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出版精神内涵初探

坚持正确导向、牢记出版使命——出版编辑培训班论文选第三辑 作者: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局 著


出版精神内涵初探

中国书籍出版社 游翔

出版精神是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我国的出版经历和见证了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其中蕴含的出版精神是中国出版得以繁荣发展的精神力量。新中国成立60周年,出版界出版了大量的回顾出版成就的书籍和发表了大量的回忆出版历程的文章,笔者在学习和阅读的过程中发现研究和解读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出版精神的内涵,对于我们继承好的出版传统,开拓新的出版事业很有意义。笔者认为出版精神应当包括三个层次,即出版人的精神、出版集体的精神以及出版的时代精神。

出版人的精神

出版人的精神是出版精神的主体,也是出版价值创造的出发点。好的作品正是通过优秀的编辑找到好的作者,挖掘好的作品,把值得传承和学习的文化通过书籍的方式呈现出来。在某种意义上编辑也是出版人的代名词。在一个优秀编辑心中应有的一种精神就是出版的图书必须有益于读者,这种精神在老一代出版编辑家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我国著名的出版家叶圣陶先生,在1982年10月19日开明书店创建60周年纪念会上的书面发言中说道:“我们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就是出书出刊物,一定要考虑如何有益于读者;有所不为,明知对读者没有好处甚至有害的东西,我们一定不出……”这就是作为一名编辑最应该拥有的基本职业精神。叶圣陶先生还特别强调当编辑的人要做“杂家”,因为编辑这一行要知道的东西极广,因此编辑需要不断学习,要拥有学习精神。学会16种语言的编辑家林穗芳先生在人民出版社开始编辑工作时,承担了大量的编辑工作,由于专业不熟悉,他原来学的那点外语知识远远不够用,工作起来困难重重,于是他在书稿加工过程中,注意了解各种历史观点和历史学科各种名词术语的译法。他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肯下苦工夫,锲而不舍,在7年中学会了10种外国语,成为出色的外文编辑家。

很多好书得以出版还在于编辑的另一种精神,就是执著精神。《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出版就与编辑家姜椿芳先生的不懈努力很有关系。1978年1月他第一次提出《关于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建议》,之后一直执著于此,即使是在狱中也没有停止过他对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构想。在《出版60年编辑的故事》回忆姜椿芳先生这段时写道:“一个在炼狱中熬过7个春秋的人,一个年逾花甲的老人,迈出牢门才几小时,不谈狱中遭受的磨难,不谈如何休养将息、调摄身心、恢复元气,而是提出筹思已久的编纂百科全书方案与编译局领导人磋商。”可见,他对百科全书出版的期望是何等殷切,对事业是何等执著。

我们从优秀编辑身上看到的另一种极为重要的精神就是创新精神,要不断地在工作中创新。60年来出版的无数优秀选题与我国的经济文化建设是分不开的,有很多图书的出版是走在各个领域改革的前面的。很多优秀的、具有改革意义的影视作品也是通过图书形式最先与读者见面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