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感谢与心愿

臧克家诗选新编(修订本) 作者:臧克家


感谢与心愿

——《臧克家诗选新编》前言

当我们拿起笔,为《臧克家诗选新编》撰写这篇前言的时候,于2004年2月5日辞世的亲爱的父亲臧克家,已经离开我们将近八年之久了。捧读着人民文学出版社从1954年开始出版的《臧克家诗选》的五个版本,我们思绪起伏,感慨万端。

我们要衷心地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因为,早在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就用该社当时的副牌“作家出版社”的名义,编选出版了《臧克家诗选》。1956年11月,《臧克家诗选》第一次以“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名义呈献给广大读者。在此基础上,又陆续有了1978年、1986年和1994年的三个版本,而且都经过数度重印。2005年,1994年版的《臧克家诗选》,被收入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组织的《中国文库》大型丛书,再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半个多世纪的时光,岁月荏苒,人事变迁。人民文学出版社几代出版人,怀抱着不渝的责任感和不灭的热情,为《臧克家诗选》的出版问世和日臻完美所做的努力与贡献,感人至深。这项工作,对于了解诗人臧克家新诗创作的特色与风貌、成就与贡献;对于研究和探寻中国现、当代新诗的状况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本诗集,曾经影响了几代人。作为臧克家的子女,我们的感动和感谢之情,深铭于心。

出生于1905年的父亲,是一位世纪老人。从1929年开始发表新诗起,他就将几乎一生的情感和精力投入其中。他以自己毕生的努力和奋斗,以自己激情的诗篇,见证了中国近百年来的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见证了我们民族从灾难深重、任人宰割的旧时代,走向光明解放、民族复兴新世纪的过程。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投身到这场伴随着流血牺牲的伟大社会变革中,而诗歌,是他始终不离的重要武器之一,也是他表达人生理想、情感和诉求的有力工具。父亲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他深深地挚爱祖国和人民,尤其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广大贫苦农民。这份真情,终生不渝。从处女诗集《烙印》和《罪恶的黑手》开始,他就以鲜明的现实主义手法,从多个侧面深刻揭示出中国广大农村的悲惨景象和农民们凄苦无告的生活,被誉为当时写作“有血有肉的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诗”的杰出代表。正是以这种情感为基调,他的笔下,有不平与愤懑,怒吼与鞭挞;也有深爱与赞美,颂扬与讴歌。读着他的诗,也就读懂了这位农民诗人和人民诗人的整个人生。

同时,长达七十余载的新诗写作和诗歌影响力,使父亲的创作与中国新诗的发展息息相关。从他带着描写旧时代农民生活状况的现实主义诗篇,带着一股清新的严谨、质朴、含蓄、凝练的诗风,走入当时风气低迷、远离生活和社会现实的诗坛开始,数十年如一日,父亲为中国现、当代诗歌的丰富和发展,尽心尽力地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现在,为了使这本集父亲优秀新诗代表作于一体的《臧克家诗选》更臻全面完美,我们——本书作者的子女们,怀着虔诚的热爱之心,着手编辑了这本《臧克家诗选新编》。根据父亲生前对自己诗作的评价,根据这些诗发表时的社会反响和影响力,根据国内外各界的评论和意见,根据与父亲共同生活六十余载的母亲郑曼和我们对于作者和作品深切的了解,尤其是以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统一为标准,我们怀着对历史、作者和广大读者负责的慎重、认真的态度,在截稿于1984年末的《臧克家诗选》第五个版本的基础上,做了增删修订,增补了父亲1984年以后至逝世前的创作和以前遗漏或后来发现的优秀诗篇,基本上按照发表初始的原貌编排。将父亲这份珍贵的新诗遗产,更加全面圆满、尽量不留遗憾地留给历史和后人,使它真正成为父亲九十九岁人生新诗代表作的完美结集,这就是我们的初衷和最大的心愿。

我们以这本《臧克家诗选新编》和永远的爱,告慰和纪念天堂中的双亲!

我们用这个新编版本和不尽的感谢,回报祖国、人民和一代代亲爱的读者们!

再次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为此书付出辛劳的人们。

臧乐源、臧乐安、臧小平(执笔)、郑苏伊

写于2011年10月父亲诞辰106周年之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