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Chapter 1 成大事者,都敢对自己下狠手

越孤独越自由 作者:傅踢踢 著


“回避,躲闪,辗转腾挪都毫无作用,

既然来的总是要来,

迎着刀锋而上恐怕是最好的选择,

起码节约时间。

上天当然不会厚待你,

但自己可以成就自己。”

不走捷径,才是最快的道路

1

香港专栏作家陶杰有一则广为传播的金句:“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作出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生命的奇妙在于,突破界限的尖峰时刻,往往藏匿在持之以恒的拉锯之中。而说时容易,要真切地懂得,除了亲身蹚过泥泞的沟壑,穿越曲折的河流,别无他法。

和身边很多同龄人一样,我前30年的人生还称得上顺遂。儿时学习也好、玩乐也罢,多少依仗投机取巧。高考过后,进入素以“闲系”闻名的新闻专业,论文考试都是临时突击。凡有快车道可走,毫不犹豫,从来没把下苦功夫放在心上。也是因此,很长的时间里都谈不上蜕变,成长只在缓慢的轨道上延续。

最直观的转折,发生在2011年。毕业在即,想谋求对口的工作,我提早一年到本地一家主流媒体实习。

在那里,我受到很多优待,也付出不少努力。除了日常的采写,还想着和大家打成一片,于是去了解每位老师的星座脾性,和文艺女青年聊电影,听新妈妈分享育儿经。报社搬迁的当口,还会充当灭鼠先锋,在偌大的办公室循着气味,捕捉误食毒药的“四害”。

彼时的生活也不算幸运。家里有长辈生病,平生第一次等在空旷的手术室外,守着时开时闭的电梯,看着有关无关的人流,内心茫茫一片,像污染指数爆表的雾霾天。

如是又拖了三四个月,每天从城市的东北换乘地铁到西南,盼着笔试面试早日到来,得到的却是暂停招聘的噩耗。那时候矫情,认定此天亡我,非战之罪,满腹牢骚,辗转去了另一个单位。

很多个夜晚,当车马的喧嚣归于平寂,有闲暇发呆,我都为遭遇的不公而烦恼。随之而来的,是对宏愿难酬前途未卜的忧虑。如果当时钻在牛角尖里,没能想通,眼下的一切都会是另一副模样。

回头看看,人生充满了“危险”,每一次抉择同时意味着失去。可放下对最想要的东西的执念与贪图,也会发现,每一点付出都承载着命运的深意。

2

在我从小所受的教育里,努力的地位,是远低于天赋的。好像天资聪颖的孩子更为老师喜欢,而拼命付出,看起来总有些笨拙。

几乎所有人都认定,读书这件小事,分分秒秒专心听讲,回家功课兢兢业业,花了老大力气才考个好成绩,算不得什么能耐;有一搭没一搭地学着,该打游戏打游戏、该谈恋爱谈恋爱,还能名列前茅,才是真本事。

不时还会有那种招人嫌弃的同学,拿到一张90多分的试卷,情绪低落地说“哎呀这次发挥好差”。考前分明紧赶慢赶地K书,却始终坚称在玩。在这背后,逻辑预设是相通的:认真是蠢笨之人的选择,智商欠费才要拼命努力。

如今有一句流行语——“认真你就输了”。我批评电影价值观扭曲,会有人说,生活压力那么大,进影院不就找个乐子,认真你就输了;我讲述爱情里人性的暧昧和阴暗,会有人说,人活一辈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认真你就输了;我写流行歌曲的故事,提及明星的轻浮或辛苦,依然有人说,娱乐圈不就这么回事,认真你就输了……

按我理解,认真你就输了,本意是一种宽慰。凡事不必偏执,更不要钻牛角尖,行至死路,不妨留一点后退的余地。这里的“认真”,对应的是“认死理”。

可很多人援引这句话,论频繁程度,俨然已经以此作为大量事情的前提。还没有付出什么,就做出超然物外的姿态,乍看是一笑而过的潇洒,实质是无所作为的消极。在这里,“认真”关联的是“努力”。

接触更多人,经历更多事之后,我渐渐懂得,人和人的天资固然有别,但差异到底有限。最可怕的是,那些才华卓著的人,仍然不放过任何一个努力的契机。

有一个喜欢的作者,曾经分享过写作心得:但凡看到好玩的段子、点子,不拘长短,不论新旧,都要用电脑记录下来,分类保存。

有人不解,这样的工作繁复而机械,为什么要坚持?她的答案是,重新记录,是一次记忆;定期温故,又是加深印象。在写作的时候,对某件事、某个人、某句话有印象,再回过头检索,就能一击即中。乍看之下,这种认真似乎并无大用,但细究起来,却节省了更多时间。得法的认真,绝不会白费。

身边有一些网红朋友,时常遭遇非议,最多的评价就是——

“不就是写得勤一点,为什么能红?”

“不就是平时读书多一点,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每每这种关头,我都一笑置之。旁观者可能永远不会明白,为了写出更好的内容,他们看电影逛街的时间,有人会用来写作;他们下午茶泡吧的当口,有人会用来思考;他们未必经历过吃一顿饭电脑要开合六次,未必知道在飞机火车上仍然抱着笔记本是怎样一种体验……而对认真的人来说,这些不过是家常便饭。

在普通人为小概率的侥幸欢喜不已的时刻,胸怀更宽广的强者连喘息的间隙都鲜少留给自己。改变自己是最难的,聪明人要超越捷才与机敏的局限,转向平心静气的踏实,也许是更曲折的成长。

认真不是原罪,不必耻于承认。相反,随口的“认真你就输了”,倒像是在不经意间对自己荒疏和懒惰的开脱。直到今天,想到读书时的幼稚,我都颇感羞愧。

钱钟书先生坚持,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不认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如果一定要以输赢论,认真能不能赢,或许未必。但不认真,一定离输家不会太远。

3

台湾艺文界很喜欢一个意象——山丘。吴念真写《无言的山丘》,后来拍成电影。在矿镇上,普通人都有各自的辛苦和挣扎。山丘就像命运,无声无息,却俯瞰人间的一切。

至于李宗盛的《山丘》“嬉皮笑脸面对人生的难”“不自量力地还手直至死方休”,能够传唱一时,也足以说明问题。

我们为什么会被山丘打动?因为想象总是容易,而人生的内核却是不期然的艰难。

找工作面临的不公平是艰难,上有老下有小,从自顾不暇到肩负家庭是艰难,想成就点事业,遭遇人事的龃龉,同样是艰难。

台静农晚年替人题字,往往用《左传》和《列子》的集句:“人生实难,大道多歧”。趁年轻就体察这一点,然后去遵奉、去践行,是莫大的幸运。

付出总会有收获,只是未必以期望中的方式回报给你。而所有的界限,都会在坚持的过程中悄然突破。

人生如盘山。山在眼前,总是巍然难越的阴影。一旦甩在身后,也不过是风流云散和会心一笑。不走捷径,才是最快的道路。

成大事者,都敢对自己下狠手

1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和家里领导都睡到自然醒,扒开眼皮一看手机,已经9点半。匆忙洗漱更衣,街边买个餐饭,在车上三口两口吃完,赶到公司将近11点,整个上午算是泡汤了。

痛定思痛,我向领导许下一个狠毒的誓言:每天7点半起床。如果非要给这个誓言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辈子。

目前这项在个人历史上旷古烁今的计划执行了三个月,伴随啁啾鸟鸣和微凉曙色,我拯救了几十个本可能虚度的上午,翻完了不少振奋人心的好书。

以前看作家自述,不少人提到五点起床的高效,当时还将信将疑。自从亲身体会了,才明白那些惜时如金的人,如何极尽所能地管理过度的欲望,克服天然的惰性,在和自己斗争的过程中不断超越提升。

2

我的性格里有种不服输的劲头。小时候考试,但凡没拿到第一,内心总有咽不下的气,要是让人看轻了,也会记在内心的小黑本上,从此默默努力,等着无知看客打脸的那一天。领导时常不无忧虑地说:“虽然你是狮子座,内心却住着一个天蝎座。”

等到成熟一点,格局拓展了,懂得不计较的好,可行事的细节里还带着某种偏执。比如我爱吃白米虾,每年新鲜上市的节令,总要买两斤回家,用盐水煮了慢慢吃。别人都嫌烦放弃了,我却偏要一个个吃完,舌头破了也在所不惜。

比如我去西安,朋友请吃饭,有掰馍的环节。东道主说了,资深食客要掰成米粒大小,初来乍到弄成黄豆就行了。一块巴掌大的白馍,我就在那儿生生掰了20分钟,只为用一颗颗“米粒”证明,手活儿这事无分新老,只看耐心而已。

这种较真其实挺无谓的,甚至还略显荒唐。可自省的同时,我依然“本性难移”,不经意就会提醒自己:别把襟怀要宽广遇事别执念当作潦草敷衍过完一生的托词。对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主要矛盾还是不敢逼自己太甚。

3

网红经济成为热潮之后,有一种流行的观点:不就是姑娘妆化得浓一点、衣服穿得少一点,凭什么日进斗金?

除去少数极端个案,在法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每个人都有选择营生的自由。追随与否,并不强求,但道德抨击就显得无聊了。

事实上,网红的营生一点都不容易,蕴藏着太多鲜为人知的努力。我曾经听身边一个众口称赞的美女讲述网红之路的挫折史。光是打光的灯具和自拍的镜头,就有成百上千种。至于怎样确保美美地出现在镜头前,就更是大功夫。要调整作息睡足美容觉,要规律饮食不懈运动,要像神农尝百草一样试遍各种化妆品和护肤品,要在浩如烟海的衣服鞋包里搭出独一无二的品位……哪怕唱歌跳舞,也少不得操练精进,远非一朝一夕就能速成。

扪心自问,不论哪一条,都是天大的难题。可偏偏有大量不愿奋斗的平凡人,要从“戏子”乃至“婊子”的角度来审视他们。

那不妨再讲一个“戏子”的经历。

印度国宝级影星阿米尔·汗,50多岁的年纪还拥有一身遒劲的肌肉。在电影《摔跤吧!爸爸》里,他饰演的角色年龄跨度从19岁到55岁,身材变化极大。为配合演出,向来自控的他集中摄入高热高脂食品,油炸食品、冰激凌生冷不忌,半年时间里增重27公斤。1米7的身高,体重达到200斤,连简单走动都会气喘吁吁。

有人问阿米尔·汗,为什么不用技术解决,而是采取那么恐怖的方式?他说:“如果用特效化妆,我就不能演出真实发胖的样子。”

更惊人的是,演完中年发福,阿米尔·汗马上启动减脂计划。起初,他连基本的跑步机有氧练习都难以完成,可此后的5个月里,他每天登山3小时、举重1小时、游泳及水上训练1小时、网球1小时、自行车骑行2小时,并严格把关食物摄入。

那个熟悉的阿米尔·汗回来了,还顺便体验了一次胖子的人生。

4

读书那会儿,有朋友推荐西塞罗的《有节制的生活》。雄辩家关于制度和法律的滔滔不绝,我忘得差不多了,可书名却从此印在心里。

所谓节制,无非是对自己的贪嗔痴说不。看完阿米尔·汗的故事,除了目瞪口呆,我也更能体察坚持背后的不易。朋友圈里看到朋友打卡健身、吃草减肥,我再也不会嘲笑讥讽,反倒真心发愿,期盼他们成功。

因为我真正理解了:想成大事的人,都敢对自己下狠手。

我愿意帮你,但请你先做好自己

1

蔡康永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大暖男,有风度、会说话,再鸡汤狗血的话题,到他嘴里,都会变出一套体面的说辞。

可是有一次,他讲到高晓松攒局,早上十点半约了吃涮肉、喝白酒,如果不是有“非常学识渊博的学者”和“一直都很喜欢的大作家”在场,而是两个蠢蛋,他根本不会去。理由很简单——“我已经没有时间浪费在测试别人比我蠢到哪里去这件事。”

这段话给我感触很深。温和绅士如蔡康永,应该是极尽体谅的啊,怎么会说出这种有点苛刻的话?可是转念一想,像他这样忙碌的人,最宝贵的就是时间。如果无休止地应酬或帮助别人,自己的事情又该如何处理?

2

因为做微信公众号,总有素未谋面的人或者“朋友的朋友”来聊“商务合作”。可能是看中我的公众号里女性读者多,经常会有女性用品客户来询问。其中有不少自带传销体质,开口就是:“我们是面膜品类全网销量第一。”“我们的BB霜在华东地区销售每年翻番。”

然后,这些创始人或者总代,就会抛出最经典的一句:“你帮我们写篇免费文章,我们销售分成。”

你们的产品我听过吗?身边有人向我推荐背书过吗?我和你们很熟吗?出于礼貌,我会回复:“不好意思,一般不做这类合作。”

在我有限的经验里,从来没有一个人回复“好的,谢谢”,就此沉默都算是体贴了。好几次,对方直接甩话过来:“我们找你是看得起你!你不做,有的是人等着做!”

承蒙厚爱,走好不送。

有这种“全世界都欠我500万”的心态,你怎么还做传销呢?

还有一些,在饭局或论坛上见过,加了微信,从此再无联系。忽然有一天,跳出来问你:“我想做个微信公众号,能不能帮我制定一份规划?”

哪怕心里觉得莫名其妙,面子上挂不住,我还是会简单地列几条要点,以供参考。可能提出这种要求的人通常脸皮不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们会蹬鼻子上脸地问你:“个人能开公众号吗?原创标签怎么申请?你能不能再讲细一点?”

世上就是有这么一种人,百度一下就知道的事情,偏偏要问。搜索多烦啊,要提炼关键词、要大量浏览,还未必有准确的结论。看你做得好,问你一声,你答一下不就完了吗?

在他们心里,只有自己的时间是值钱的,拿最基础的问题去打扰别人,那都不是事儿。

3

相信你们也遇到过张嘴就来的人——你英语好,能不能帮我翻译一下?你做市场的,帮我完善一下这份PPT呗?你学医的,替我看下这份报告,还不是举手之劳?

我就奇了怪了,“举手之劳”不应该是帮助别人的人挂在嘴边的客套话吗?怎么成了求助者理所应当的借口了?我有什么义务帮你吗?

我不是鼓励冷漠,也不是支持自私。互相帮助、彼此欣赏,是非常重要的人生体验。

问题是,有人颠颠儿地跑过来“你抬我呀你抬我呀”,管你抬得多累、多不情愿,等他们给抬到一定高度了,撒丫子就跑。在这种不厚道的人身上,还是少浪费精力为妙。

交情交情,是先交往,才有情意;而交往交往,当然是互助互惠,才有知恩知意。

曾经有一个陌生人,通过咨询类App来约我。见面之前,她列出问题的大纲,给到行业的概况,我也通过邮件回复了基本的观点。因为事先做了功课,当天聊得无比顺利。

也有一些很规范的合作伙伴,把目标、时间、期待、报酬等一应事务都罗列清晰,做摘要都用简要的PPT。哪怕未必达成合作,至少很钦佩他们的敬业。

当一个人万事俱备地来找你寻求帮助,说明真的尊重你、你是真的重要。也正是因此,你会回报最真诚的态度和最专业的服务。甚至有时候,你都不觉得是帮忙,因为对于自己,也可能是别开生面的教学相长。

至于任何准备都不做、顺手为之的求人,或者半点关系都没有、理直气壮地询问,不必羞于拒绝,直接回复他们——对不起,我很忙的。

我愿意帮你,但请你先做好自己,专业一点,上心一点,努力一点,不要浪费别人宝贵的时间,也别让别人轻易就看轻了你。

为什么坚持,想一想当初

1

安东尼·特罗洛普是19世纪颇受欢迎的英国小说家。起初,他在邮局供职,副业写小说。走红之后,他每天早早起床奋笔疾书,完成规定的写作量,再去邮局上班。

据说,伦敦街头四处可见的红色邮筒,就是特罗洛普的杰作。他在邮局的岗位上一路晋升,不论写作任务多繁重,始终没有走出全职作家那一步。

1882年,特罗洛普走了,作为遗稿留存的自传公诸于世。时人对他数十年如一日的规律乃至死板大失所望,以至他的文名都一落千丈。

在读者的心里,小说家就应该拥有五彩斑斓的人生,没有奇情、缺少浪漫,那些波澜壮阔、峰回路转的情节竟然是在每天两点一线的路途上构思的,这该多无趣?

比特罗洛普更知名的是弗朗茨·卡夫卡。众所周知,卡夫卡也是一个“业余”作家,大量时间要消耗在布拉格的保险公司里。除了伟大的文学天赋,卡夫卡还是一个勤恳踏实的能吏。在他因英年早逝而颇为短暂的职业生涯中,从未有片刻的偷工减料,一旦卡夫卡没法上班,公司的正常运转都会受影响。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康德每天16点要在柯尼斯堡的小镇散步,街坊邻里都把他视作行走的时钟;村上春树三十年如一日地跑步游泳,每年参加全马,不定期挑战铁人三项,哪里看得出是快70岁的人?

这些大家都并没有按照世俗的想象,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他们极度自律,冷静到几乎有点冷血。可事到如今,仔细想想,会不会正是克制与坚持成就了他们?

2

近来运营阅读社群,和小伙伴一起看书,随着时日推移,见到人和人的差异。

积极的人总是跑在进度前面,事先预习、事后复习,还会抛出接二连三的问题。细看问题,有引文、有洞察。随性的人则基本靠催,且未必有什么大用。给观点,囫囵吞下;给方法,置若罔闻。就这么沉默是金,也算是读完了一本书。

每个人的生活有别,性子不同,读书事小,未必有什么深意,也不必拔到什么高度去评价。但同一件事,是不是投入,能不能坚持到底,经年累月,就会发现差距。

自由职业之后,常有人问我,想靠写作谋生,一年要读多少书写多少字?我没细数过。想来也就看一两百本书,写小几十万字吧。可这个答案换来的,每每是他们惊惶的眼神和张大的嘴型,我反倒讶异起来。

这就是我选择的工作,我也非常享受。当生理和心理的疲惫来袭,热爱本身就构成坚持的动力。何况,一旦除以365天,也并非多艰巨的任务。可灰心丧气的失败者,往往就倒在那一点点日积跬步和水滴石穿里。

人的天资固然有高下,但以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还远没到拼天赋的阶段。

3

现在流行一个说法叫“斜杠青年”,意指多重身份,擅长跨界。

这个词的源头是英语单词Slash(斜纹)。《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出版的One Person/Multiple Careers:A New Model for Work/Life Success(《不能只打一份工》)里提到,现代社会里,有一部分人选择多元职业和工作,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譬如记者/心理咨询师/摄影师,或者程序员/旅行家/烘焙师。

每一道分隔的斜杠,都意味着崭新的可能。不同的道路形成交集,又有截然不同的乐趣。因此,“斜杠青年”成为竞相追逐的标签。

我有一门自媒体课程,收到过一条提问,大意是说,身为一个斜杠青年,开了一个微信公众号,这也试过,那些玩过,却并不知道怎么让自己更有影响力。

我不识趣地回复:“斜杠青年不是斜线青年,要先粗成杠了,再考虑斜出去跨界。”

换句话说,王维是诗画双绝的斜杠青年,罗素是文理兼修的斜杠青年,笛卡尔、达·芬奇、莱布尼茨是斜杠青年,平凡如你我,尚有万里之遥。

斜杠青年的诱惑背后,潜藏着某种悄无声息的危险。三分钟热度的“斜杠青年”,兴致来了就尝试,兴致退了就收手,乍一看是自由洒脱,究其本质,却活成了新鲜感的奴隶。

人生不只是追逐表面的愉悦和快感,更讲求深刻的自我实现。频繁切换无补于事,还得依靠咬紧牙关的坚持。

刚辞职回家那会儿,我无数次遇到“打会儿游戏再写好了”“先看部电影吧”“不吃饱饭怎么有力气工作呢”的抉择。但凡摇摆不定,当天的文章一定不忍细读。至于更大的诱惑,譬如聚会、譬如旅行,一旦片刻松弛,立马一泻千里,要好久才能缓过来。

李宗盛在歌里写“工作是容易的,赚钱是困难的。恋爱是容易的,成家是困难的。相爱是容易的,相处是困难的。决定是容易的,可是等待是困难的”,如果拉出一条贯穿其间的精神线索,想必就是:放纵是容易的,坚持是困难的。

4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太多人爱计较,总问付出为何没有回报。其实得到背后都有命运的标价,坚持背后也有未知的深意。福兮祸兮,只有坚持到谜底揭开的那一刻,才真正知晓。

我所见的能人,之所以成就卓著,因为他们并不贪恋三分钟热度,而是享受一辈子的坚持。谈一辈子似乎漫长得可怕,可拆解开来,都在一言一行里。也许是健身的习惯,也许是兴趣的养成,也许是语言的训练……只要不放弃,肯投入,自然能找到专属的标签,走出与众不同的人生路。

关于周星驰,有一段流传甚广的鸡汤:一次采访之后,记者请他在照片上赠言留念。有那么一刻,周星驰流露出难过的表情,然后歪歪扭扭地写下一行字:“为什么坚持,想一想当初。”

往昔历历,白云苍狗,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我也会想,如果没有坚持,或许就没有《喜剧之王》,没有海量的银幕经典。那些五味杂陈的“当初”,也不过是湮没于喧哗的普通市井故事而已。

烦嚣城中,如你如我,就不会有那么一刻,想要穿越到人生的后半段,看看自己究竟能做成什么事,活成什么样子吗?关于未来的可能,我有无限好奇。正是因此,今天的坚持,才别有深意。

关于别人的生活,我们可能一无所知

1

《人类简史》里有这样一段。

1969年7月20日,尼尔·阿姆斯特朗和伯兹·艾德林踏上月球表面。这是他们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

为了迈好这一步,登陆前的几个月里,阿波罗11号的航天员都在美国西部一个环境类似月球的沙漠里受训。那里恰巧也是几个美国原住民部落的所在地。

于是,一个传说诞生了。

有一天,受训的航天员邂逅了一位上了年纪的美国原住民。老人问,你们这些奇装异服的人究竟在搞什么把戏。航天员回答说,他们来自一个研究探险队,不久后就要上月球了。听闻此言,老人沉吟良久,问航天员能否帮个忙。

“要帮什么忙呢?”航天员好奇地问。

“是这样的,我们族人都相信我们的圣灵住在月亮上。不知道你们能不能为我们族人带个重要的口信?”老人央求道。

“要带什么话?”航天员追问。

老人用族语说了一大串,并让航天员重复再三,直到确定他背得滚瓜烂熟为止。航天员还不死心,想弄清这串“咒语”的意思。

“啊,这是族人和月亮上的圣灵之间的秘密。”

航天员回到基地,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一位会讲当地语言的人,把这段话叽里咕噜背了出来。

翻译简直要笑倒了。原来,航天员死命背下来的话是:“不管这些人跟您说什么,千万别相信他们,他们只是要来偷走您的土地。”

这个故事影射的当然是帝国主义者的挞伐与征服。但我却从中读出了另一层意思:关于别人的生活,我们可能一无所知。

2

新媒体时代放大了很多焦虑,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盯着别人的生活不放。

随意列举一些标题,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年入百万和年入十万的差距究竟在哪里》《为什么你的同龄人早已中产,你还挣扎在温饱的泥潭》《你离买500平方米的大房子,只差这一点》。

囿于眼前的现实,却热衷成功的彼岸,要不是凝神细看,还错以为是穿越到了盖茨比的年代。可全民发梦的背后,对于期待的生活,我们却连基本的了解都不愿去做。

有次在网上乱晃,撞见一个帖子。发起者问,从小城市到上海念书,熬过辛苦的求学时光,谋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从不偷懒,也不抱怨,终于在30岁达到了月入3万。因而,他有机会去够一够梦中的房子,结果却发现,“月入3万元却连100平方米价值千万的房子都供不起”。

我很佩服他的勤勉自律。用上海话说,这份牢骚却是发糯米嗲。稍有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房产价格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学区政策、周边配套、交通设施……牵一发而动全身。换句话说,当你选择一套上千万的房子,与其说是缴清首付和贷款,更像是负担一种生活方式。上千万的房子宽敞、舒适、体面,但小到买菜购物,大到教育养老,成本自然随之上升。

靠奋斗换来扎根置业的机会,值得称许,但小有所成就好高骛远,实力未到却心生怨念,未免毫无必要。

要知道,真的依靠自己努力住进豪宅的人,其实并没有醉心房子的时间。他们有更重要的事情想完成,有更紧迫的目标要实现,工作全勤哪里会拿出来夸耀,输着液还不忘通过邮件指挥,不过只是基本的底线。

没钱的人永远幻想财务自由,然后环游世界。可我所见的身价上亿的人,固然也要放松,却从来没有金盆洗手的那一天。当钱不再是困扰,人生的意义就要重置,攀得更高,再往上只会更辛苦。

不是每个在机场候机楼看马云演讲的人都能到纽交所去敲钟,也不是每个听着李笑来长大的人都能找到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虽说幻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梦醒时分,还请照照镜子,认清自我。

3

我每天基本准点醒来。因为天光渐亮,楼下的房产中介就要列队集合,开展狼性的规训,经理喊一句,全员跟一句。有次我分明听到经理的嘶吼:“我们是一个团队,不是一个团伙。”从此,对房产中介的口若悬河和自知之明深为折服。

当喊话结束,中介员工们挺胸收腹,昂首高唱零点乐队的《相信自己》。自从楼市兴盛,我的手机闹铃再无用武之地,雷打不动的“相信自己,喔哦哦哦哦”,构成了我生物钟的一部分。

偶尔我会想,中介戏剧性的“鸡血”里,有多少由衷的因素,又有多少表演的成分?他们是真的相信自己,还是勉力靠劝服维持生计?当井喷的楼市让金牌销售开上了豪车、戴上了名表,他们是否会迷惘,纸醉金迷和昼夜不息,哪一个才是他们想要的命运?

但更多时候,我好奇的是,名校毕业的有为青年和房产中介的差别何在?为了跨越阶层而踌躇满志的年轻人,能在多大程度上想象乃至追求功名利禄之外的人生?如果赚钱是能力,这些就属于智慧的范畴吧?

苏珊·桑塔格有一本讲述战争摄影的专著,叫《关于他人的痛苦》。她提示我们,不忍观瞻的影像尽管能唤起悲悯之心,但无能为力的感受同样也让影像显示出多余且荒诞的一面。如果缺少独立思考,直接向影像的内容投降,我们的判断力将越来越弱。因此,想要正视他人的痛苦,距离感尤为重要。

仿照别人的样子来生活,注定是缘木求鱼。如果我们真的无法把目光从别人身上移开,至少应该理解,那些外人以为的悲喜,远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

4

朋友和我说,她在一个满是海归“白骨精”的500人大群里,有一回,群里如火如荼地讨论一个问题:那些年入50万的女生,都在和谁谈恋爱。

不是风华正茂的帅哥,不是事业正盛的精英,也不是家财万贯的老板。正确答案是:她们没空谈恋爱。

你眼中的圆满,未必是别人的充实;你眼中的蜜糖,可能是别人的砒霜。人生若要无悔,唯一的前提是:闭上眼睛,聆听内心,把裁量决断紧握在自己手里。

每天专注地重复,只为对得起光阴岁月

1

“一旦你决定好职业,你必须全心投入工作之中。你必须爱自己的工作,千万不要有怨言,你必须穷尽一生磨炼技能。这就是成功的秘诀,也是让人家敬重的关键。”

乍看这段引语,或许会认定是成功学的流毒,可话从小野二郎嘴里说出来,又是截然不同的意味。

东京银座地铁站附近,有一间名叫“数寄屋桥次郎”的寿司店,位于地下室,门厅狭小,木栅栏围起仅有的10个座位,连厕所都在店外。虽是方寸之地,却需要提前1个月订位,一餐仅15分钟,最低消费3万日元。

可吃过的人都说,这是“值得一生等待的寿司”。

理由无他,全球年纪最大的米其林三星主厨小野二郎坐镇于此。每一位食客,都能得到九旬高龄“寿司之神”的专属服务。根据食客的性别、爱好和用餐习惯,二郎会精心安排座位,时时关注用餐情况。遇到左撇子,连寿司的摆放都要特意调整。

日本人将小野二郎称为“职人中的职人”,奉为国之珍宝。但其光鲜背后的专注,其实更为动人。

小野二郎的一生,用他的话说,是“和工作坠入爱河”。严谨、自律、精准,是其数十年不变的追求。纪录片《寿司之神》留下了大量动人的细节。

为了保护双手,二郎在工作之余都戴着手套,连睡觉都不例外;为了寻觅最优质的食材,他坚持每天亲赴鱼市场,所有的细节都要过问;鲔鱼只从最专业的鲔鱼供货商那里进,虾也只从虾店买;寿司专用的醋饭制作时应与体温一致,也要适应高压,因此必须选最好的米……

精益求精,换来了供货商的信任。有些米专供二郎的寿司店,因为“只有他知道怎么煮”;整个鱼市场只有3公斤野生虾,也全部给他,因为“好的东西是有限的,只会留给最好的人”。

因为“最好”二字,二郎和他的学徒付出了极端的努力。所有学徒都先从学习拧烫毛巾开始,逐步着手处理食材。如是10年后,才轮到煎蛋。有学徒连续煎了三四个月,做出200多个失败品,才得到二郎的许可。

70岁那年,二郎心脏病发作,才将采购的重任交托给长子。饶是如此,二郎仍旧坚持:“即使到了我这个年纪,工作也还没有达到完美的程度。我会继续攀爬,试图爬到顶峰,但没人知道真正的顶峰在哪里。”

2

日本是一个推崇职人精神的国家,小野二郎是皇冠上的明珠,却绝非个案。哪怕仅仅局限在“江户前料理”的范畴内,巨匠就不止一人。

一百六十年历史的鳗鱼店“野田岩”传到金本兼次郎手里,已经是第五代了。每个工作日,他都会在四点起床,半小时后下到店里。那个时间点上,年轻的厨师和学徒已经陆续到店开始准备工作。

完成剖开鳗鱼、剔除鱼刺、串上竹签等工作之后,金本兼次郎要赶在七点之前去一次筑地市场,寻找鳗鱼以外的食材。稍事休息之后,大约十一点,是野田岩的早会。忙完午餐,金本兼次郎会亲自上场负责烧烤,直至傍晚。随后而来的夜晚,又是一次漫长的旅程。

金本兼次郎把烤鳗鱼比作“火盆上的战斗”,日复一日地钻研火的强弱及位置、味淋的咸淡。在他心里,越是微妙之处,越能体现职人的责任。

“三河”天妇罗的早乙女哲哉,则在每天煎炸天妇罗的日常里领悟匠人之道。同样做天妇罗,乍看只是面粉包裹食材,然后扔进油锅,但在早乙女哲哉手里,天妇罗却会在制作中依照条件不同,区分成以100℃的“蒸”和200℃的“烤”。手上的鱼究竟哪个部位沾面粉、面衣裹到什么程度,都藏着职人的修为。

早乙女哲哉自己也坦诚:“通过这样的训练所学到的技术,是一辈子跟着你,任谁也抢不走的功夫。”有人问他何谓“一流”,他的答案也是“把看似理所当然的事做到真正的完美”。

翻检“江户前料理”三位大师的书籍和影像纪录,每每让我感动不已。一生只做一件事,得拒绝多少诱惑、忍受多少挫折,又要立下多少志向、锤炼多少技艺,才能走向职人的顶峰。一旦沉浸其中,任花开花落云卷云舒,都有安心自在,又是何等幸福。

3

现在流行说“致匠心”,匠心不是偶发的灵感,它的前提是职人之道: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以完美主义的姿态,将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

而重复,常常令普通人避之不及。

自小,我们接受的主流价值是聪慧和机敏;后来,我们服膺的内心觉醒是自由与好奇。有意无意间,我们光为动人的部分所吸引,却罔顾了生活的本质是漫长的拉锯。一时一刻有近路可抄,一生一世却没有捷径好走。

我是一个靠写作谋生的人,拿写作来说,天赋固然要紧,技巧却离不开持续地捶打。

初高中参加作文比赛,满以为将事情说圆、善于修辞就是纯熟。大学里读到汪曾祺,说成语乃是通例,未见作者个性,并非最上乘。看董桥的散文讲炼字,有“文字是肉做的”之比,粗听觉得矫情,细品也是几十年的功夫。

因而,我坚持每天数千字的习作,很可能只是保证不退步而已;而每年读完一两百本书,也不过是多数写作者的标配。更多时候,唯有通过定期的锻炼和自律的作息,才能勉强维系上升势头,不至有枯竭的时刻。

里尔克在《安魂曲》里写过:“因为生活和伟大的作品之间,总存在某种古老的敌意。”要战胜这种敌意,恐怕也唯有寄望写作者的职人精神。

和写作类似,弹琴、烘焙、授课、审计或者其他愈加枯燥的事项,也都靠恒久的打磨,才有幸迸发些微的火花。

在这个意义上,职人匠心是不事虚浮,是不求秘籍,是超越快慢和进退的执念,在一辈子的时长里始终保持和自己对话。

李宗盛执笔《致匠心》的文案,里边说:“我知道,手艺人往往意味着固执、缓慢、少量、劳作。但是这些背后所隐含的是专注、技艺和对完美的追求……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去说吧。”

也许,我们每天专注地重复,承受再多辛苦,也只为有一天,对得起光阴岁月。

成年人最大的美德,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

1

2017年的新年,我去了北海道。都说日本人服务态度好,我却差点遭遇有钱买不到东西的窘境。

在小樽商店街的蛋糕店里,我为了一块双层芝士蛋糕,罔顾领导下达的“路上带着多不方便,回程再买好了”的指示,和一位日本服务员小妹开展了跨语言、跨文化的深入交流。

看见美食就走不动路的我,对着橱窗里的招牌产品指了指,说了一声“Kolei”,以显示我深厚的日语修养。小妹叽里咕噜回了我一堆日语,看我一脸和太阳肩并肩失败的蒙圈表情,她又抱以标准的微笑,补给我一句:“How long, you take, eat?”

这下换我傻了。或许她是在说,这个蛋糕你打算吃多久,好推荐你买一个还是两个?节制如我,一顿饭也就吃两个全家桶,怎么会轻易放纵自己呢?这么个芝士蛋糕,少说也得吃3天。

“Three days.”我说。

孰料小姐脸色一变:“No no no, can't three days,胡利吉。”要不是我业余辅修“胡建”普通话,怎么能听出“胡利吉”是fridge(冰箱)啊。但是为了吃,再多的天有异象都不足挂齿,何况是一个日本小妹说“胡建”英语。我接口说:“Yeah, fridge, two days.”

这下小妹高兴了,拿出一盒包装完毕的蛋糕,又附上一层冰袋,“This, five hours.Fridge, two days.”

几小时以后,面对美味到身后仿佛有锣鼓喧天仙女起舞的芝士蛋糕,我还会想起和小樽小妹一分钟切换三种语言的那个下午。

回程路上我在想,反复纠结赏味期限和保存条件,甚至宁可不卖,是出于什么原因?生活在日本的朋友提点我,一来,日本人都希望自己的东西以最好的状态出现在别人面前;二来,他们怕不好吃了、不像样了,甚至不能吃了,会给别人添麻烦。

日本人最基本的人生信条,就是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

2

在我印象里,日本的文艺作品大都追求极致。而现实也是,论做事细至毫颠万无一失,我只服日本人。

有了小樽的经历,此行但凡购买食品,我都对“胡利吉”上了心。不承想,在札幌的狸小路商店街,碰到了更绝的。

扫码完毕之后,收银员老爷爷掏出一本打印塑封的A4纸,上面用日语、汉语、英语清楚地画着示意图:如有生鲜或冰冻食品,请继续往下看。如购买冰袋,多少钱、保证多少时间,请继续往下看;如有冰箱储存,保质多久。如无冰箱,哪些品类不建议购买,等等。

或许是最基本的英语都不会说,老爷爷把一应状况都考虑了进去。不期待游客听懂日语,不指望临时找人帮忙,哪怕自己多做一点,也不给顾客添麻烦。这当然是生意之道,其实也是为人之法。

去年春天,我去大阪考察垃圾分类。看见沿途的马路、公园或者车站,几乎都没有零散垃圾,偶尔有几张纸片,日本人也会代为捡起,我很讶异。

精通中文的向导胜吕崇史和我说,日本人对公共区域极为敏感,这是自己和他人的边界,力所能及,就不要影响他人。因此,边走边吃绝对是日本人的大忌。他还给我展示了随身垃圾袋和便携烟灰缸。

垃圾袋叠成心形,一看就是胜吕太太的妙手巧思。便携烟灰缸就像个戴帽子的小圆柱体,掀开盖子,就是承接烟灰的金属内胆。我看烟灰缸不过盈盈一握,就问胜吕先生,设计得那么小,够你用吗?他笑了:“我不抽烟。这是给团里游客以备万一的。”

去函馆朝市的路上,看到一位烫着波浪头、戴着墨镜、开着保时捷的女生,在海边公路上边开车边抽烟。但是她不开窗,也不乱掸烟灰,车上靠近反光镜处,架着一个便携烟灰缸。我心里暗笑,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我抽烟、喝酒、烫头,但我知道,我是个好姑娘”。

3

还有一些细节难以忘怀。

在日本从事服务行业,无论是满头华发的出租车司机,还是文气纤弱的酒店前台,但凡有客人,都会帮忙提箱子。后来听朋友说起才了解,为了回报体恤服务人员,日本人收拾行李时,也会把每个箱子的重量控制在23公斤以内,以免给服务人员造成不便。

在需要零钱的场合,从来都配有“两替机”,自动找零。在登别的一个温泉酒店,我和领导闲极无聊,想去打游艺机,摸摸口袋却只有5000纸币。看着两替机,我们也傻眼了。领导说:“完蛋了,找出50个100,用到什么时候?”结果钱塞进去,首先吐出来的却是4张1000纸币。

在日本,所有制度和机器的逻辑前提都是:考虑到任何可能出现的状况,哪怕最糟糕的那种,也要提供解决方案。但凡去过日本的人,都会对服务精细和生活方便印象颇深。这一切的源头,是根深蒂固的观念——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

4

肯定有人会说,事事都想着不给别人添麻烦,就变得越来越冷漠。

诚然。

日本人多孤独,中国人好热闹,断绝社交联络与人情往还,对中国人无疑是致命一击。

但凡事有度。就我的所见所闻而言,多数还远未达到思虑甚深以至冷漠的地步,尚且在麻烦别人而不自知的大路上发足狂奔。

很多人平日无甚交往,朋友圈瞥见你在国外,就来留言:“你一样出个国,帮我带个包买点化妆品呗。”

有情分在,这是举手之劳;没情分在,这是徒增困扰。如果十个人都来这么一出,还遇上个老好人,这趟旅行估计得泡汤大半。

很多人嘴上花好稻好,一旦通力合作,就会不定期摆烂:你那么擅长,一起做好算了呗,能者多劳嘛。说到后来,都搞不清这算是单纯帮忙还是分内义务。

人与人的共处,当然不鼓励冷漠,但也拒绝不理解和不体谅。合作的起点,都是尽可能先做好自己,少给别人添麻烦。

事实上,越是不想添麻烦的人,越是能体谅别人的难处。和这样的人做朋友,才更融洽和谐。可惜,在乎自己的人多,体谅他人的人少。有些叨扰是无甚自觉,有些麻烦干脆是有意为之。

我有一个师兄,圈内颇有人望,也早已实现财务自由,出行有司机,日程有助理。可他最打动我的一个细节是,哪怕日常事务明明不必亲自执行,看到桌面上别人残留的纸屑,还是会顺手清理,理由是:“打扫的人也很辛苦,自己能做的,就少给别人添麻烦。”

如果成功是万千偶然的集合,这恐怕是其中之一。

就像我一直深信,成年人最大的美德,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

穷不是问题,真正可怕的是穷人思维

1

我有一个同学,为钱包之崛起而读书,寒窗多年终于出头,月入3万,在上海算是小小中产。可他至今维系着学生时期的消费习惯,平生最爱逛超市,不论瓜果蔬菜还是日化家什,但凡买一赠一或全场特惠的货架,都是他的温柔乡。

新婚之际,他邀请三五好友到家中做客。我们提了水果红酒登门,却只能往餐桌上放。因为从客厅到卧室,除了走路的通道,都已让促销的常温奶和矿泉水堆满。婚房秒变牧场,助力中国乳业,同去的朋友相顾无言。

还有一对远亲,同属外企中层,家境殷实,出行开宝马,寓所价值千万,房贷也早早还清。可每次聚会吃饭,他们结账时或者是尿遁,或者借口回家带娃早退,总是能和买单的神圣时刻保持恰如其分的距离。

要说人品多差,这对夫妻远远谈不上。但凡无须出钱,他们特别舍得出力,可一旦涉及开支,他们的事迹就带有某种微妙吊诡的气息。

譬如说,相识十年,朋友聊起他们,还会说起唯一一顿由他们请客的饭局,是路边简陋的寿司店。千年等一回,实在太过难忘。譬如说,朋友开Party,大家分摊礼物,他们应承了蛋糕,结果盒子掀开,美艳夺目的裱花上面,摆着一圈圣女果——我见过草莓,见过蓝莓,见过树莓蔓越莓,但圣女果配鲜奶油的组合,还真是活久见。动动脚趾都能明白,肯定又是他们的“节俭病”犯了,挑了特促款充数。

2

无论从哪个参照系来看,上面这些故事的主角都和穷毫无关系,遗憾的是,他们却有着典型的穷人思维。

哪怕日进斗金,也只想着有所结余,干毛巾里还试图拧出水来——这只是财富的奴隶。富人会合理分配收入,时刻准备扩大再生产,希望金钱能在生命里发挥更大的价值。

颇有意思的是,影视剧里时常安排出家的得道高人,语重心长地念叨“钱乃身外之物”。可见对红尘俗世里的芸芸众生而言,钱始终是挥之不去的残念。“看到美好的东西就想变得有钱”,也和食色一样,是人之大欲。

深究起来,穷人思维是把钱当成目的,他们往往拘泥于怎么挣钱;富人思维则是把钱视作手段,他们关注挣钱做什么。相比数钱数到手抽筋,或者听着点钞机的哗哗声怦然心动,钱的作用无非两种:抵抗风险、享受生活。

人生无常,居大不易,金钱是最有效的抗风险手段。家里老人患个病、孩子长大念个书,若是缺少积蓄,一切免谈。哪怕是林林总总的理财产品,也不是为了每天几块钱的收益,而是抵御货币超发和通货膨胀的副作用。

之所以抵抗风险,当然是为了实现更多的自由。有了钱,才有奋不顾身的爱情和说走就走的旅行,才不会为不值得的人和事隐忍低头。

至于享受生活,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给自己安排点玩乐计划,买些喜欢的东西装点心情,或者单纯吃几顿好饭、看几场电影,都是奔波之余的必要调适。若是连这些都不舍得,赚1块想存1块2,硬逼自己活得一身萝卜青菜味,是把攒钱和幸福本末倒置。

自打人类度过物质匮乏的贫穷年代,节俭就不再是众口一词的美德。电视和网络上四处渲染的买买买,也是消费主义盛行的缩影。这样好不好姑且两说,但一心要做葛朗台,倒台在所难免。

3

还是开头那个月入3万的同学,在省钱的大道上,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公司为了联络同事感情活跃职场气氛,会定期组织活动。因为已成惯例,同事之间达成默契,领导免单,其余AA制。

出席几次之后,这位老兄又犯了心疼财帛的老毛病,花式找借口缺席。久而久之,同事心照不宣,聚会再也不会叫他。相应地,领导开始给他脸色,升职加薪也和他渐行渐远。为此他深感委屈,还抱怨领导同事不职业。

他可能永远都没法理解,花钱是一种社交行为。那些可以省下来的部分,都有隐形的代价。尤其对初入社会的新丁,拒绝一次礼尚往来,就错失了一种合作的可能;占了一次便宜,就堵塞了一条潜在的生财之道。

很少有坐在家中还能富甲天下的例子,钱一定是从交际中得来的。愈是心存野望的人,愈会明白,钱是小道,格局才是大事。

“财务自由”是眼下城市青年的口头禅。但我未见一种财务自由,是仗着蝇头小利能蹭则蹭实现的。不愿给别人支持、不敢为自己投资,哪怕家底丰厚,也不过是“穷得只剩下钱”。

人类历史上有一个至关重要的认识转变:财富总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发展得当的话,甚至会有指数级的增长。基于这一判断,我们的先人决定彼此携手,相信未来。这就是金融的雏形。

都21世纪了,仍然有无数人在金钱面前画地为牢,只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却没有分毫拓殖的雄心。比起一时一刻的贫穷富裕,这种穷人思维才是最可怕的。

你不是懒,只是没找到勤快的方法

1

我大学读的是新闻专业,不少课程无须考试,最后一堂课上交论文即可。学理科的同学看我们不用熬夜温书,无须“白头搔更短”地直面繁复的公式和数字,每每投来艳羡的眼光。如果再多想一点,好像还能感觉到背后射来的飕飕寒意。

即便幸福成这样,交论文的最后一堂课,还经常发生戏剧性的事情。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朋友在老师三令五申“过时不候”之后,在下课铃将将响之前,踏进教室,递上论文。离挂科只差0.01秒,那刺激、那酸爽,简直像篮球场上的绝杀。课后我们问他,你干吗去了?他说,昨天写了个通宵,早上还要去文印店打印、装订,要不是飙(自行)车过来,还真赶不上了。

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容易二字啊。

一开始,我们以为只是偶发事件。后来才发现,哪怕在一众懒懒散散的文科生里,他也永远可以做到“能当倒数第一,绝不倒数第二”。每门论文课,他没有出现,老师就不走,整个学期好像也少了最关键的一锤定音。

网上流传过一个段子:拖延症、强迫症、选择困难症,说到底就是懒、贱、穷。用流行的说法,他属于名副其实的“懒癌晚期”。

我相信,谁身边都会有这样一个朋友。但问题还不止于此。如此极端的特例固然不多,不同程度的拖延症,却困扰着我们每一个人。

下礼拜要上交一份业绩报表,要不周末再开工吧?反正这两天也排满了;下个月想出去旅行一次,什么时候找领导签字呢?要不再拖几天吧,看领导这两天脸色阴晴不定的;一会儿要做个PPT、写篇文章,要不我先看部电影——没有放松的心情,怎么会有鲜活的灵感呢?

当我们要搁置一件事,总会找到千万种理由。直到新的理由出现,才明白那些乍看合理的解释,无非都是借口。

2

我们为什么会拖延?也许是烦躁,也许是疲惫,可究其根本,是因为潜意识里的恐惧,催生出逃避的心理。

面对琳琅满目的美食,面对张震和吴彦祖、汤唯和林志玲,面对说走就走的旅行和感天动地的美景,我们跑得比谁都快。

真正让我们停滞的,是那些其实不那么愿意接触,却又不得不处理的人和事。我们担心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也许还做得很失败,暴露自己的无能。因此,许多事情就搁置下来,成了深度拖延的注脚。

可事实上,一旦收起对大任务的厌烦,逐步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也许就不那么害怕,可操作性也会更强。

比如写一篇论文,乍看是巨大的工作量。可制定日程,每天坚持,第一天搜集资料查看文献,第二天爬梳汇总整理思路,第三天落笔写初稿,第四天检查校对,稍加完善……把集中熬夜的时间剥离成每天2-3个小时,身心的倦怠就会显著改善。

比如执行一套健身计划,想到起初的肌肉酸痛、上下楼梯都要握着扶手,心里难免想退却。至于每年有一两百天泡在健身房里,风雨无阻,更会有“花钱买罪受”的荒谬感。但一旦遵照训练表,由浅入深、丰富种类,不仅能消弭宏大的担忧,还会在自律和节制里发现与放纵截然不同的快乐。

《纽约时报》商业调查记者查尔斯·都希格写过一本《习惯的力量》,提到一个观点——要让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自发地做事,就需要“侵入”他们既定的习惯,通过暗示、惯例和奖赏,来形成全新的习惯。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将新习惯分解成几个小步骤。

把大问题细化,是锻炼行动力;每天坚持,则是维系良好的习惯。有价值的事,常常是一脚踩在舒适区外完成的。唯有在“喜欢做”和“应该做”之间灵活转换,才能逐渐步入正轨。

3

我接受一些采访,时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你每天大概要写多少字?”这类提问的逻辑预设是,写作是熟能生巧,以此谋生的人肯定充满热爱。

我当然热爱。可老实说,比起写作,我更热爱吃喝玩乐睡大觉,这是人性使然。之所以每天看书、摘录、练笔,因为写作于我,是一份兴趣、一个职业。通过可操作的分解,我希望在写作中获得乐趣、克服焦虑,最终形成一种惯性。各行各业,按理都是如此。

以前我也很懒,现在我每天写几千字。可看到身边那些妙笔生花、灵感涌动的人,还孜孜不倦地做读书笔记,列观影指南,从遣词造句的方法,到编剧叙述的技巧,无不事事上心,我就告诉自己,我没有资格拖延,我要找到勤快的方法。

之于每个行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一样。我们都不是天才,但我们能通过培养习惯和提升效率,来克服“反正也做不好,不如再等等”的心理,根治拖延的顽疾。

我们不是懒,只是没找到勤快的方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