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曹雪芹故乡何其多

中国结:朱杰人时论散文集 作者:朱杰人


曹雪芹故乡何其多

《红楼梦》真是个谜一般的“梦”。听一位著名的红学家说,现在全国有八九个地方在争《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祖籍所在地的“冠名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且都搬出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证明本地乃“正宗”的曹氏“本贯”之地。

处于当代“显学”地位的“红学”,总是不断地产生各种各样的新闻。但是诸如曹雪芹拥有八九个“家乡”之类的消息,实在已不是什么值得一提的新鲜事了。前些年的诸葛亮籍贯之争,朱熹是何方人士之争,墨子、庄子乃至杜康酒的故乡究竟在何处的争论,早已闹得人们由好奇而变成厌烦了。

只要与名人“搭得上界”,哪怕只是一点影子,那就得想方设法与他拉上关系。这似乎已成了我们这个有着悠久历史,又有着无数名人的国度的一个奇特“文化”现象。历史悠久真是个好东西,它留给你的一大遗产就是“搞不清楚”,而这正好可以让人有机会来“搞搞清楚”。于是曹雪芹就有了八九个“家”。名人多更是个好东西,一部二十五史,列了传的成千上万,再加上野史、稗乘中的各色人等,名人多多,只要用心,总可以发现几个与本地有关的“名人”。当然,名人是越大越好,越有名越有价值。所以,曹雪芹就特别受到关照。

中国有句古语:“攀龙附凤”。这无非是借龙凤以自重。用一句时髦的话,叫做提高知名度。“抢名人”恐怕也是出于这种心理。一个地方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请出自己的乡贤、历史名人来宣传、弘扬,本也无可厚非。这对于增强人们的爱国爱乡观念、增强民族凝聚力,也是有好处的。但是,盲目攀附,“悬空八只脚”地攀附,那就弄巧成拙,庸俗不堪了。中国还有一句古语:“好汉不提当年勇”。本乡本土出了几个名人,那是过去时代的光荣。他只能激励我们去学习他,超越他。想靠着先人的英名弄来个经济起飞是不现实的。自己的历史要自己去写,自己去奋斗。这样,光荣才属于自己,何苦去挖空心思、捕风捉影地攀龙附凤呢?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我们在称“抢名人”为一种奇特“文化”现象时,“文化”是打上引号的。因为这种现象浮在表面上的是文化,但其真正的原因,说白了,是为了商业目的,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也。诚然,文化的发展可以带来经济的发展。然而,如果把发展文化事业简单地归结为为达到经济目的,那就有问题了。为什么现在有些地方,对学术研究中一向被视为冷门的“生平考据”业产生了特别的兴趣呢?因为他们希望与那些哪怕只与自己有一丝半缕瓜葛(甚至毫无瓜葛)的名人联系起来,从而在弘扬文化的旗帜下,唱一场招商引资的大戏。学术研究应该为经济建设服务,但是一旦经济成了学术研究的出发点和唯一目的,那就会弄出曹雪芹有八九个“家乡”的笑话来。学术走了样,文化也受到了玷污。

如果今天人们已不再忌讳追名逐利的话,那么,真正想获取名利,恐怕还得踏踏实实地为文化做点工作。这才是发展的正道。不重视文化,把文化当作经济的附庸,甚至当作可以随便穿上脱下的外衣,那么,经济注定是畸形的。这叫作文化对经济的惩罚。

(原载于《文汇报》1996年12月21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