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节 华人、西士在“救国良策”互动中的心态变化过程

西人西学翻译与晚清救国良策的探索 作者:卢明玉


第五节 华人、西士在“救国良策”互动中的心态变化过程

以翻译引进西学,在西学中求得救国之策、强国之法,改变中国受外侮的命运,这是晚清华人译介西学的初衷。而来华传教士是此时期西学译介的主力。这两个社会群体在“救国策略”译介中的互动及心态历程,既反映了晚清救国出路探索的双径多相、交错复杂,又对今天中国的伟大复兴之路具有承前启后的借鉴意义。

纵观晚清华人、西教士在西学译介中的互动和心态变化,虽然在微观层面因个体、环境差异而各不相同,但在宏观层面,以社会群体视之,则呈现出一般性特点和规律。

在新教传教士西学传播的特定心态下,其西学译介往往与针砭时弊紧密联系,采用以破为立、边破边立的方式,这是译介西学的第一个环节,因为要让华人接受西学,首先要击破华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体系,在此基础上才有所谓的接纳、吸收、重塑。因此,在译介序言或文前,新教传教士往往以不小的篇幅、尖锐犀利的语言指陈当前危机、病症所在,引起足够重视,然后才开始介绍西学内容,如1902年1月《万国公报》中的《成材补学荛议》就开篇明义:“唯自旧畦以望新畛,中隔万丈深渊,即有贲获之雄,万难一跃而过。今欲弥其阙憾,仍不外补以学术……为诸公详哉言之。”在行文中还会不时地重申、举例,采用中西对比、中国古今对照及与其他国家间的共时和历时对比等方法,如“以美国之成法,行之于日本,业已明著大效矣。岂不可以日本之成效,转而望诸中国之人乎”。凡此种种,均为警醒华人,促其改革,进而达到西学传教的目的。华人虽也有相同倾向,但不及西教士模式固定和重复。

接下来的环节是西学内容的译介。尽管华人所求的是西学,而不是基督教,但在新教士特定的传播心态下,译介的内容不单纯是西学,还要附以或藏以基督教。宣教内容虽然在其看来是整个译介的主旨和重点,但受制于华人对西学和基督教的截然相反的态度的影响,新教传教士们不得不“忍痛割爱”“暗度陈仓”,由直接转为间接,或削减或变通或隐含地输入宗教信息,如在介绍化学知识时,借机插入关于世界的不可知性和上帝设计的论述,暗示基督教对中国复兴的作用和意义远比西学或化学本身大。传教士译者所使用的策略和方法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在译介西学这一主体工作之外或之间,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西学(包括宣教信息)的宣传和调整。这体现在论证、举例和本土化三个方面。逻辑推理、理论论证、正反案例对比等都是为宣传西学服务,符合传教士们的西学传教的译介心态,是其主动的处理。而本土化调整则是受制于华人的接受心态和接受程度而做的被动调试。它表现在对西学的修改上,使其兼有中学的特征,降低其陌生性、对立性;另外,是对中学,特别是古学的重释,使其与译介的西学有同质之处,包容其不同。如以“格致”对译“科学”,就给传统的“格致”赋予了近代意义。又如《文学兴国策》中以“文学”对译“教育”,“文学”虽摘自《论语·先进》,但其内涵既不是儒家经典中的文章学问的文学,也不是普遍意义的一切用文字书写的书籍文献的文学,而是作为文学延伸的教育的意思;其他还有以“公议堂”对译“议会”,以“富国之策”对译“政治经济学”,以“性理之学”对译“哲学”,皆有旧瓶装新酒之意。本土化的译介方法即归化法,是为了文化适应。与之相对的另一个译介方法是异化法,是为了标新立异、产生新奇效应。华人在晚清变局中向西方寻求救国良策,受一种强烈“求变”的心态支配,认为传统中学已经不能自救,对传统中学的信心的降低对应着对西学的期望的升高,因而,更重视中西文化间的“异”而不是“同”。鉴于华人这种心态和需要,考虑到其接受程度,新教传教士们不是一成不变地采用归化法(文化适应策略),他们的译介心态也相应地做了调整,在很多时候采用异化法(新奇策略)。这也解释了为何在同一部译作中,他们同时应用归化、异化这一对看似矛盾的策略。一方面,为忠实传递原作内容和信息而使用异化法,另一方面,在保障原作信息不受影响和扭曲的同时,应用归化法以求表达形式易被接受。例如,新教传教士效仿私塾中普遍使用三字经背诵儒家经典的做法,将基督教内容编进三字经里,还套用《论语》的形式传递基督教信息。

倘若没有晚清的国难当头,华人知识分子对待西学的群体心态一定不会那样的“被动迫切”,因此,他们对夹杂在西学中的宗教输入非常警惕和勉强;更因为传统思想和儒学对其根深蒂固的影响,他们唯恐西学会将传统文化从其身上连根拔起。在其看来,这是先人留下来的世上无与伦比的宝藏,应该被世人永远尊崇和奉行,因此,一方面他们尽可能地在西学译介中加入中学,或以西学中源、中西同源相证,另一方面,只要是与西学救国不冲突的传统理念,就尽可能地继承和保留。如严复对“三纲五伦”采取具体分析的态度,既有批判又有认同。他认为我国的传统道德“其短日彰,不可为讳”,但其中“实有可为强族大国之储能,虽推祈而不可灭者”,尤其是“仁义、忠信、公平、廉耻”是“万世不变之道,有国有民,所莫能外”,否则“其群立散,种亦浸灭”。严复率先看到君父的夫权应推翻,妇女应接受教育、应平等。他辨析中学中的优劣成分,体现了华人救国探索中的成熟做法,这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