江苏无锡人。1956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至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曾任《文学遗产》编辑部主任,编审。研究方向为明清文学和文化思潮,兼及元好问和金元文学。

推荐词

顾炎武是封建时代的一名读书人,他是以当时的国家民族的观念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感情的。这一观念,尽管和我们今天已经有所不同,但他在诗中抒发深厚的爱国情怀,还是值得我们高度肯定和赞扬的。

顾炎武是我国著名的古代思想家。他身处17世纪明末清初的动乱年代,同时也写了大量的反映这个时代的诗歌,记录自己曾经参加过的抗清斗争,抒写对于故国河山的眷恋,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的同情。风格悲壮激越,雄深沉毅。作为清初爱国遗民诗人的代表,他的诗,也是极有成就的。

“京口”是一地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以它为题的诗,顾炎武曾经写过多首。他曾多次到达这一地方,第一次,是1645年春,南明弘光朝授予他兵部司务的职务以后,顾炎武到京口视察,写下了《京口即事》二首。那时清军已陈兵江北,虎视眈眈,形势已是风声鹤唳般的危急,但诗人的精神还是坚定乐观的,有与入侵者决一死战的气概。第二次,就是写作本诗时的1648年的重游。

京口与扬州的瓜洲渡隔江相望,历来是江防要地,又是拱卫南京的门户。南宋著名的诗人陆游的《书愤》诗中,曾以“楼船雪夜瓜洲渡”与“铁马秋风大散关”对举,可见这个地方形势的险要。可是由于南明政治和军事的腐败,这个地方并没有发挥军事重镇的作用。清军渡京口,很快就攻入南京,弘光帝在太平被俘,这个小朝廷顷刻瓦解。紧接着整个江南的抗清也失败了。

顾炎武这次重游,距上次视察,时间差不多已过去四年。山河易主,历史已经朝着诗人不愿想到的方向逆转,旧地重游,自然更是一番感慨和悲哀。

这里作的是《京口》二首之一。诗是这样写的:

东胡北翟战争还,天府神州百二关。末代弃江因靖卤,当年开土是中山。云浮鹳鹤春空远,水拥蛟龙夜月闲。相对新亭无限泪,几时重得破愁颜。

诗人面对滔滔的江水,陷入了往事的沉思:……抗清失败了,但原因是什么呢?扬州的殊死抵抗,江阴城的坚守,松江、嘉定人民的自发起义,说明人民不愿为奴隶。但朝廷腐败,和战无方,前方将士缺乏好的坚定的指挥者,人民依靠自发的反抗,终于被各个击破,大明三百年基业毁于一旦。诗人此时的感情是悲沉的,甚至是忧伤的。战争的洗礼,促使诗人作出严峻的反思。总结兴亡,可能会给人们带来信念和希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